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8-23 08:48:05作者:未知
曾國藩是個怎么樣的人?曾國藩的生平有什么故事?曾國藩“曾剃頭”的外號怎么來的?
曾國藩簡介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孫。中國近代政治家、戰(zhàn)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chuàng)立者和統(tǒng)帥。
曾國藩出生地主家庭,自幼勤奮好學,6歲入塾讀書。8歲能讀四書、誦五經(jīng),14歲能讀《周禮》《史記》文選。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進士,入翰林院,為軍機大臣穆彰阿門生。累遷內(nèi)閣學士,禮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與大學士倭仁、徽寧道何桂珍等為密友,以“實學”相砥礪。
太平天國運動時,曾國藩組建湘軍,力挽狂瀾,經(jīng)過多年鏖戰(zhàn)后攻滅太平天國。其一生奉行為政以耐煩為第一要義,主張凡事要勤儉廉勞,不可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禮治為先,以忠謀政,在官場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國藩的生平故事
嘉慶十六年十一月十一日(1811年11月26日),曾國藩出生于湖南長沙府湘鄉(xiāng)荷葉塘白楊坪(今湖南婁底雙峰縣荷葉鎮(zhèn)大坪村)的一個普通耕讀家庭。兄妹九人,曾國藩為長子,祖輩以務農(nóng)為主,生活較為寬裕。祖父曾玉屏雖少文化,但閱歷豐富;父親曾麟書身為塾師秀才,作為長子長孫的曾國藩,自然得到二位先輩的倫理教育了。曾國藩五歲啟蒙,六歲入家塾“利見齋”。
道光六年(1826年)春,曾國藩應長沙府童子試,名列第七名。道光十年(1830年),曾國藩前往衡陽唐氏宗祠讀書,一年后轉入湘鄉(xiāng)漣濱書院。
道光十二年(1832年),曾國藩考取秀才。道光十四年(1834年),曾國藩進入長沙岳麓書院演習,同年參加湖南鄉(xiāng)試,中試第三十六名舉人,并動身入北京準備來年的會試。
道光十五年(1835年),曾國藩會試未中,寓居北京長沙會館讀書。次年恩科會試再次落第,于是返回長沙,于同鄉(xiāng)劉蓉、郭嵩燾等居于湘鄉(xiāng)會館。
曾國藩組建湘軍
咸豐元年(1851年)1月,洪秀全在廣西桂平金田村組織起事。咸豐帝詔群臣言得失,曾國藩進言“今日急務,首在用人”,又推薦李棠階、吳廷棟、王慶云、嚴正基、江忠源五人,再上書《敬陳圣德三端預防流弊疏》直指咸豐帝的過失,咸豐帝“怒擲其折于地”,數(shù)日后復閱,才心服而納諫,并對其加以褒答。5月,署刑部右侍郎。10月,充順天武鄉(xiāng)試正考官。
咸豐二年(1852年)正月,署吏部左侍郎。6月,充江西鄉(xiāng)試正考官,途中因母喪歸家。這時太平天國運動已席卷半個中國,盡管清政府從全國各地調(diào)集大量八旗軍、綠營官兵來對付太平軍,可是這支腐朽的武裝已不堪一戰(zhàn)。因此,清政府屢次頒發(fā)獎勵團練的命令,力圖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裝來遏制太平軍勢力的發(fā)展,這就為曾國藩的湘軍的出現(xiàn),提供了一個機會。11月,清政府命令曾國藩和湖南巡撫張亮基辦理團練。
曾國藩鎮(zhèn)壓叛匪
