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輕小夫妻的家,三居改一居,安放屋主的所有喜好!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6-12 09:36:56作者:未知
1、激發(fā)孩子上進心,引導孩子“向上比較”。引導孩子向各科成績出類拔萃的學生看齊,那些孩子智力也不錯,同時學習很用功,讓孩子與他們比差距,找原因?!跋蛏媳容^”讓孩子從自滿中走出來,以更高的目標要求自己。有時還可以采用激將法,激發(fā)孩子上進心,比如對他說:“你說你聰明,為啥成績在班上只是中等呢?你要是考了班級前五名,我們才能看到呀?!?/p>
2、引導孩子學會正確歸因。孩子的歸因方式直接決定他的學習態(tài)度。如果孩子把自己的成績好歸結為自己聰明,那么他就會覺得努力不努力無所謂。家長可以告訴孩子大多數(shù)人智商差不多,都比較聰明,一個人成才與否,起決定作用的是后天的努力,而不是先天的稟賦。家長可以舉出名人的事例和身邊人的例子,向孩子說明僅憑小聰明難以成功。
3、淡化“聰明”,聚焦“努力程度”。家長不要平時老是夸贊孩子“聰明”,那會讓孩子形成消極的心理暗示,“我聰明不用努力都行”,要把關注點放在“努力程度”上,針對學習中的問題,家長可以具體指出孩子在哪些方面努力不夠,讓孩子找到努力的方向,比那種自我陶醉要有益得多。
4、督促孩子改變不好的行為模式。孩子自恃聰明,上課不認真聽講,下課不認真完成作業(yè),這種不好的行為模式形成習慣,妨礙了孩子的進一步發(fā)展。家長的用心督促,可以引導孩子改變不良的行為習慣,養(yǎng)成提前預習、專心聽課、認真完成作業(yè)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