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9-02 06:32:23作者:未知
其實劉備能夠白手起家,成為蜀漢皇帝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不過劉備最終還是沒能實現(xiàn)自己匡扶漢室的理想,這點尤為可惜。就性格來說,劉備已經算是一位非常值得尊敬的領袖人物,他寬厚仁慈、知人善任、愛民如子,這些都是非常珍貴的品行,也難怪劉備會有一群忠心的追隨者。不過劉備并非完人,他也有缺點,這也導致他最后與自己的志愿擦肩而過。下面是對劉備缺點的一些分析,小伙伴可以來了解討論看看。
劉備不只對關羽、張飛、諸葛亮等人重情義,對其他人也是傾其所有,以至于對天下形勢失去準確判斷,導致自己功虧一簣。
案例①:收留呂布
呂布和曹操爭奪兗州失敗后,投奔劉備,當時關羽、張飛等人都勸劉備不要收留“三姓家奴”呂布,以防重蹈覆轍。但是劉備卻感謝呂布當年奇襲曹操兗州,解了徐州之圍,因此收留呂布。呂布這個人,武功高強,人品卻非常差,先后殺了兩個義父丁原和董卓,被世人所不齒。劉備收留呂布,也很可能步他們兩人后塵,被反復無常的呂布反噬。
果不其然,在劉備攻打袁術的時候,后方的呂布奪取了徐州,鳩占鵲巢,成了新的“徐州牧”。如果不是劉備太過于重情義,也就不會收留“無家可歸”的呂布,也就不會丟掉徐州,霸業(yè)說不定早數(shù)年成功。
案例②:不忍接受劉表的荊州
劉表病重的時候,想到自己的兒子不成氣候,欲效仿陶謙的禪讓之舉,將荊州送給劉備,保全一家老小的性命。然而,劉備卻斷然拒絕了“表哥”劉表的好意,認為哥哥劉表的兒子們是非常賢明,有本事,能夠守住荊州基業(yè)。
劉表的兒子們能守住荊州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在劉表死后,他的兒子劉琮投降了曹操,丟掉了荊州基業(yè)。因此劉備不接受劉表的荊州,不是因為劉表的兒子有出息,而是感到劉表待其不薄,不忍霸占荊州。
劉備為了劉表的情義,不忍接受荊州,導致荊州落入了曹操之手,使其陷于被動,在長坂坡之戰(zhàn)差點被曹操擒獲。
在赤壁之戰(zhàn)及劉備平定蜀地后,天下大勢逐漸明朗,乃是魏蜀吳三足鼎立之勢。此時,曹操仍然是最厲害的,占據最富饒的中原,兵強馬壯,劉備和孫權兩人只有精誠團結,一致對外,才能抵御曹魏。也就是說,對劉備來說,曹操乃是漢賊,是首要敵人,敵我矛盾,而孫權雖然割據江東,在表面上仍然認可漢室,是內部矛盾。
此時的主要矛盾是消滅漢賊曹操,而不是和孫權“窩里斗”。關羽也正是按照這個戰(zhàn)略進行的,在漢中之戰(zhàn)后,他發(fā)動大軍北伐,圍困曹仁于樊城,擒于禁、斬龐德,降服曹魏荊州刺史胡修,南鄉(xiāng)太守傅方。此時孫權突然背信棄義,撕毀盟約,偷襲荊州,致使關羽北伐功虧一簣,敗走麥城,戰(zhàn)死沙場。
此時對于劉備來說,就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他到底應該繼續(xù)和孫權結盟,共同抵抗曹軍,還是為關羽報仇,傾全國之力東征孫權呢?
在歷史上,劉備選了第二個選項,他在剛剛稱帝不久,便在一片文武大臣的反對聲中傾全國之兵討伐孫吳。歷史上稱之為夷陵之戰(zhàn),是三國三大戰(zhàn)的最后一戰(zhàn),我們知道劉備敗了,敗得還非常慘,損失了無數(shù)戰(zhàn)將及士兵。
即使劉備夷陵之戰(zhàn)勝利,形勢也不容樂觀,當時最強大的曹魏坐山觀虎斗,會在劉備和孫權兩敗俱傷后,一舉消滅,坐收漁翁之利。因此,劉備發(fā)動夷陵之戰(zhàn)本身就是錯誤的,他沒有抓住主要矛盾,而是選擇了次要矛盾,不顧后果攻打東吳,注定了他的失敗。
當年曹操煮酒論英雄,對于袁紹、袁術、孫策等人都嗤之以鼻,唯獨對劉備另眼看待,認為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但是,劉備卻有兩個缺點,一個是太過于重情義,另一個是抓不住主要矛盾,注定竹籃打水一場空,一生無法統(tǒng)一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