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8-20 12:19:35作者:佚名
滿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滿族人民創(chuàng)造了自己獨特的民族文化。滿族民間故事是滿族民間文化的獨特表現(xiàn),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比較全面地反映了滿族的社會歷史生活,是我們了解滿族、認識滿族的極好材料。
一、長白仙女
相傳,一天,有三個天女在長白山天池洗澡,老三佛庫倫誤吞了神鵲銜來的紅果,身懷有孕,生下個落地能言的奇男,取名布庫哩雍順,以愛新黨羅為氏。一待天男長大,佛庫倫告之原委飛天而去。
天男折柳編筏,順江而下,來到三姓地方。這里三姓結(jié)仇,每歲殘殺無體。這天,一女子江邊汲水,發(fā)現(xiàn)筏上的奇男,急歸告訴里人,眾爭去觀看。
女子之父,問天男的來歷,天男自稱天女所生,專程到此平亂。眾無不驚服,隨抬回部落,許汲水女子為妻,并公推他為三姓貝勒。從此三姓合好,建立一城,這便是建州女真第一故鄉(xiāng)。
《長白仙女》的民間故事從文化和宗教上所反映出來的是滿族人曾歷經(jīng)一段漫長的母系社會階段,他們對薩滿信仰的崇拜,表現(xiàn)在大自然、禽鳥以及有性生殖上。
二、罕王的傳說
一個無父無母的孤兒,流落到明朝總兵李成梁府中當郭阿(滿語,勤務兵),因為憨厚老實,所以就叫他小憨。一天李成梁總兵洗腳時,發(fā)現(xiàn)小憨“腳踏七星”李成梁大吃一驚,發(fā)現(xiàn)這小憨正是朝廷捉拿的“腳踏七星”的真龍?zhí)熳印?/p>
于是,暗中命人連夜打造木籠囚車,想捉拿小憨歸案。不想酒后將此事告知喜蘭。喜蘭不忍小憨受害,連夜放小憨逃跑。第二天,李總兵找不到了小憨,將喜蘭吊在梁上拷打卻沒有問出小憨下落。
李總兵無奈派人四出追趕。就在危急時刻,一群烏鴉,鋪天蓋地飛來,遮住了小憨身體。李成梁一看,以為小憨一定是死了,便打馬回營。小憨逃生后,上了長自山入伙放山。日后招兵買馬,扯旗發(fā)明。
老罕王為了報答救過他性命的人和動物,老罕王為后人立下了許多規(guī)矩。這就是滿族人家家供奉“無事媽媽”,不食狗肉,院內(nèi)立索洛竿子祭烏鴉等風習的來歷。這些傳說雖帶有某些宿命論的色彩,但反映了滿族人民對弱小者的同情,對民族英雄人物的懷念與崇敬。
三、鄂多哩瑪發(fā)
這呼爾哈河下游,有大小二十七個寨子。在這個地方有三群獸群,一個是老熊群,二是野豬群,三是狼群,還有田鼠總是為他們通風報信,然后,在混亂中尋得好處。
三個獸群輪番襲擾,人民生活很困苦。后來,從呼爾哈河上游來了一個老人-鄂多哩瑪發(fā),他教會人們練習射箭,刀術。
最后,打敗了三個獸群,人民重新獲得幸福生活,而老人又到其他地方去了。鄂多哩瑪發(fā)后來被供奉為“狩獵神”。
四、石頭蠻尼
據(jù)說石頭蠻尼是咸豐年間蘇木哈拉的大薩瑪。他神通廣大,除邪去病,解救困難。本篇錄了關于他的三則小故事。
其一“搭救小牛倌”,講的是牡丹江中游北岸的一個叫“兩家子”的屯子里,一個叫“崇阿”的孩子,十二歲那年給他的四大爺放牛。
小崇阿的四大爺外號叫“四尖頭”,虐待小崇阿,逼著他整天的勞動,卻不讓他吃飽飯,也不讓他睡好覺,崇阿生活很苦。
有一次,牛受驚游到河對岸,崇阿急得哭了,大薩瑪幫助了他,并且決定懲罰“四尖頭”。他假意把兩斗米寄存在四尖頭的糧倉里,晚上,米粒變成無數(shù)的老鼠,把糧食偷出來,挨家挨戶的送糧食。
“四尖頭”知道是崇阿報的信,更加地虐待他。大薩瑪決定徹底的懲罰他,施法讓他頭痛,誰也醫(yī)不好,只有崇阿可以,這樣,崇阿過上了好日子。
可是,“四尖頭”使壞,騙來了能治病的托力,又開始虐待崇阿,可是,托力在他手里就是不好使,最后,“四尖頭”就死在了頭痛上。
其二“搭救采珠人”,講的是海浪河口的一個貧窮的老采珠人采到一顆稀世的珍珠,卻被衙門的昂幫章京以其為假珠為名強行奪去,準備自己進京獻寶,大薩瑪變成視察的軍機大臣。假意將一顆珍珠寄存在他這里,然后施法,讓其變成假的,逼其交出珍珠來。
其三“搭救賣瓦盆人”,講的是一個叫牛古錄的瓦盆工匠,他家住在小河岔子中間,這一年陰雨連綿。
洪水即將到來,可是,牛古錄卻不知道。大薩瑪化身一個老頭,闖進屋子,拿起值錢的東西就跑,牛古錄就在后面追,這樣躲過了一劫。
以上就是滿族的傳統(tǒng)故事,更多中國各民族歷史傳說故事請關注野史傳說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