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對才行,教你幾招同房技巧,提高懷孕幾率?。▋H限成年人查閱)
2023-01-24
更新時間:2022-11-25 10:30:26作者:智慧百科
這兩天同事玲玲總是在朋友圈抱怨,說三歲的玲玲現(xiàn)在總是和自己唱反調(diào)。
把奶奶擇的青菜全部灑在地板上,玩具不肯收拾。喊她吃飯不搭理人,洗完澡不肯穿衣服。晚上明明已經(jīng)困得眼睛都睜不開了,但就是不肯睡覺。
玲玲是又氣又煩,孩子這是故意跟自己唱反調(diào)嗎?
其實,我們發(fā)現(xiàn)孩子稍微長大一點,就不像小時候那么“可愛”了,處處跟你唱反調(diào),而且很多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他就是故意的。
這是為什么呢?
01 唱反調(diào),是好奇心作祟
心理學上有個白熊實驗,當受試者被要求不要去想一只白熊時,白熊的形象便在腦海中清晰呈現(xiàn),揮之不去。
這是因為,“不要去做”的禁止提醒,實際上是一個“要去做”的關注提醒。
小杰媽媽曾吐槽過一件讓人哭笑不得的事。
這天,小杰在上物理課,物理老師講完熱學知識后,提醒同學們千萬不要用舌頭舔冰箱里的霜,否則舌頭會被凍住。
小杰很好奇,冰塊不是滑滑的嗎?真的會被粘住嗎?
于是,一個大膽的想法在小杰腦海里揮之不去。
放學回到家,小杰用舌頭去舔冰箱冷凍庫結(jié)霜處,結(jié)果舌頭真的被凍住了……
孩子的好奇心是成長的內(nèi)驅(qū)力。他們故意搗蛋,不讓做的非要做,其實是試圖探索未知的世界。
家長越是不讓,他們越是覺得好玩和神秘,便越是迫不及待地想去實踐。
對于這種情況,父母應多給孩子正面的引導,少說“不”、“別”等詞匯,同時要避免限制或壓制孩子的好奇心,比如對孩子因為好奇造成的破壞不能容忍,批評指責孩子的探索行為。
父母可以為孩子有目的地創(chuàng)造有利于發(fā)展他們好奇心的條件,鼓勵孩子在探索的同時,也教會孩子要做好應對措施,保護自己,也不要傷害別人。
02 唱反調(diào),是希望引起關注
小孩子通過鬧別扭來引起關注,這在多孩家庭中非常常見。
婷婷本是個乖巧懂事的孩子,可自從有了弟弟之后,就變得調(diào)皮搗蛋了。
原來,大人都把把重心放在了弟弟身上,婷婷自然就被冷落了。比如以前都是媽媽送婷婷去幼兒園,有了弟弟后,媽媽再也沒送她去過幼兒園。
于是,婷婷就經(jīng)常和大人唱對臺戲,父母不讓干什么,就偏偏干什么,有時候還頂嘴。其實,婷婷這樣做就是為了引起父母的關注。
對于多孩家庭來說,父母要給大寶足夠的安全感,讓孩子知道,小寶的到來并不會分走爸媽的愛。同時不妨讓大寶也參與到照顧弟弟妹妹中來,比如與大寶商量穿什么衣服,幫小寶一起準備食物。在這些互動中,不僅能陪伴大寶,還可以讓大寶體會到自己的價值,更有成就感。
03 唱反調(diào),是在爭取自主權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會經(jīng)歷叛逆期。兩三歲的孩子會經(jīng)常說“不,我不要”,學齡期的孩子做事寫作業(yè)總是磨磨唧唧,初高中的少年,會想要擺脫父母的控制,自己做主。
這種唱反調(diào),只因他們對某些問題有了自己的見解,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獨立思維發(fā)展的正常表現(xiàn)。
這時候,家長要學著做“甩手掌柜”,把做事的主動權交給孩子。比如讓孩子參與到規(guī)則制定中來,幾點睡覺,看電視能看多久,練習樂器多久,都可以跟孩子一起討論,而不是讓孩子被動地接受任務。
心理學上有個常見的現(xiàn)象,叫作自證預言,是指對他人的期待會影響對方的行為,使得對方按照期望行事。
當遇到“愛唱反調(diào)”的孩子,不要武斷地去定義這個行為,更不要隨意給孩子貼上“壞孩子”的標簽,而是去冷靜的面對。
不妨先深呼吸,問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孩子會唱反調(diào)一般是在什么情境中?
我平時是如何處理的?
這樣的處理方式是否有效?
我想達到的效果是什么?
什么才是適合我的孩子的方式?
想清楚這些問題,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唱反調(diào),不一定是一件壞事,這只是親子溝通中常見的障礙。處理好了這些問題,不但你們的親子關系會更融洽,孩子也會越來越優(yōu)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