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輕小夫妻的家,三居改一居,安放屋主的所有喜好!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3-18 14:32:42作者:佚名
《使至塞上》五言律詩,唐玄宗開元二十五年春,唐玄宗命王維以監(jiān)察御史的身份奉使涼州,察訪軍情,并任河西節(jié)度使判官,實際上是將王維排擠出朝廷,這首詩即作于此次出塞途中。此詩既反映了邊塞的艱苦生活,同時也表達了詩人由于被排擠而產(chǎn)生的孤獨、寂寞之情,以及作者在大漠壯麗的景色中情感得到了熏陶、凈化、升華后產(chǎn)生的慷慨悲壯之情,顯露出一種豁達情懷。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王維所作的一首紀(jì)行詩,選自《全唐詩》,全詩為:“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guān)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首二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達地點,詩緣何而作,以及寫作的地點并說明邊塞的遙遠(yuǎn)遼闊?!坝麊栠叀保浅鍪沟哪康??!皢诬嚒保钦f隨從少,儀節(jié)規(guī)格不高。詩于紀(jì)事寫景之中微露失意情緒,這種情緒便是從“單車”二字引發(fā)出來。而后一句說身過“居延”這特殊的地域,則成為詩中描繪的風(fēng)光景物的根據(jù)。
三、四兩句包含多重意蘊。由“歸雁”一語知道,這次出使邊塞的時間是春天。蓬草成熟后枝葉干枯,根離大地,隨風(fēng)飄卷,故稱“征蓬”。這一句是詩人借蓬草自況,寫飄零之感。古詩中說到蓬草,大多是自嘆身世。本詩中的“出漢塞”恰與詩人此行相映照;而且,這三個字異國他鄉(xiāng)的情味甚為濃厚,這就加深了飄零之感。去國離鄉(xiāng),感情總是復(fù)雜萬端的,不管是出于有家難奔、有國難投的情勢,還是像本詩中所寫乃是因為負(fù)有使命。大約詩人這次出使,已自心境不佳,并不同于漢司馬相如初得武帝青睞,出使西南夷那樣的威風(fēng)、氣派。詩人的失意情緒或者同朝廷政治斗爭有關(guān)。一向器重詩人的宰相張九齡即于本年四月貶為荊州長史。
五、六兩句寫景描繪了邊陲大漠中壯闊雄奇的景象,境界闊大,氣象雄渾。這一聯(lián)由兩個畫面組成。第一個畫面是大漠孤煙。置身大漠,展現(xiàn)在詩人眼前的是這樣一副景象:黃沙莽莽,無邊無際。昂首看天,天空沒有一絲云影。不見草木,斷絕行旅。極目遠(yuǎn)眺,但見天盡頭有一縷孤煙在升騰,詩人的精神為之一振,似乎覺得這荒漠有了一點生氣。那是烽煙,它告訴詩人,此行快要到目的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