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8-30 09:17:39作者:未知
魔性的V-Pop,在短視頻時代締造流量新神話。
文 |世昕
編|石燦
越南流行音樂正在席卷短視頻領域。
2022年2月,越南流行歌手黃垂玲(Hoàng Thu? Linh)在YouTube上發(fā)布了自己的新單曲MV《See Tình(遇見摯愛)》,這是她新專輯《Link》9首歌曲之一。作為越南流行音樂圈的頂流之一,黃垂玲在越南國內的熱度極高,這首新歌MV一經(jīng)發(fā)布播放量便迅速攀升。
截至目前,這支MV在YouTube上的播放量接近3000萬,點贊數(shù)高達41萬,評論數(shù)也超過一萬條,并還在不斷上漲。令人驚奇的是,在《See Tình》的評論區(qū)里,你不僅能看到來自越南的評論,更能世界各地的多種語言,表達著對《See Tình》與黃垂玲的喜愛,他們不止來自泰國、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還有許多來自歐美的聽眾。
事實上,對于歌手黃垂玲來說,現(xiàn)如今最火熱的市場應該是中國大陸。不夸張地說,在中國國內,黃垂玲的聽眾早已數(shù)以億計,隨便刷刷抖音,哪一首聽不懂歌詞的爆紅bgm或許就出自她手。
黃垂玲不只是個例,在抖音等短視頻平臺上,越南音樂已經(jīng)成為重要的音樂品類,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引領了短視頻風潮。越南音樂到底有多火,其又有何種魔力?點開一首又一首的爆火音樂,刺猬公社希望能夠探尋到越南音樂“爆火魔力”背后的深層原因。
越南特產(chǎn),抖音神曲
如果跟某個抖音深度用戶提起《See Tình》,可能很多人并沒有什么印象,但如果提起“叮叮當當舞”,Ta大概率刷到過相關視頻。2022年7月,以《See Tình》為bgm的叮叮當當舞突然在抖音上爆火,在FERNWANG、爆胎草莓粥等抖音知名網(wǎng)紅的帶領下,迅速在全平臺掀起了一股翻跳熱。
“叮叮當當舞”的名稱即來自《See Tình》的歌曲片段,歌曲副歌的“精髓”就是黃垂玲一段歌詞為“叮叮當當”的哼唱,以及隨之而來的口哨音色的魔性間奏。憑借簡單洗腦的歌詞與律動極強的節(jié)奏,歌曲迅速受到了一眾顏值、舞蹈博主的追捧,她們將歌曲進行了加速,并配上了“搖曳感”十足的舞蹈。
洗腦神曲搭配簡單動感的舞蹈,正如此前的每一個抖音熱梗一樣,叮叮當當舞全網(wǎng)爆火出圈,截至目前,在抖音上,叮叮當當舞相關話題總播放量已經(jīng)超過36億次,《See Tình》的相關話題播放量也達到了6億,不管你知不知道這是越南音樂,但你肯定被這段魔性旋律“狂轟濫炸”過。
也正是從這首歌開始,越來越多的網(wǎng)民開始注意到,許多聽不懂的抖音神曲都來自越南。
在抖音上,有網(wǎng)友總結出了所謂的“六大越南神曲”,除了《See Tình》外,還有《Xin ??ng Nh?c Máy》《ke cap gap ba gia》《D? V?》《cu chill thoi》《ngay tho》五首歌曲,和《See Tình》一樣,這五首音樂的名字看起來都非常陌生,但當它們每一個都是短視頻BGM領域“重量級”的存在。
《Xin ??ng Nh?c Máy》與《See Tình》一樣,以充滿律動感、洗腦魔性的旋律爆火,清亮空靈的人聲搭配合成器音效與動感的鼓點,不僅讓其在抖音中大火,更是成為了所謂的剪輯卡點專用BGM;《ke cap gap ba gia》的原唱也是黃垂玲,其走紅的原因與《See Tình》類似,其間奏部分由一段簡單但律動感十足的鼓點組成,被譽為蹦迪神曲;《D? V?》則是大名鼎鼎的《夜舞》,來自越南流行男歌手曾維新,悠揚的口哨聲搭配重重的鼓點讓其“故事感”十足,是影視剪輯短視頻最常見的BGM之一。
