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托!你瘋了嗎!我們怎么可能贏中國,我們可是西班牙啊!”
2023-02-05
更新時間:2023-02-03 07:53:55作者:智慧百科
來源:群響劉思毅
和21萬年輕創(chuàng)業(yè)寶寶一起成長、思考、迷惑、漫游,人生就是一場大型跑酷哈哈!
這是劉思毅的第1033篇原創(chuàng)
持續(xù)日更,做特懂流量的創(chuàng)業(yè)者
最近在紐約集中聊了幾批在這里打拼生活的年輕寶貝,
今天和這里的中介寶貝盤根問底,基本研究清楚美國身份的邏輯、流程和意義了,對于中國人類。
我會寫兩篇,一個是有錢的華人跟我說的,一個是窮逼留學(xué)生跟我說的。
作為自己的思考和記錄,充滿極端偏見,但是必須要記下來,然后把這一坨東西 Close 了。
結(jié)論就是我的文章標題了 —— 美國綠卡,真他媽貴。
我說的貴,不是指價格,而是指成本,非常非??鋸埖某钟谐杀竞蜕暾埑杀荆谛牧?、時間、金錢上。
我詳細說。
一、
對于留學(xué)生而言,我和一個在哥倫比亞本科申請過來的大陸寶貝聊了,
來自中國大陸的美國留學(xué)生,基本上能在美國本土找到工作的概率是 30%,
找到工作之后,如果你專業(yè)不是 Double E 或者 Steam 領(lǐng)域的,政府給你的免于工作簽證的逗留期,叫做 OPT,專業(yè)實習(xí)期。
一般 1 年,但要求你 60 天之內(nèi)找到工作,然后馬上開始加入 H1B 工作簽證抽簽。
然后 Steam 專業(yè)的是 3 年,就還行,
區(qū)別是啥,3 年抽,和 1 年抽工作簽證。
非美國居民在美國本土工作都需要抽簽,抽中率 20% 左右。
所以說這兩層漏下來,能成功留下來的概率是不到 7% 的哦。
這很難,當然留下來,性價比極高,因為你賺美元嘛。
為啥中國大陸中產(chǎn)階級的孩子總是要讀 Double E、CS,因為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浪潮時期的 Facebook、Google、微軟、Uber 底薪高,15 萬美金、20 萬美金、30 萬美金。
體面啊,這叫體面,當然這個體面是剩下來的鐵子,沒有那么需要你的專業(yè),其實留下來是非常難的。
一個是工作機會難找,還是會全方位傾斜美國本土居民,一個是工作簽證真的是實打?qū)嵖疵?/p>
二、
當留學(xué)生進入工作時期,抽中了工作簽證,6 年的美國工簽,不續(xù),6 年之內(nèi),你要選擇。
你要開啟綠卡申請,當然你可以打工 6 年直接跑路去其他地方。
但是大部分人都會繼續(xù)進一步尋求永居身份,所謂綠卡,就是不換豬肝紅護照寶寶,也可以在美國永久居留,
這很爽對不對,所以不要白不要,但是要耗時間,且需要雇主愿意。
一般還是需要科技公司才愿意。
但最近科技公司裁員比較多,美國綠卡的申請邏輯是在本土找不到這個鐵子,才能幫助他申請雇主綠卡,
你都特么裁員,那你沒有綠卡名額了拜拜。
所以說現(xiàn)在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的綠卡通道其實沒有那么多,其他領(lǐng)域?qū)τ谌A人其實是更難的。
三、
如果你自己真的抽中了工作簽證,其實是很好的,因為意味著你能在美國大陸工作 6 年。
但是如果你抽不中,但是你已經(jīng)被一個大公司要了,然后你有幾個選擇。
第一,繼續(xù)讀書啦,讀書有 LPT OPT 什么鬼的,你可以繼續(xù)工作,
第二,你可以找到一個美國鐵子、綠卡鐵子甚至 H1B 工作鐵子結(jié)婚,然后你就可以在美國工作了,
第三,你可以被公司安排 transfer 到哪里,比如加拿大英國中國啊,然后你再看看怎么回來,或者不回來;
第四,灰溜溜偷摸跑路。
我寶寶特意告訴我,跑路離開這并不丟臉,大部分的中國留學(xué)生和全世界的留學(xué)生都是如此路徑。
四、
我那天組織的留學(xué)生華人聚會中,特別組織了一下,想感受一下年輕的華人學(xué)生精英的想法,
然后瘋狂訪談一波。
一個是清北本科碩士+ 華盛頓一個傻大學(xué)的博士,一個是哥倫比亞的 MBA,
一個是芝加哥大學(xué)的碩士,一個是美國高中 + 攝影專業(yè)學(xué)校鐵子,一個是哥倫比亞大學(xué)的本科,
聊了 3h,聊出了幾個共識:
第一,對于中產(chǎn)階級以及以下的中國家庭的小孩,能在美國打工,找到工作,就是一種上岸。
拿美元啊啊啊啊啊,人民幣乘以 7,10 萬美金也是稅前 70 萬左右。
不要以為他們這里真的是 1 塊等于 1 塊,1 刀的真實購買力還是遠遠比 1 元人民幣更可怕的。
因此打工性價比更高。
第二,能留下來申請綠卡,大家會留下來申請綠卡,因為大家覺得是順便的事兒,
以及大家可能還是希望在美國長期生活。
第三,大家不會特別關(guān)注宏觀的政治概念,特別著眼于具體的工作和生活。
第四,10% 的鐵子會回去,因為想和爸爸媽媽一起,但是還是希望在紐約啊舊金山啊洛杉磯啊之類的,體驗一下美利堅的工作。
但是身份,是美國留學(xué)生華人的心病,當然也是所有第三世界國家的寶寶在美國的心病。
每次和在紐約的華人聊天,一定會被科普這個,也一定會聊到這個。
我感受很復(fù)雜,我希望中國可以更強大,我希望我們這一代可以共同創(chuàng)造一個更強大的中國。
以及各自做選擇,各自支付價格,是的,沒問題。
要在具體的、微觀的生活中,去承受和體驗?zāi)愕倪x擇。
我真的好希望中國更強大,讓我們年輕人可以賺更多錢啊。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