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多少年 周朝建立了多少年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9-02 11:51:19作者:佚名
戲曲名家李勝素被認為是現(xiàn)代京劇第一人,她曾在2004年到訪奧地利,在維也納金色大廳展開了一場演出。當然,我們的戲曲文化對于外國人來說可能是一種很新奇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但戲曲在我國從萌芽期開始計算已有超過千年的歷史。作為國粹,我們也應該了解一些有關京劇的發(fā)展故事,學著去欣賞京劇的美。那下面就來給各位介紹下李勝素老師,看看她和京劇到底有著怎樣的情緣。
現(xiàn)在的人們,閑暇時刻,要么看看喜歡的書,要么刷刷手機微博,要么做一頓美食,要么就是聽聽歌,甚至有的就干脆發(fā)發(fā)呆,放空一下自己的大腦。不管怎樣,總能找到各自的娛樂方式。而明清時期的人們就喜歡聽聽戲曲,最常見的,就是京劇了。往往是戲未開腔,臺下就滿是看客了。
作為雅俗共賞的娛樂方式,京劇一直流傳至今,成為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基因?,F(xiàn)在唱戲的人不多,但大都是刻苦勤奮的,李勝素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被譽為“京劇第一美人”。
人們常說萬事開頭難,任何事剛剛開始的時候都是不容易的。不管你是第一次上學也好,還是第一次戀愛也罷,當你踏足一個你從前知之甚少甚至毫無經驗的領域,你的內心都會有忐忑,哪怕你很熱愛這項事物。李勝素第一次接觸戲曲時,才將將十歲。那么小的年紀,面對毫不熟悉的新事物,確實有好奇,有期待,但害怕總是免不了的。
不過害怕也是沒有用的,對于年幼的李勝素來說,她能做的,就是去學,去練,去讓陌生變得熟悉,甚至熟練。有的時候,開始做一件事情不是最難得,一直堅持下去才是最難的。有多少人都是在做到一半的時候放棄了,然后失敗了。但是李勝素做到了,她一直堅持了下去,在最難的時候也沒有離開,所以她成功了。
有的人會說,不就是唱戲嘛,能有多難,堅持幾年有什么大不了的。其實事實還真沒有我們以為的那么簡單。要學京劇,需要練習的可不僅僅是唱腔、嗓音,“唱念做打”也不僅僅是簡簡單單四個字??赡芤粋€簡單的甩袖的動作就要練習十幾天甚至好幾個月。
一次又一次地重復,總會有煩的時候,更何況當時的李勝素還是個小孩子呢。但是她沒有半途而廢。她自然也有煩,也有累的時候,但是她知道,想要成功,想要展示出最好的一面,無數(shù)次的重復是必須的。這樣的堅持對于小孩子來說是多么難能可貴啊。
慶幸的是,所有的付出終究會有回報。在她21歲的時候,數(shù)年的苦練成就了臺上那個唱《廉錦楓》的小姑娘,也成就了后來那個國家一級演員。無怪乎古人常說“臺下一分鐘,臺上十年功”。作為觀眾的我們永遠也猜不到在舞臺上表演的那個小姑娘,她那熟練的動作背后,承載了多少次精疲力竭。
自學成才的人確實有,但是大部分都是在前人的指引下慢慢走上成功的,李勝素的成功同樣離不開她的師傅們的精心教導。13到20歲之前,她的老師齊蘭秋在她身上下了不少功夫。在她21歲小有成就以后,她也沒有自滿與現(xiàn)狀,而是又拜入了劉秀榮、梅葆玖名下,繼續(xù)努力。
有名師指導,李勝素的表演不斷精進。但是她并非一味地模仿,而是把所用東西都理解透徹以后,與自身相結合,注入自己的靈魂。就這樣,她又陸續(xù)獲得了中國戲劇梅花獎等殊榮。后來又進入了國家京劇院,地位斐然。
李勝素在同輩中可謂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人,甚至有些老一輩的藝術家也不及她。她的嗓音是古典含蓄又不失清麗的,是飽含溫婉又自帶華麗的,光是聽她的曲子,就是一種聽覺上的享受,還不說觀看演出。而有這樣成就的李勝素,不僅在國內大受歡迎,還把中國的戲曲帶到國外,讓戲曲文化走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當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傳出她獨特嗓音的時候,當京胡、月弦、曲笛、笙混合著鼓、板響起時,中國的京劇終是拭去了歲月蒙給它的灰塵,再一次擁有了它應有的光彩與榮耀。而這些離不開李勝素的努力,也離不開和她一樣心心念念京劇的人的努力。李勝素的名號在國外有了知名度,中國的京劇也同樣芳名遠播海外。
前一段時間網上很流行一首歌,名叫《赤伶》,唱的是民國時期的戲子裴晏之的愛國情。前有裴晏之,后有李勝素。他們都是用自己的努力換來掌聲,換來稱贊。
戲子這個行業(yè)一直頗受爭議,但在筆者看來,受爭議的不是所有唱戲的人,只是其中一個很小的部分。在她們濃妝艷抹的背后,是一顆又一顆熱血和真摯的心,一如那個在火光中唱《桃花扇》的裴晏之,一如被譽為京劇第一美人的李勝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