余下兩首則爆火得更早。
2021年年中,《cu chill thoi》在抖音上爆火,其標志性片段即是歌手的一段歌詞為“dadadala”的哼唱,在抖音上掀起了一陣“DaDaDaLa看見你”的變裝熱潮;《ngay tho》則因翻唱被國內的大眾所熟知,其中文版由歌手黃齡與曾維新合唱,名為《嘆》,就是那個充滿迷幻色彩的吟唱,“遺忘遺忘都遺忘,隨我的節(jié)奏搖晃”。
除了所謂的六大神曲外,還有以一句魔性的“啊別放糖”刷屏全網(wǎng)的BGM神曲《à Th? Làm Sao Mà à》,被改編成抖音熱歌《你的眼睛像星星》的《D n D i (好聚好散)》。近兩年來,類似上述的越南神曲正在國內走紅,而走紅的方式也基本都來自同一媒介渠道:短視頻。
而這類越南流行音樂也都有著明顯的特征,電子風格、旋律簡單洗腦、適合“搖擺”、有著獨特的“越南鼓”節(jié)奏,它們被國內網(wǎng)友統(tǒng)稱為“越南電音”,其受眾也在快速增加,除了各大在線音樂平臺紛紛上線“越南音樂榜單”外,在B站等UGC視頻平臺上,對越南音樂的搬運也明顯增多,其中不乏播放量百萬級別的高熱度視頻。
越南音樂掀起的這股風潮,也正在全球蔓延。
登上B榜、全球爆火的《phut hon》稱得上是越南流行音樂的“高光時刻”。這首音樂同樣以“搖擺”為主旋律,在越南鼓的歡快節(jié)奏下,不需要歌詞,一段魔性的旋律就能讓聽眾難以忘記,二次元元素的加入更助力了《phut hon》的全球出圈,這首歌往往要搭配視頻才能完全發(fā)揮出它的洗腦能力,當幾位動漫少女伴隨著間奏響起擺胯舞蹈,視覺沖擊搭配魔性音樂,“少女擺胯神曲”就這么刻進全球人民的DNA里。
有人認為,越南音樂正在成為繼K-Pop后的下一個潮流,所謂的V-Pop即將席卷全球音樂市場,在中國的火熱只是一個開始,那么V-Pop到底何以建立起現(xiàn)如今的生命力,它真的能成為下一個“風口”嗎?想搞懂這一切,或許我們要從V-Pop的“發(fā)跡史”講起。
“越流”來襲?
V-Pop是從“學徒”做起的。
對于國內大眾來說,大多數(shù)人對于越南流行音樂的印象仍舊停留在“牙套妹奈何美色”的魔性改編,事實上,那正是越南流行音樂“野蠻生長”時期遺留下的“歷史印記”。
時間回到21世紀初期,伴隨整個越南的經(jīng)濟發(fā)展,越南文娛產(chǎn)業(yè)也迎來了市場的初次爆發(fā),V-Pop也進入了快速發(fā)展時期,彼時中國內地、港澳臺地區(qū)文娛產(chǎn)業(yè)正處于大爆發(fā)時期,大量耳熟能詳?shù)母枨?、影視劇被?chuàng)作出來,并在整個亞洲都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力,而作為文化背景相對類似的鄰國之一,越南自然成為國內文娛產(chǎn)業(yè)輸出的重要目的地,翻唱中國流行歌曲也成為了越南樂壇的一種“習慣”。
在這段時間里,大量國內流行歌曲被越南歌手翻唱,周傳雄、羅大佑、劉德華,無論歌壇經(jīng)典還是網(wǎng)絡神曲,當時的V-Pop照單全收,也正是由于對大量網(wǎng)絡熱門歌曲的翻唱,加上越南語的獨特發(fā)音,在國內,越南音樂一度與“山寨”“土味”等標簽緊密結合。
越南男團HKT
彼時的V-Pop也并沒有形成現(xiàn)如今這種獨特的風格,但在這一時期,越南音樂人對嘻哈、搖滾等多種音樂風格的引入與探索為越南流行音樂的發(fā)展注入了新鮮基因,為后來的“突破”埋下了伏筆。
當時間進入21世紀10年代后半葉,V-Pop終于迎來了快速的發(fā)展??偨Y越南流行音樂,尤其是V-Pop電子風格音樂發(fā)展成型的原因,與三個原因密不可分:K-Pop的全球流行、東南亞地下音樂崛起、短視頻流媒體崛起。
放眼當下全球音樂市場,除了占絕對主導地位的歐美樂壇外,拉美音樂、印度音樂、亞洲音樂發(fā)展迅速,以亞洲為例,在88raising等推手的大力推動下,眾多亞洲音樂人打入歐美音樂的紅海市場,憑借獨特的亞洲風格開疆擴土。
