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對才行,教你幾招同房技巧,提高懷孕幾率?。▋H限成年人查閱)
2023-01-24
更新時間:2022-09-22 12:06:59作者:智慧百科
流鼻血對于孩子來說,是非常常見的一種突發(fā)狀況。正是因為常見,很多爸爸媽媽會認為孩子流鼻血是一件小事,不加以重視。
很多父母直到如今都不知道當孩子流鼻血后,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措施。他們有的會讓孩子立馬躺下,用紙巾止血,有的則是讓孩子頭往后仰,防止鼻血流出。
別看孩子流鼻血很常見,是一件小事,但是有時候小事處理不正確,會釀成大禍。
豆豆媽媽怎么也沒有想到,因為自己的做錯了一件事,竟然讓自己的孩子因為流鼻血失去了生命。
3歲的豆豆非常地活潑可愛,這一天,豆豆在小區(qū)的游樂設施玩耍的時候,突然開始流鼻血。豆豆媽媽看到孩子流鼻血,吃了一驚,連忙用紙巾塞住孩子的鼻子,以此來止血。
但是這種傳統(tǒng)的止血方式并不奏效,豆豆的鼻血越流越多,紙巾上殷紅一片。豆豆媽媽看到自己的寶貝兒子流了這么多鼻血,一下子慌了手腳,連忙打車送孩子去醫(yī)院。
在路上,為了讓孩子盡快止血,豆豆媽媽讓孩子把頭往后仰,以免鼻血流出。但是不知為何,豆豆的臉色變得越來越差,猶如一張慘白的白紙。
到了醫(yī)院之后,醫(yī)生見情況危急,連忙將豆豆送進了搶救室。在搶救的過程中,豆豆媽的一顆心一直懸著,焦慮不已。她沒想到,自己的孩子會因為流鼻血進搶救室。
令豆豆媽媽更難以接受的情況發(fā)生了,在搶救過后,醫(yī)生告訴了豆豆媽媽一個噩耗,豆豆沒被搶救過來,醫(yī)生已經(jīng)盡力了。
由于鼻血流到了孩子的氣管以及肺部,孩子出現(xiàn)了窒息,送到醫(yī)院的時候,已經(jīng)為時已晚了。
鼻血為什么會嗆到氣管和肺部呢?豆豆媽很疑惑,直到醫(yī)生問她是否讓孩子仰頭的時候,她才一下子醒悟過來。原來竟是自己的錯誤指令,才是讓孩子喪命的最終原因。
醫(yī)生的話對于豆豆媽來說猶如晴天霹靂,她一下子癱坐在地上,放聲大哭,自責不已。
豆豆的悲劇提醒了廣大的爸爸媽媽們,千萬別以為孩子流鼻血是小事情,小事情處理不正確,分分鐘釀成大禍。
當孩子出現(xiàn)流鼻血的情況時,有一些我們熟知的做法其實是錯誤的。家長們千萬別因為無知重蹈了豆豆媽媽的覆轍。
孩子流鼻血之后,這幾種應對措施不可取
①讓孩子將頭部往后仰
很多爸爸媽媽為了盡快給孩子止血,會讓孩子在流鼻血的時候讓其把頭往后仰。其實這種做法十分危險,是不可取的。
頭往后仰會讓鼻血流進呼吸道,可能會嗆到氣管里,引發(fā)窒息。仰頭之后,鼻血還可能會流進胃腸道,導致孩子惡心、嘔吐,增強孩子的不適感。
②用冷水拍打孩子的額頭和孩子的頸部
很多爸爸媽媽在遇到孩子流鼻血的情況后,會用冷水拍打孩子的額頭和頸部,讓孩子的血管收縮以此來止血。
爸爸媽媽這種做法的初衷是好的,但是這種“冷敷”效果并不好,因為額頭和頸部和孩子鼻部的距離太遠。
③用棉花球塞住孩子的鼻孔
還有家長會在孩子流鼻血的時候,用棉花球來止血。他們將變化球塞入孩子的鼻孔,想要用這樣的方式來堵住血流。
用棉花球來止鼻血的做法存在兩個弊端,一是棉花球的干凈程度無法得到保證,直接接觸孩子的鼻孔,可能會引發(fā)感染。另一個弊端為,棉花球止血的方式效果甚微,很多時候鼻血會浸透整個棉花球,流個不停。
既然這些民間廣為流傳的止鼻血方法都不奏效,那么當孩子流鼻血的時候,爸爸媽媽們應該怎樣做呢?
孩子流鼻血時,別再讓孩子仰頭、用紙堵鼻孔,都不對,正確的方法在這里
★采用按壓法來止血
在孩子出現(xiàn)流鼻血的情況之后,爸爸媽媽們不應該讓孩子仰頭,而是應該讓孩子坐直,身體略微往前傾。
如果孩子雙側鼻孔均流血,爸爸媽媽們可以用手按壓孩子的鼻翼兩側,在此期間讓孩子張口呼吸,按壓的過程持續(xù)5分鐘左右,就可以起到止鼻血的作用。如果孩子僅一側鼻孔流血,爸爸媽媽僅需用此方法按壓一側鼻翼即可,按壓止血法不僅限于此。
除此之外,爸爸媽媽們還可以用消毒紗布填塞孩子鼻孔,來起到壓迫止血的效果。
要格外注意的是,家長們選擇的填塞物最好是經(jīng)過消毒的紗布,而不是隨手拿來的棉花球。
★采用冷敷法來止血
有些家長知道用冷敷法來止鼻血,但是他們卻敷錯了位置。敷的部位離鼻子太遠,起到了止血效果是不明顯的。
如果孩子出現(xiàn)少量流鼻血的情況,爸爸媽媽可以用冰袋敷孩子鼻根以及鼻梁部位。冷敷法是比較有效果的一種快速止鼻血的方式,爸爸媽媽們一定要注意冷敷的正確位置。
★及時送醫(yī)
如果在采用了上述兩種方式之外,孩子的鼻血還是流個不停,爸爸媽媽們最好盡快送孩子到醫(yī)院做個檢查,以免孩子流血過多。
寫在最后
自從當媽之后,每當看到一些有關于急救的知識,都會不由自主地多看幾遍,牢記于心。
因為你不知道孩子會在什么時候遇到何種突然狀況。爸爸媽媽們只有把正確的應對方式熟記在心,才能在遇到事情的時候保持沉著、冷靜。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