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9-02 06:32:35作者:佚名
賈島出生貧寒,為了生計選擇出家。賈島為人好學(xué),并且頗具才華,他此后離開自己出生的地方,來到洛陽想要拜見孟郊,但因為孟郊出游所以錯過。后來賈島又前往長安,因為當(dāng)時長安禁止和尚在午后外出,賈島因此事作詩一首。韓愈看到此詩后,知道賈島是個人才,此后兩人有了交情,韓愈算是賈島的貴人。賈島推敲的故事在古代十分有名,只是到了現(xiàn)代,了解的人似乎越來越少了。
公元779年出生于河北道幽州范陽的賈島(字閬仙,又名碣石山人),也就是今天河北涿州人。他乃草根出身,雖說自幼喜讀詩書,怎奈家境貧寒,便在18歲那年離開家鄉(xiāng)開啟游俠似的漂泊生活。
由此結(jié)識了李益、韋執(zhí)中、諸葛覺等好友,還為之寫有《天津橋南山中各題一句》等往來應(yīng)和之作。
一晃,這樣的窮游便過了十二、三年,賈島已是31歲,還是沒帶來任何朝氣蓬勃的生機。迫于生計,賈島便出家為僧(法號"無本"),到京城長安郊外的青龍寺棲生,不僅免費入住,還可蹭吃蹭喝。
不過,賈島住了一段時間,青龍寺寺規(guī)"午時之后,不得外出"又讓他很不習(xí)慣,便發(fā)出"不如牛與羊,猶得日暮歸"這等不自由的感嘆。
所幸,青龍寺主持對賈島的詩才頗為欣賞,就對他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默許他可以出游獲取靈感,以便寫出更多佳作。
賈島在一天午后,去拜訪住長安郊外的好友李凝。當(dāng)他好不容易沿著山路去到李凝的住處時,已夜深人靜,皎潔的月光像銀輝一樣籠罩著大地。
賈島的敲門聲一下驚動了樹上的小鳥,奈何李凝不在家。詩興大發(fā)的賈島便即興吟出一詩《題李凝幽居》:
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暫去還本此,幽期不負(fù)言。
第二天,賈島騎著毛驢在返回青龍寺的途中,仍不忘打磨自己的詩作,一邊苦吟,一邊模擬推門、敲門樣子,對"僧敲月下門"這一句中的"敲"進行錘煉,一會覺得用"推"為好,一會覺得還是用"敲"妥當(dāng)。
就在這樣苦苦思索的忘我之境下,賈島的毛驢不巧碰上了京兆尹韓愈的儀仗隊。賈島心想,完了,這次又要倒霉了,怕又要被打一頓拘一夜了。之前就因類似情況吟出"落葉滿長安,秋風(fēng)生渭水"時,撞了京兆尹劉棲楚即觸了這樣的霉頭。
所幸,這次遇上大名鼎鼎的韓愈,賈島告知實情后,為他搜腸刮肚苦思冥想遣詞造句的苦吟精神感動,為之思索了一會,說:"還是用敲字好,畢竟月夜訪友,用`敲'禮貌些,`推'則顯得有些魯莽;還有,在夜深時敲門,多了幾分聲響,這靜中有動,豈不更妙?"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便正式鎖定,推敲的故事由此流傳開來。
韓愈與賈島"布衣之交"的佳話便成為大唐詩壇上讓人感慨萬千的一個趣聞。
后來,在韓愈不斷的獎掖與資助下,賈島便還俗努力于科考之路,曾寫下有名的《劍客》: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表達(dá)了自己得到賞識渴望實施凌云之志的激動之情。
無奈賈島時運不濟,考了很多年,屢試不中,依舊得不到上帝青睞。
有一年科考,賈島還是沒能高中,心情極度郁悶之下,便去原一道在青龍寺為僧的堂弟無可上人那里訴說衷腸。臨別時,賈島便寫下《送無可上人》一詩表意,還在其中的"獨行潭底影,數(shù)息樹邊身"一句中作了自注:
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
這就是有名的《題詩后》,賈島將自己作詩追求極致的美感,特別注重字句錘煉的詩風(fēng)很自然地表達(dá)出來。
他為了雕琢精致的詩句,在行坐寢食之際,常陷入走火入魔的狀態(tài)。由此,賈島就像戴著鐐銬的舞者,所寫詩作字里行間猶顯出冷瘦硬澀的場景,其"苦吟詩人"的名號便不徑而走,亦給后世帶來深遠(yuǎn)的影響。
但賈島的一生的確悲情。他直到公元838年已達(dá)59歲時,才守得云開見月明,終于科舉及第成功考上進士。于是,那年,滿懷愉悅的賈島便去看望還在青龍寺為僧的堂弟無可上人。
哪知,福兮禍兮。這次看望竟發(fā)生了意想不到的事,賈島美好的事業(yè)追求就此打住,他的高光時刻僅是曇花一現(xiàn),之后便重歸坎坷。
原來他在無可上人的僧房里忘我地吟詩時,偏偏遇上微服私訪的唐宣宗,他恰好那天去寺里游玩,被賈島吟詩所吸引,便徑直推門而入拿起桌上的詩稿一閱。
被打擾的賈島看了一眼唐宣宗,還以為是紈绔子弟,便大失風(fēng)度地斥責(zé)他華衣裹服怎懂得欣賞詩作。
唐宣宗冷冷地看了看賈島,什么也沒說就轉(zhuǎn)身而去。賈島第二天得知自己得罪的是當(dāng)今圣上唐宣宗時,盡管趕忙伏闕請罪,最終還是為自己的輕狂失禮買了單。
沒幾天,唐宣宗頒下旨意,將賈島貶到四川,做了一名小官,長江縣主簿,也就是今天的遂寧市大英縣縣令的秘書這樣的不入列的職務(wù)。故后世稱賈島為"賈長江",其作品集也叫《長江集》。
唐武宗繼位后,即公元840年,賈島改任普州(今四川安岳縣)同倉參軍,同樣也是一個不怎么樣的小官。公元843年,64歲的賈島又調(diào)任普州司戶。然,還未到任,賈島即病逝,死時,賈島身無分文,僅留幾卷詩稿、一張破琴、一頭病驢而已。
賈島,就這樣結(jié)束窮愁情緒的一生。
不過,他的苦吟精神卻代代相傳。晚唐詩人李洞、五代孫晟等人均十分推崇賈島,視為偶像膜拜。清人朱彝尊也曾給予客觀評價:"浪仙詩雖尚奇怪,然稍落苦僻一路。"
是為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