從整個亞洲的流行趨勢來看,K-Pop已經(jīng)成為絕對的主導。自2017、2018年以來,韓國流行音樂正成為當下全球最流行的潮流文化之一,EXO、BTS、blackpink等K-Pop團體在歐美收獲了諸多粉絲,甚至持續(xù)霸榜,成為全球最火的一批偶像團體。
越南自然也深受K-Pop的影響,在2010年后,韓國偶像文化就成為了中國娛樂文化在越南的接棒者,憑借高度工業(yè)化、標準化的創(chuàng)作模式,高效率的造星能力,唱跳俱佳的絕對實力,韓國偶像團體迅速席卷整個亞洲,而越南音樂人也開始受到“韓流”影響,開始走“K-Pop”風。
這一次,越南音樂人們不僅僅只是鐘情于翻唱,他們開始與K-Pop偶像展開合作,并開始學習韓國文娛產(chǎn)業(yè)的高度工業(yè)化,韓式電子風格也開始深刻的影響著越南音樂人的創(chuàng)作,他們同時還將獨特的“越南鼓”元素深切的融入進流行音樂當中,這也正是越南電音往往擁有魔性鼓點的深層原因。
與此同時,伴隨著整個東南亞經(jīng)濟的迅速發(fā)展,越南地下音樂也迎來了黃金時代,越來越多的Club、livehouse、電音夜店、音樂節(jié)開始在越南生根發(fā)芽,伴隨著越南人民夜生活的豐富多彩,越南音樂也迎來了更多國際風格的沖擊,音樂受眾群體也不斷擴大,越南更是成為全亞洲DJ文化最發(fā)達的地區(qū)之一。
時間來到近幾年,全球各大唱片公司以及流媒體音樂平臺也注意到了東南亞市場的深厚潛力,行業(yè)的蓬勃發(fā)展與規(guī)范化為他們提供了機會,專業(yè)音樂榜單、電臺打歌節(jié)目,練習生經(jīng)紀公司以及專業(yè)化的選秀節(jié)目進一步推動了越南音樂市場的人才挖掘,從《越南好聲音》走出來的山松,爆火播出的“越南101”《Vote For Five》,正如K-Pop一樣,電視選秀正深刻的影響著越南的音樂市場。
“越南權志龍”山松
整個音樂市場呈現(xiàn)出產(chǎn)業(yè)化趨勢后,在歌曲制作上也更趨向工業(yè)化。例如V-Pop天后黃垂玲近幾年的走紅就是最好的例子,她的背后正是索尼音樂娛樂,其多張專輯之所以能夠爆火,與唱片公司的精良制作不無關系。
至此,整個越南音樂市場在“韓流”的影響下飛速發(fā)展,而抖音、TikTok等短視頻流媒體的興起則為V-Pop向外出口提供了絕佳的機會,憑借獨特的電子風格與魔性的越南鼓,越南音樂在短視頻領域“大殺四方”。中國市場,則成為了他們的第一站,于是越南神曲攻占抖音的情景發(fā)生了,曾經(jīng)的被輸出者變成了文化輸出者,V-Pop的轉型之路可以說是初見成效。
但這并不代表其能成為下一個K-Pop。
正如前文所述,V-Pop依靠K-Pop的經(jīng)驗走在了轉型路上,但其最大的問題正在于此,吸收先進經(jīng)驗的副作用即是高度相似帶來的桎梏,現(xiàn)如今的許多V-Pop作品韓風十足,連黃垂玲等頂流歌手的MV都有明顯的“K-Pop味兒”。
黃垂玲MV畫面
盡管與K-Pop從某些角度來看高度相似,但在引領潮流方面,V-Pop也仍舊缺乏足夠的競爭力,魔性洗腦的另一面代表著爭議,在國內,盡管受眾極廣,但這些越南音樂仍舊難逃“土嗨”評價。
對于V-Pop來說,一切才剛剛開始,真正想要讓越南流行音樂走向世界,從自身文化找尋根源或許是一條正道。目前也有諸多越南音樂人在積極地探索著,越南365DABAND男團,以及歌手K-ICM,包括神曲女王黃垂玲,都在嘗試將越南本土文化融入進V-Pop里,并在YouTube、TikTok等平臺獲得了不少關注。
V-Pop的發(fā)源與興起更像是一部學習史,而其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走紅,更像是全球音樂市場變化下的一個縮影:唱片公司、主流播放平臺中心化時代行至巔峰,短視頻流媒體的全面沖擊也隨之到來。
