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了非法運輸爆炸物罪既遂怎么判刑
2022-11-19
更新時間:2022-11-18 07:01:41作者:智慧百科
一、集資詐騙罪多久出結果?
兩個月。人民法院審理集資詐騙案后,應當在受理后二個月以內(nèi)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于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經(jīng)上一級人民法院批準,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人民法院改變管轄的案件,從改變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理期限。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
集資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shù)額較大的行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shù)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shù)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chǎn)。
二、非法集資和集資詐騙罪的區(qū)別是什么?
1、行為的目的不同。
集資詐騙罪的行為人必須具有非法占有所募集的資金的目的,包括據(jù)為已有、據(jù)為單位或者他人所有。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行為人主觀上則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是通過非法吸收、變相吸收公眾存款而用于營利活動,以牟取暴利。實踐中,判斷行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是區(qū)分集資詐騙罪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關鍵。
2、行為方式不盡相同。
前者是使用詐騙方法,即使用捏造事實、編造謊言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公眾財物,而后者則不要求必須使用詐騙方法,哪怕是以真實的方法來吸收公眾存款,也可以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3、侵犯的客體不同。
前者主要侵犯的是公司財產(chǎn)的所有權,而后者主要侵犯的是國家金融管理秩序,非法集資詐騙的數(shù)額并不是量刑的唯一依據(jù)。
構成集資詐騙罪,會在兩個月內(nèi)下達處罰意見。非法集資行為可以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或者集資詐騙罪,這兩種罪名都屬于刑事犯罪,需要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非法集資和集資詐騙罪的行為方式不同,行為的目的不同,所產(chǎn)生的后果不同,法律概念也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