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8-21 08:47:44作者:佚名
所謂僵尸,不入輪回,不入五行,超脫于天地之外,不死不滅。僵尸傳說的淵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山海經》對僵尸的始祖及誕生就有記載:行走在蠻荒大地上的六大尸體,死亡并不是他們故事的終結。
第一—形骸之尸
形骸之尸乍一聽沒什么印象,但它另一個名字,大家肯定耳熟能詳——刑天,上古十大魔神之一,在山海經記載中,刑天是一位以乳為目,以臍為口的無頭巨人,雖然關于刑天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但要說山?!傲笫瘛?還是不得不提先到他。
在《淮南子》中稱刑天是天殘之尸,既然是尸,肯定是死人了,只有死人才叫尸。刑天是在黃帝激戰(zhàn)中被黃帝設計砍掉了頭顱,所謂頭可斷,血可流,精神不能輸,失去了頭顱的刑天怨氣沖天,拿起巨斧和盾牌繼續(xù)戰(zhàn)斗,正是這股怨氣使得刑天超脫輪回,無頭亦可活。
第二—夏耕尸
《山海經大荒西經》上說:“有人無首,操戈盾立,名曰夏耕之尸。故成湯伐夏桀于章山,克之,斬耕厥前。耕既立,無首,走厥咎,乃降于巫山?!毕母窍耐醭詈笠粋€帝王夏桀手下一個將軍的名字,在商湯滅夏的最后一戰(zhàn)中被砍下頭殺死,與刑天一樣,掉了腦袋的夏耕并沒有倒下,不同的是,夏耕并沒有選擇繼續(xù)戰(zhàn)斗,而是懷著一種對夏王朝的愧疚之心逃跑了,一直跑到了巫山,但夏耕尸并沒有放下手中的盾牌和武器,而是在巫山繼續(xù)履行他守衛(wèi)的職責。
第三—女丑尸
《山海經》卷七“海外西經”“女丑之尸,生而十日炙殺之。在丈夫北。以右手鄣其面。十日居上,女丑居山之上”。與夏耕一樣,女丑也是一個人的名字,但她不是普通人,可以御尸聚獸,想來是神巫女巫一類的角色,雖然神通廣大,最后還是以死亡告終,女丑尸據稱是天上出現十個太陽時期被太陽曬死的,可問題來了,她沒有像夸父那樣驅逐日,為何會被曬死呢?找個地方躲起來不就行了。
據當時一些證據說明,她的死與原始社會旱魃的祭祀方式有所關聯(lián),古時天氣大旱,巫師求雨無果,于是部落首領就命令將女巫裝扮成旱魃的樣子,置于太陽底下殘忍地燒烤。就是說女丑是個女巫,她理所應當有幫人民驅除旱災的使命,不管主動還是被動,女丑獻祭了自己,被太陽烤死了。但沒過多久,人們就發(fā)現,她奇跡般地復活了,但與往常不同的是她永遠用右手遮著臉,終年居住在山上,因此被人們稱之為女丑之尸。
第四—祖狀尸
《山海經·大荒南經》“有人方齒虎尾,名曰祖狀之尸”,這個祖狀就不是一個名字,它是尸體的一個形態(tài),像是死亡祖先的尸體,怎么看出來的呢,因為很早人類就有殯葬習俗,死后怎么處理尸體,所以人們一眼就認出來這是一具古尸,所以名叫祖狀之尸。至于它為啥會跑出來活動呢?古人認為他們的祭祀很虔誠,導致產生了神靈,是一種祭祀信仰實現的形式
第五—據比尸
《山海經海內北經》:“據比之尸,其為人折頸披發(fā),無一手。”它的形象比較恐怖,像刑天、夏耕腦袋沒有就沒有了,看著還干凈利落,但據比尸脖子斷了腦袋還掛在身上,還少了只手,死的慘不忍睹。那據比尸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與前邊幾位猛人,半神不同,有說法認為,據比尸代表死亡的神,這個慘不忍睹的死相代表戰(zhàn)爭死亡的表象,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死神形象
第六—奢比尸
《海外東經》“奢比尸在其北,獸身、人面、大耳,珥兩青蛇。一曰肝榆之尸,在大人北”?!洞蠡臇|經》:“有神,人面、犬耳、獸身,珥兩青蛇,名曰奢比尸”。在海外的東方,有一個奢比尸國,這里的國民即使死后仍然不會消失,而是會變成一個半人半獸的怪獸,他們人面大耳朵,長者野獸的身子,兩條青蛇掛在大大的耳垂上。
它有另外一個傳說:在世界的盡頭,是一個寬二十米,深不見底的懸崖,深淵的底部有七根柱子,也就是傳說的僵尸國,村里人都不是人,也不是野獸,而是“奢比尸祖”,一群半獸人的僵尸。
另一種說法是“奢比尸”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個人,它長者又細又長的眼睛,一開一合閃著瀅瀅的精光,就像是靈魂通過眼眶再向外看,據說“奢比尸”死后就把靈魂寄托在野獸身上,再和自己已經腐爛一半的尸體結合在一起,就變成了現在的樣子,它有一雙大耳朵,依靠青蛇傳遞鬼神兩界的信息,時間長了,青蛇就成了它身體的一部分,看上去就像是掛在耳朵上的耳環(huán)。
“奢比尸”后來就被派往冥界管理鬼國,后人稱它為“奢比尸神”,每當夜幕降臨,“奢比尸”就會拖著僵死的身體在人間游蕩,捉拿孤魂野鬼,以免人們都變成那樣,人間僵尸橫行,這些沒有自覺回到地域而是貪婪人間的鬼魂就沒有它那么幸運了,大都會被打入無間地獄,永世不得投生,直到地獄空虛,至此“奢比尸”就成為唯一一個鬼王,只有它可以光明正大地以僵尸的身份活著。
這六大尸體之所以死后能活著,大概代表了某種堅強意志和不滅精神,可能古人很早就認為人的意志可以超越肉體和生死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