短視頻,重塑全球音樂市場
短視頻正在深刻地影響著全球音樂市場,這是不爭的事實。
就如V-Pop在中國的走紅一樣,如果只是憑借在線音樂平臺以及主流收聽渠道,大多數(shù)人很難接觸到越南音樂人的作品,而只需要一段洗腦的旋律和恰到好處的搭配視頻,黃垂玲的多支歌曲就能席卷整個抖音,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社交屬性,病毒式的傳播裂變是短視頻音樂時代的最大特點,這就更講求一支音樂的亮眼屬性,或許音樂性與制作并不一定要達到某種高度,但旋律的朗朗上口,“一聽就能記住”正成為新時代音樂的重要選拔標準。以在國內走紅的越南音樂們?yōu)槔?,似乎很少有人能記住其全曲,但一定有足夠沖擊力“Killingverse”。
Killingverse是一句嘻哈音樂術語,指歌曲主歌中最亮眼的片段,也就是“絕殺片段”,上述這些V-Pop的killingverse就有著高度同質化的特點:節(jié)奏感極強的越南鼓組,無人聲純電子音樂,洗腦易記的哼唱。
更重要的是,要有極強的律動感與畫面感,適合跟隨律動,也便于視頻創(chuàng)作者生產(chǎn)出趣味性更足的視頻,因此club、house、drill等音樂類型憑借其獨特的音樂性迅速走紅,其風格元素也逐漸融入流行音樂之中,組成了當下獨特的TikTok風格音樂。
從某種角度來說,TikTok等短視頻平臺正在成為了這個時代的“電子夜店”,正如爵士樂的崛起一樣,能讓人跟著舞動、助力社交的音樂,就是人們需要的音樂。
對于短視頻音樂的火熱,爭議一直存在。
國內對于抖音神曲的批判一直存在,甚至出現(xiàn)了“華語樂壇已死”的悲觀論調,在歐美等世界主流音樂市場,TikTok爆火音樂同樣備受爭議。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對于全球音樂人來說,短視頻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了。
2019年的《Old Town Road》就締造了獨屬于短視頻的音樂神話,憑借全球爆紅的西部風神曲,歌手Lil Nas X一躍進入全球一線音樂人行列,對于Doja cat、Lizzo等實力音樂人的職業(yè)生涯來說,TikTok也幾乎是一個全新的起點,憑借龐大的用戶基數(shù)與強大的算法推薦,全球無數(shù)音樂人正依靠著短視頻走紅。
《Old Town Road》MV
憑借在音樂分發(fā)推廣服務的強大優(yōu)勢,TikTok也加緊了對于全球音樂市場的布局,入主音樂流媒體領域,在國外Resso等平臺在印度、拉美等市場開疆擴土,TikTok Muisc正在孕育當中,字節(jié)在全球音樂市場的布局也在不斷清晰。在國內,則是以汽水音樂為根基的抖音音樂布局,而這些在國內爆火的V-Pop,想必也會成為汽水音樂未來重要的內容儲備。
讓我們把視角重新回到越南神曲本身。誠然,對于V-Pop來說還有很遠的路要走,但對國內音樂市場來說,或許能帶來一些警醒。在越南流行音樂的評論區(qū)里,總能看到關于國內流行音樂的討論,在很多人看來,C-Pop面臨的形勢要嚴峻得多。
盡管國內短視頻音樂市場發(fā)展蓬勃,也形成了較為工業(yè)化的制作流程,但卻始終難以形成類似K-Pop或V-Pop的獨特風格,同樣追求流量,但“創(chuàng)作生命力”的缺失從某種角度來說是更“致命”的。
對于國內音樂市場來說,V-Pop的爆火更像是一面鏡子。當我們開始再次審視這位曾經(jīng)的“學生”,如何重新獲取這種“生命力”,或許是慨嘆之外的重中之重。
轉載、媒介合作聯(lián)系微信號|ciweimeijiej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