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3-01-19 13:10:11作者:智慧百科
2022年4月,一直外打工的陳先生收到計生辦的電話,讓他補齊戶口本上新生男孩的資料,陳先生一年多沒回老家,嚇的趕回老家核實情況。
妻子說:“這么多年你一直不在我身邊,虧欠我和孩子,你大度一點,都是意外,我也不是故意的!”
陳先生一直在外打工掙錢養(yǎng)家,妻子在老家生活,為何戶口本上憑空多出一個兒子?一年都沒有回家的陳先生,妻子為何說這孩子只是一個意外?
資料圖
2012年,陳先生和彭女士在江蘇同一家工廠上班。
年輕時的陳先生身材高挑,長相清秀,身強力壯,干起活來利索積極,領導同事都非常看好這個小伙,在工廠里干了半年就當上了部門小負責人。
在同一車間的一位女孩認識了陳先生一段時間,覺得陳先生各方面都符合她找對象的標準,慎重思考后,為了不錯過,決定主動出擊追求。
女孩開始每天早上早早的起床,洗漱裝扮,打扮的一身精致才去上班,室友調(diào)侃她是不是談戀愛了,別藏著掖著,趕緊和她們分享分享。
女孩害羞的說:“你們等著,快了快了,到時候你們要給我份子錢,一個也不能錯過”。
為了引起陳先生的注意,女孩每天來車間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陳先生的水杯接杯熱水放在他的工位上,久而久之,陳先生也發(fā)現(xiàn)了女孩對他的好感。
起初陳先生覺得女孩比自己大三歲,怕在年齡上有代溝,既沒有拒絕也沒有答應她,說先看看。
女孩覺得自己還是有機會的,經(jīng)過這么久的接觸,女孩也認定了陳先生就是她心目中的白馬王子。
開始對陳先生加倍的好,不管是在生活上的關照,還是精神上的安慰,女孩總能第一時間出現(xiàn)在陳先生身邊。
認識了一個月后,陳先生覺得女孩對自己還不錯,又不像其他女生要求那么高,正好家里面催著結婚,于是答應和彭女士在一起了。
在一次偶然的對話中,陳先生發(fā)現(xiàn)自己對象彭女士竟是自己的老鄉(xiāng),一下拉近了雙方的距離,告知父母后,雙方父母又非常滿意,相處半年后決定回老家結婚。
資料圖
結婚的第一年,妻子生下了一名男嬰,一家人都非常歡喜。
但是生活需要柴米油鹽,生活在農(nóng)村,家里沒有穩(wěn)定的經(jīng)濟來源,老人年紀又大了,孩子還小,日子過得十分拮據(jù)。
陳先生心想自己作為家里面的頂梁柱,他不想全家老小跟著他一起受委屈,于是決定再次出去打工養(yǎng)家。
正好家里堂哥在外面上班說廈門工廠工資高,一個月全勤能拿將近一萬,陳先生有些心動。
陳先生和妻子商量交代好家事后,自己一人跟著堂哥去廈門打工了。
在外打工的陳先生心里想著自己再苦再累也不要緊,只盼望著自己多掙些錢,等以后兒子長大了,在縣城買套房,上學也方便。
開始陳先生每月往家里面寄三千元作為生活費,妻子也體貼陳先生,從來也不多要。
其實陳先生給的生活費根本不夠花銷,有時候兒子生病了,逢年過節(jié)給長輩買點禮品,花的就更多了,不夠時,妻子都是自己在家給隔壁村養(yǎng)魚家織漁網(wǎng)掙的錢補貼家用。
后來到了2020年因為疫情的原因,陳先生打工的工廠受到影響,工廠效益不好,只能三天兩頭休息。
每個月收入除自己吃喝后,所剩無幾,一個月寄回家里的生活費降到一千元,有時候甚至一兩個月給不了。
因疫情嚴重,政府提倡就地過年,他已經(jīng)一兩年沒回老家過年了。
