期權行情交易界面如何看指標?
2023-02-13
更新時間:2023-02-09 14:10:14作者:智慧百科
來源:封面新聞
北溪管道 資料圖
封面新聞記者 陳甘露 實習生 羅奇宇 編譯
北京時間2月8日,一篇關于“北溪”管道被炸真相的報道在網(wǎng)上引起軒然大波。普利策獎獲得者、美國知名記者西摩·赫什在其個人網(wǎng)站上刊登了一篇《美國如何摧毀北溪管道》的文章。西摩·赫什在文章中稱,轟炸波羅的海的北溪水下天然氣管道是白宮下令并由中央情報局進行的秘密行動。北京時間2月9日,白宮對此回應,稱其為無稽之談。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fā)言人阿德里安·沃森說:“這是完全虛假和虛構的。”
北溪管道布置圖
文章爆料:“北溪”由美國人埋炸彈挪威人引爆
北溪管道由一家總部位于瑞士的公司運營,其主要股東是俄羅斯能源巨頭俄羅斯天然氣工業(yè)股份公司。俄羅斯花費了大約200億美元建造了管道。北溪管道2號于2021年完工,在被破壞時尚未投入使用。
北溪管道爆炸
2022年9月26日,丹麥海事局表示,俄羅斯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在該國海域出現(xiàn)了天然氣泄漏。27日,丹麥和瑞典的海事局幾乎同時發(fā)布公告,說北溪一號管道發(fā)現(xiàn)了兩個泄漏點,都在丹麥的伯恩霍爾姆島東北部。據(jù)瑞典地震學家報告說,三起爆炸中的一次是里氏2.3級地震強度,但這并不是地震,而是一次有預謀的爆炸襲擊。
截至目前,參與調查的各方均認為管道泄漏“是蓄意破壞”,瑞典安全局在事故現(xiàn)場還發(fā)現(xiàn)了炸藥痕跡。但對于可能的幕后黑手,遲遲未有定論。
媒體報道截圖
多家媒體轉載報道赫什的文章
赫什的文章爆出猛料,他在文中引用匿名消息人士的話稱,來自美國海軍的“熟練的深水潛水員”在2022年6月的北約海上演習“BALTOPS 22”的掩護下,埋設了可遠程觸發(fā)的C-4炸藥。9月26日,一架挪威海軍P8偵察機進行一次“看似例行的飛行”,然后釋放了聲納浮標。他寫道:“信號在水下傳播,最初傳播到北溪2號,然后傳播到北溪1號。幾個小時后C-4炸藥被觸發(fā),四條管道中的三條停止使用。在幾分鐘內(nèi),可以看到管道中的甲烷在水面上擴散,世界發(fā)生了一些不可逆轉的事情?!?/p>
北溪爆炸后 美國得利
赫什在文章寫道,美國國家安全部門就這一計劃磋商了9個月后,由拜登下令讓美國海軍專業(yè)潛水員破壞輸油管道。“在那段時間的大部分時間里,問題不在于是否執(zhí)行任務,而在于如何完成任務?!焙帐驳哪涿⑷耸勘硎?,美國總統(tǒng)拜登在討論對莫斯科的可能制裁時曾警告說:“將不再有北溪管道,我們會結束它。”
談及美國這么做的原因時,西摩·赫什分析稱,這源于美國的政治擔憂:首先,俄羅斯依靠天然氣貿(mào)易持續(xù)獲得能源收入;而德國和其他西歐國家一直“沉迷”于俄羅斯的低成本天然氣,卻減少對美國的能源依賴,同時削弱了他們對烏克蘭支持的承諾。
據(jù)專家分析,北溪管道被炸毀的確保證了德國和歐盟在制裁俄羅斯能源進口方面不會搖擺不定。去年10月,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稱,該事件是一個“巨大的機遇”,“可以一勞永逸地消除(歐洲)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今年1月,美國副國務卿紐蘭在國會表示,她對北溪管道被摧毀成一塊“海底廢金屬”而“感到滿意”。
北溪管道
該記者曾多次揭露美國政府黑料
西摩·赫什是美國資深調查記者,現(xiàn)年85歲,曾為美媒《紐約時報》和《紐約客》撰稿。
1969年,赫什因揭露美軍在越南戰(zhàn)爭時期的“美萊村大屠殺”的暴行,在美國新聞界嶄露頭角,并于1970年獲得美國新聞界最高榮譽——普利策新聞獎。
20世紀70至90年代,赫什相繼為《紐約時報》報道水門事件、美軍對柬埔寨的秘密轟炸等事件。2004年,他還報道了美軍在伊拉克戰(zhàn)爭時期的虐囚事件。赫什因持續(xù)揭露美國政府丑聞,獲得過兩次美國國家雜志獎、五次美國喬治·波爾克獎、一次英國喬治·奧威爾獎等權威新聞獎項。
不過,近幾年,赫什發(fā)布的兩篇報告因消息來源問題引發(fā)爭議:第一篇報告質疑奧巴馬政府關于2011年擊斃基地組織創(chuàng)始人本·拉登的說法;第二篇報告指責敘利亞反政府武裝2013年8月在大馬士革郊區(qū)發(fā)動沙林神經(jīng)毒劑襲擊,造成數(shù)百名平民死亡。
由于赫什的這篇文章引用了不少匿名人士的爆料,所以不少人仍對他這篇文章的真實性表示懷疑。
文章刊發(fā)后白宮否定 俄羅斯表示將調查
針對西摩·赫什的文章,白宮當?shù)貢r間周三對此進行了回應,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fā)言人稱,赫什在博客上發(fā)表的關于北溪管道爆炸的報道“完全是虛假和虛構的”。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和國務院的發(fā)言人也發(fā)表了同樣的言論。
路透社報道白宮回應
由于這篇文章的信息直接暴露出美國涉嫌挑唆歐洲和俄羅斯的關系,擴大俄烏沖突并威脅歐洲的地緣安全,因此在發(fā)出后不久,這個消息就引起了俄羅斯和歐洲多國媒體的關注。
對此,俄羅斯外交部發(fā)言人扎哈羅娃評論說,俄外交部呼吁美國回應對“北溪”管道被破壞事件的調查?!拔覀円呀?jīng)多次表達了對美國和北約介入此事的立場,并指出他們毫不客氣地對全世界吹噓,他們打算摧毀歐洲的民用基礎設施,而歐洲正是通過該設施獲得俄羅斯能源?!痹_娃還稱,西方國家阻止莫斯科參與調查?!拔覀冞€注意到,丹麥、德國和瑞典不愿進行公開調查,并反對俄羅斯參與調查,盡管我們國家對此有巨大投入。白宮現(xiàn)在應該評論所有這些事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