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送醫(yī)急救時家長必須了解的信息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8-24 08:24:35作者:未知
1、冬季養(yǎng)生該注意哪些問題
1.1、嘴唇
冬季人們的嘴唇容易發(fā)干起皮,因此多喝開水和每周食用兩次類似金槍魚這樣含油較多的魚會對發(fā)干的嘴唇有利。
1.2、過于放縱
冬天的節(jié)日很多,過于放縱會導致消化不良和宿醉后的頭痛,服用改善消化的藥片或喝茶可以防止上述情況的發(fā)生。
1.3、抗生素
醫(yī)生一般會在冬天針對咽喉和支氣管炎開出更多的抗生素藥物,但它們會消滅友好的細菌,因此建議冬天多喝一些酸奶來建立對身體有益的菌群。
2、冬季養(yǎng)生可以做什么
2.1、宜出汗
少冬屬陰,以固護陰精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去寒就溫”,預防寒冷侵襲是必要的。但也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
2.2、宜健腳板
健腳即健身。必須經(jīng)常保持腳的清潔干燥,襪子勤洗勤換,每天堅持用溫熱水洗腳時,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每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活動雙腳。早晚堅持搓揉腳心,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
3、冬季如何正確養(yǎng)生
3.1、平衡膳食,廣開食路
腎之先天真陰靠后天水谷供養(yǎng),完整平和的膳食能夠給人體提供充分的營養(yǎng)。否則,偏嗜太過會傷及人之正氣,變生諸病。平衡飲食原則是以各種糧食為主,肉、菜類為副,同時適當補充水果、瓜類,就能得到體內(nèi)所需的營養(yǎng)而精血充盈。食物的性、味決定了它的實用價值。
3.2、清心寡欲,意守丹田
按照中醫(yī)學的理論,冬季是匿藏精氣的時節(jié),此時由于氣候寒冷,人體對能量與營養(yǎng)的要求較高,而且人體的消化吸收功能相對較強,適當進補不但能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還可把滋補品中的有效成分儲存在體內(nèi),為明年開春乃至全年的健康打下基礎(chǔ),俗話說的“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便源于此。
1、燕窩瘦肉湯
功效:具有補肺養(yǎng)陰,滋潤肺的功效,能治虛勞及支氣管燥熱咳,肺出血。
材料:瘦肉四兩,燕窩三錢,白芨二錢,冰糖二兩,川貝母三錢 。
做法:首先,將燕窩浸發(fā)洗凈,并細心地去除雜物,接著,把瘦肉洗凈、切塊。然后,將所有材料入煲內(nèi),加清水五碗,煲大約三個鐘點即可。
2、山藥小排湯
功效:黃豆、山藥和各種肉類都能補鈣,黃豆還富含鐵質(zhì),能青春常駐。
材料:小排400克,枸杞10克,胡蘿卜30克,生姜3片,山藥150克,家樂濃湯寶豬骨湯1塊,3碗水,約750毫升。
做法:先將排骨洗凈,放入沸水中焯去血沫,接著,將山藥、胡蘿卜洗凈、去皮、切成滾刀塊。然后,在鍋內(nèi)倒3碗清水,加入姜片,直至水煮開,將濃湯寶放進鍋中,攪拌至完全融化。最后,將小排、胡蘿卜、山藥和枸杞一齊放入,待水沸騰冒氣后扣上蓋子加熱15分鐘。
1、生冷海鮮類
海鮮性寒,生食海鮮蛋白質(zhì)不易消化,食用過多易導致腸胃消化能力下降。食用海鮮時應佐蘸姜汁等調(diào)料,中和海鮮的寒涼,并要注意給腸胃保暖。
2、甜膩多脂類
一些人天一涼就忙著攝入大量高糖、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但吃過多的肉類,會導致厭食、腹瀉,引起腸胃功能紊亂。過食甜食則會影響人體免疫力。如巧克力、冰激凌等甜食有較高熱量,會增加腸胃負擔,還會加大齲齒、肥胖的風險。
3、油炸燒烤類
油炸燒烤類食物一般高鹽高油,很難被腸胃消化吸收,加重腸胃負擔。研究表明,食物在油炸烘烤過程中會產(chǎn)生苯并芘、亞硝胺等致癌物,加上天氣干燥,身體較缺乏水分,這些致癌物易在胃腸道蓄積,影響腸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