家里留下一個六歲的兒子還有兩個年老體衰的老人,生活的擔子全部壓在了妻子一個人身上。
資料圖
妻子起初找丈夫抱怨,說想帶著孩子一起去廈門生活,雖然掙不到錢,但是起碼一家三口在一起日子還是溫馨的。
可是在外一個人生活多年的陳先生早已習慣了一個人無拘無束的生活,借著廈門疫情嚴重為由,怕傳染給孩子,拒絕了妻子的要求。
妻子心里非常失落,覺得丈夫變心了,感覺自己就是這段婚姻之中的一個生育養(yǎng)娃的工具。
如今丈夫常年在外打工不歸家,婆婆對自己又另眼相看,情感和物質方面都得不到丈夫的回應,她一氣之下便把兒子拋給了婆婆,說自己回娘家去。
婆婆發(fā)現(xiàn)后急急忙忙地打電話跟兒子匯報:“不得了了,媳婦太狠毒了,拋下孫子不管了,自己跑娘家去了,你趕緊去勸勸?!?/p>
陳先生氣憤的說:“她要怎么樣,隨她去,我看她有多能耐!”陳先生并沒有聯(lián)系妻子。
回家后的彭女士深思熟慮后,覺得自己結婚和離婚一樣,反正也得不到丈夫的關照,索性向丈夫提起她要離婚。
陳先生以為妻子只是在耍脾氣,得知她要離婚后,沒有安慰也沒有回應是否同意離婚,就這樣雙方僵持著。
夫妻倆現(xiàn)在婚姻名存實亡,各種過著各自的生活。
一天陳先生像往常一樣在生產(chǎn)線上工作,一個老家本地的座機號碼打來電話,車間里面比較吵,他跑到了休息間接聽。
只聽見對方說自己是計生辦的,說妻子彭女士給他生了一個兒子,孩子戶口掛在他名下,資料還沒有補齊,需要補齊資料。
陳先生當時聽懵了,隨即打電話給彭女士,但是妻子早就把他拉黑了根本打不通,為了消除心中的疑慮,他特地從廈門趕回老家湖南。
當陳先生一路奔波來到妻子娘家,丈母娘看著女婿一臉不耐煩的說:“女兒已經(jīng)一年多沒有回來了,我也不知道去了哪里,我還想問你呢,你還有臉來找我問?!?/p>
資料圖
彭女士這一年多究竟去了哪里呢?不是說回娘家了嘛,為何連母親都不知道?
這一切都成了謎,但還好陳先生想起了計生辦。
于是陳先生來到計生辦以補齊材料為由,看到登記表上除了一名嬰兒的名字,還有一個叫張濤的男人,難道這就是陳妻子的情人?
陳先生根據(jù)登記表上的地址氣沖沖地來到了張濤家,發(fā)現(xiàn)這家人在門口曬滿了嬰兒的衣服。
走進屋子里面,屋子內(nèi)有嬰兒的玩具,嬰兒推車等。
見到外面有動靜屋里面走出一個五十多歲左右的中年女性,問陳先生有什么事情嗎?
陳先生拿出彭女士照片,問可認識照片上的人。
中年女子支支吾吾的,眼神閃躲的說:“我不清楚,什么都不知道,你趕緊走!”
此時張濤的父親回來了,他大方的承認照片中的人就是她的兒媳婦,并表示兒子張濤單身,兒媳婦也是,兩天在一起生個孩子合情合理!
陳先生怒了,什么叫單身,我倆還沒離婚呢!
張濤父親也理直氣壯的說:“她早就要和你離婚了,起訴離婚你一直沒有簽字,才讓事情耽誤了,”
雙方各都振振有詞,你不讓我我不讓你,場面十分緊張,兩人差點要打起來了。
僵持到最后,在張家看來,彭女士和陳先生早已解除婚姻關系,和自己兒子張濤在一起就是合法的。
陳先生表示和他們講不通,現(xiàn)在只有找到彭女士當面對質,才能了解清楚情況。
陳先生借朋友的手機撥打了彭女士的電話。
打了三次電話那頭終于打通了,彭女士問有什么事情,你是誰?
陳先生見打通了,連忙把手機搶過來,火急火燎的說;“我現(xiàn)在回來了,有時間我們什么時候把事情辦一下”
彭女士一聽到陳先生說辦離婚,激動的不得了說:我現(xiàn)在還在上班,下午就請假過來找你,我們在哪里見面?
