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7-27 10:35:36作者:未知
作者| 貓妹
來源| 大貓好規(guī)劃
2021版滬惠保,賠了7.5億。
不少人松了一口氣。
真的是皆大歡喜啊。
為啥有人擔心?
因為怕收不抵支。
滬惠保這樣的產(chǎn)品,門檻低,保費低,報銷額度高,還不限年齡、既往病史。
所以,一不小心就賠穿。
2021版的滬惠保,739萬人投保。
每個人115元,總保費8.5億。
賠掉7.5億,占比大概88%。
再扣除5%的傭金,還有必須的理賠成本。
基本打平了。
不虧也不贏。
2021年度,算是完美收官。
但是,這背后,還是有隱隱的擔憂。
因為,疫情的原因,把很多人困在家里幾個月。
該作的檢查不能做。
該住院的不能住。
該手術的不能手術。
沒法看病,想花錢都花不出去,自然也就沒有理賠。
所以,即便在預見到2021版滬惠保能打平的情況下,2022版滬惠保還是漲了點價格。
雖然2022版滬惠保漲價了,貓妹還是建議上海的貓友,來一份。
咱們來看看理賠數(shù)據(jù)。
7.5億賠款中:
特定住院自費醫(yī)療費用保險金賠付金額6.6億元,占比88.04%;
特定高額藥品費用保險金賠付金額6494.3萬元,占比8.66%;
質(zhì)子、重離子醫(yī)療保險金賠付金額2474.5萬元,占比3.3%。
大家去醫(yī)院,不可避免的會涉及到醫(yī)保外的費用。
病越大,醫(yī)保外費用越高。
所以,醫(yī)保重要,但是醫(yī)保之外,能報銷醫(yī)保外費用的保險,也很重要。
像孫先生,因急性復發(fā)性胰腺炎入院,“滬惠保”給他報銷了58.7萬,大大減輕了其醫(yī)保范圍外的醫(yī)療費用負擔。
還有特藥保障、質(zhì)子重離子治療,也有一些人用到了。
2021版滬惠保前10月,超7000人購買特藥,人均報銷7671元;100多人申請了質(zhì)子重離子,人均報銷超過15萬。
再來看看滬惠保的賠付年齡分布。
66歲以上老人,占了45.58%。
將近半壁江山。
50-65歲人群,36.70%。
三分天下有其一。
還需要貓妹再說嗎?
50歲以上的人群,滬惠保,必須要有啊。
為啥?
50歲以上,說實話,真的不是目前主力商業(yè)百萬醫(yī)療險的目標客群。
年輕,身體好的,才是保險公司最愛收的。
看理賠占比就知道,0-50歲合起來,才占了不到18%。
那年輕人是不是就不用買滬惠保了?
如果有機會買百萬醫(yī)療,20年期的,也不是特別拮據(jù),貓妹建議,還是買百萬醫(yī)療險。
雖然貴一點,但是報銷比例更高,保證續(xù)保期更久。
如果不能買百萬醫(yī)療險的,再退而求其次,買滬惠保。
2022版滬惠保投保馬上關閉。
最晚上車時間,7月31日。
有需求的,記得速度投保,別落下。
落下了,就得再等一年。
但是,現(xiàn)在也有個問題。
2021年,有739萬人投保。
2022年,截止到7月25日上午,2022版滬惠保投保人數(shù)達到588萬。
將團單納入統(tǒng)計,也才約610多萬。
離上一年度,還有100多萬人的差距呢。
不知道在關門前,能不能再涌入一些投保者。
否則,按照正常理解,積極投保的,很多是嘗過甜頭的。
很多病,治療需要延續(xù)。
去年理賠,今年理賠的面兒還是挺大的。
所以,如果投保率不如去年,貓妹更擔心明年的理賠數(shù)據(jù)了。
但是大家不用擔心,即便是賠穿了,也是保險公司擔著。
大家該理賠理賠。
但是賠穿,就容易漲價。
年年漲價,年年賠穿,就容易干不下去。
希望是貓妹多慮了。
像滬惠保這樣的產(chǎn)品,貓妹還是挺希望長久一點的。
做大才能做強。
低成本的商業(yè)保險,誰不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