咸豐四年(1854年)2月,湘軍傾巢出動,曾國藩發(fā)表了《討粵匪檄》。在這篇檄文里,他聲稱太平天國運動是“荼毒生靈”,“舉中國數(shù)千年禮義人倫詩書典則,一旦掃地蕩盡。此豈獨我大清之奇變,乃開辟以來名教之奇變,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泉”,接著號召“凡讀書識字者,又烏可袖手安坐,不思一為之所也”,其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故動員了當時廣大的知識分子參與到對太平軍的斗爭當中,為日后的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咸豐六年(1856年),石達開進攻江西,曾國藩坐困南昌,這時羅澤南卒于軍營中,彭玉麟走千里殺入重圍至南昌助守。9月2日,洪秀全與楊秀清內(nèi)訌,史稱天京事變,南昌解圍。10月,曾國藩在長募勇組建吉字營入援江西。
咸豐七年(1857年)2月20日,其父去世,曾國藩偕弟曾國華回籍奔喪。7月,兩次上疏,請求在家終制,獲咸豐帝準許。在當年建“思云館”。
咸豐八年(1858年)5月19日,李續(xù)賓、楊岳斌率水陸兩軍攻陷九江。7月13日,曾國藩接咸豐諭出辦浙江軍務,救援福建。十二月,作《愛民歌》以訓湘軍。
曾國藩“曾剃頭”的外號
“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痹鴩獙Υr(nóng)民起義的高壓政策,只能暫時壓制農(nóng)民起義的浪頭,更大的反抗一直在醞釀。隨著太平天國軍隊的節(jié)節(jié)勝利、所向披靡,湖南的貧苦人民看到了希望,他們或大舉進攻官軍,或憑據(jù)險要地形作長期戰(zhàn)斗的準備,期待太平軍早日返回湖南,與之共同作戰(zhàn)。
長沙城內(nèi)也不太平。由于災荒,加上奸商的使壞,城內(nèi)糧價攀升,貧苦民眾已無法度日。壟斷長沙城米行的奸商吳新剛用低價從外地購進一批霉變糧食,摻進好米里出賣。
在這種情況下,碼頭上的一個腳夫廖仁和忍無可忍,帶人將吳新剛揍了一頓,圍觀的貧苦百姓見此一擁而上哄搶了米行的糧食。
曾國藩得知后大怒,認為這些“刁民”太不像話,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哄搶米行,簡直無法無天。于是,他命人捉來了為首的廖仁和等人。
經(jīng)過審訊和調(diào)查,在明知吳新剛奸商昧良心胡來在先的情況下,曾國藩仍然固執(zhí)地認為,廖仁和等人帶頭搶劫米行是大逆不道之行為,必須嚴懲。湖南許多官員認為,對于廖仁和等人,杖責、游街,最多不過囚禁幾個月就可以了??墒牵鴩獮榱苏饝刎毨О傩?,斷然決定將廖仁和等十三人全部殺頭,以儆效尤。
據(jù)說,怕省里高官出來講情,曾國藩下令連夜將廖仁和等十三人殺頭,頭顱掛在牌樓上。
第二天,當人們醒來,發(fā)現(xiàn)十三個人的頭顱高掛時,不由得怒氣填胸。一個老婆婆氣憤地說:“真是造孽!殺人跟剃頭似的,么子曾大人,曾剃頭!”
結果,老婆婆的一句氣憤話,使“曾剃頭”的綽號傳開了。
據(jù)說,曾國藩的“剃頭”行為沒有白費,事后吳新剛等人做了一把碩大無比的萬人傘要送給曾國藩,表示感謝。只是,曾國藩考慮到此人名聲惡劣,既不接見他,也不接受傘。
后來,曾國藩一手操練的湘軍專門鎮(zhèn)壓太平軍和其他農(nóng)民起義軍,殺了更多下層貧苦民眾的頭。他的“曾剃頭”的綽號也就傳的更廣、更遠、更深入人心了。
曾國藩故居
曾國藩故居富厚堂,又名毅勇侯第,是曾國藩的侯府,坐落在位于湖南婁底市雙峰縣東部的荷葉鎮(zhèn)富托村,與湘鄉(xiāng)市、湘潭縣、衡山縣、衡陽縣毗鄰,總占地面幟四萬多平方米,主體建筑近一萬平方米,是典型的沿中軸線對稱的明清回廊式建筑群體。富厚堂坐南朝北,背倚的半月形鰲魚山從東南西三面把富厚堂圍住。從遠看去,富厚堂好似坐在一張圍椅中。周圍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美,后山上樹木茂密,古樹參天。門前是一片較開闊的平地,平地中有小河向東流去,平地四周峰巒疊嶂,群山環(huán)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