陳先生說:“那就來我家吧,你隨便看看你兒子”
到了下午,彭女士帶著哥哥來到了陳先生家中。
剛進門的彭女士看見陳先生連忙上去追問:“跟你說離婚,為什么我之前給你發(fā)消息,打電話都不接,害的我找對象都不好找”
陳先生氣的不想說話了,直接把登記資料摔在妻子桌前,讓她解釋清楚什么情況。
彭女士見了登記資料后,眼神開始閃躲,把目光轉向了身旁的哥哥。
哥哥氣憤填胸的說:“我妹子和你過日子和離婚有什么區(qū)別,不和你過了要離婚你又不離,干嘛這樣折磨我妹子!”
陳先生指著妻子:“你別給我玩花里胡哨,什么情況,你自己心里清楚,非要我說出來嗎?”
彭女士覺得瞞也瞞不住了,隨口講出一句特別荒謬的的話:“是朋友借她的身份證去辦的登記,她也不清楚什么情況”
陳先生簡直無語了,表示雖然自己沒什么文化,但是基本的常識還是有的,她對彭女士怒吼道:事到如今你還在撒謊,要不要我把你老情人揪出來放你面前?
面對陳先生的質問,彭女士并未覺得自己做錯了什么,反而又一次轉移話題,問起陳先生為什么這么多年來不回家就算了,對她和兒子不管不問。
丈夫表示自己在外省吃儉用,定時往家里面匯款,妻子還有什么不滿意的,回不來家也是因為特殊原因,他覺得妻子應該理解他,而不是動不動提離婚。
況且兩人還有個孩子,離婚對孩子傷害太大了。
再次問起孩子的由來時,妻子若無其事的說:你離開我已經(jīng)兩三年沒有回來了,對我和孩子不管不問,我自己干什么我有權利實行,請你大度一點,這都是意外,我又不是故意的!
說著說著妻子委屈地哭了起來,表示自己和陳先生在一起就是這輩子最錯誤的選擇。
陳先生看著哭泣的妻子,心中想起這幾年來確實對妻子和孩子非常虧欠,開始心軟了,表示自己愿意原諒陳女士。
面對丈夫的挽留,彭女士態(tài)度依舊特別堅定,說這婚必須離,這幾年的經(jīng)歷早已經(jīng)讓她疲憊了,她再也不想回到陳家。
如今她就想著趕緊離婚,把孩子的戶口辦好,之前是因為婚沒離,無奈之下只能把孩子辦在陳先生名下戶口。
既然妻子鐵定了心,陳先生覺得也不必挽留了,他提出如果妻子要離婚,可以,但是要賠他十萬元精神損失費作為補償。
彭女士冷笑:要十萬,你先要我命吧,開什么玩笑,這么多年你給我個孩子幾個錢!
資料圖
說完妻子表示等同意離婚,再找她,不然別去打擾她生活。
丈夫氣得掏出手機,說既然我倆講不通,那就報警解決好了。
彭女士見他要報警,馬上找理由說家里面有事情和哥哥先回去了。
警察來了之后告訴陳先生:如果事情真的像他所說的,妻子婚內(nèi)生下來了別人的小孩,這種案件屬于自述案件,起訴后可以立即離婚,也能得到一定的經(jīng)濟賠償。
最后陳先生考慮到夫妻在一起了七年,怎么說也有點情分,不希望雙方在法庭上撕破臉。
找到了村委會,在村委會的調(diào)解下,陳先生同意離婚,但是兩人共同的兒子歸陳先生撫養(yǎng),彭女士每月必須支付800元的生活費給兒子。
對于這個結果,彭女士覺得可以接受,兩人去民政局離了婚。
故事的最后小編想對彭女士說,對待婚姻我們不能太過于隨意,要尊重法律和道德,不管誰對誰錯,都不應該是你背叛婚姻的理由,做事情要有始有終。
對于陳先生我想說,婚姻本是雙方互相經(jīng)營的,你既然選擇了結婚那你就應該承擔起一個丈夫和父親的責任,夫妻倆應該一起把家庭經(jīng)營好,而不是選擇逃避,讓妻子來承擔這一切!
最后希望天下每一對夫妻,在日常生活中都要相互包容相互理解對方的不易,感情本來就是兩個人的事情,別讓愛你的人寒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