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亚洲欧美日产综合在线网性色,思思久久精品6一本打道,综合视频中文字幕

    <sub id="dxmnt"><ol id="dxmnt"></ol></sub>

      1. 印度,正進入一段“高光時刻”?

        更新時間:2022-09-04 23:01:07作者:佚名

        印度,正進入一段“高光時刻”?

        執(zhí)筆/刀劍笑&叨叨姐&小虎刀

        未來十天,印度進入外交周期,動作頻頻。

        9月5日至6日,印度將主持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高級官員會議。

        9月5日至10日,印度商務部長將前往美國,參加雙邊貿易談判,并出席“印太經濟框架”部長級會議。

        9月8日,印度外交部長蘇杰生和國防部長辛格將前往東京,參加印日“2+2”會議。

        9月15日至16日,印度總理莫迪將前往烏茲別克斯坦參加上合組織撒馬爾罕峰會。

        除了更加頻繁地活躍于國際舞臺之外,印度經濟近期也密集傳出一些“亮眼”消息:二季度增速13.5%,居G20國家之首;也穩(wěn)穩(wěn)當當超過英國,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甚至有報告稱,印度將在7年后超過日本,成為第三大經濟體。

        盡管印度國內高通脹難解、全球經濟形勢波詭云譎,財政部長西塔拉曼仍然信心滿滿:“印度經濟陷入衰退的可能性是零!”

        那么,該如何看待印度在外交和經濟上的這一系列表現(xiàn),以及新德里越來越強的“大國抱負”呢?

        1

        在Quad會議期間,與會各國官員將評估該倡議提出的具體項目的進展情況,包括6個工作組——關于新冠肺炎疫情應對和全球衛(wèi)生安全、氣候、關鍵和新興技術、網(wǎng)絡、空間和基礎設施領域。

        俄烏沖突加劇的糧食和能源危機也將是這次會議的主題。而尷尬的是,主辦方印度是四國中唯一沒有跟著西方國家對俄實施制裁的成員。

        美方這次派出的官員是負責南亞和中亞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唐納德·盧,以及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局的副助理國務卿卡米爾·道森,級別都不低。

        在四方會議期間,美印還會借此機會舉行“2+2”閉門會議,美國國防部負責印太安全事務的助理部長伊利·拉特納將與會,這位伊利·拉特納曾是拜登的長期助手。

        可見美國對印度的重視。



        資料圖

        美方稱,這次會面將討論美印如何擴大合作,美方將幫助印度在未來25年充分實現(xiàn)其經濟潛力,成為全球供應鏈的核心樞紐。

        至于即將召開的IPEF部長級會議,這是5月美國宣布啟動該框架后的首次部長級面對面會議,目標是就啟動貿易及供應鏈等領域的正式談判達成一致。

        各國可從貿易、供應鏈、基礎設施和脫碳、稅收和反貪4個項目中選擇領域參加磋商,爭取正式宣布進入談判。

        這次會議的一個關注點是在數(shù)字領域,能否就美國要求的高水平達成一致。

        接下來要舉行的日印“2+2”會談,則是2019年以來兩國第二次舉行此類會談。



        資料圖

        根據(jù)印媒報道,這次會談雙方將商量在防務、新興技術和聯(lián)合軍演等關鍵領域尋求合作方向。

        擴大在防務和安全領域的合作將是這次會談的重點。具體來說,兩國如何進一步就部隊間相互提供物資和服務,日本自衛(wèi)隊與印度軍隊如何進行聯(lián)合訓練展開協(xié)商。

        日印“2+2”會談機制始于2019年,上一次舉行是在2019年11月。

        外長防長的“2+2”會談是兩國之間級別較高、也具有象征意義的政治溝通機制。印度目前只跟日本、美國、澳大利亞和俄羅斯等少數(shù)幾個國家進行過“2+2”會談。

        在上合組織峰會召開之前,印度在美西方外交圈子里長袖善舞、動作頻頻,靠攏美西方的意圖溢于言表,因此被外媒解讀為是新德里參加上合峰會前“平衡行動”的一部分,也就是給美西方“遞交投名狀”。

        在這一系列看似眼花繚亂的會議背后,是逐漸構建起來的鐵板一塊,還是打著小算盤的各懷心思?

        事實上,今年早些時間已有印媒爆料稱,日印“2+2”會談本打算在4月舉辦,但由于兩國在對俄立場的分歧,一再被推遲。

        印度外長蘇杰生曾經多次公開表態(tài)稱,“四方”機制不是為了反對某一個國家,印度也不需要其他國家的批準來展開外交活動。

        而在“印太經濟框架”方面,印度一直反對將勞工和環(huán)境標準納入貿易協(xié)定,在跨境數(shù)據(jù)流動、數(shù)據(jù)本土化和數(shù)據(jù)隱私方面遵循其獨特的政策框架,不愿采用美國的數(shù)字貿易標準。印度也不會接受可能與《巴黎協(xié)定》內容背道而馳的脫碳目標。

        如果美國將上述因素強加為共同目標,那將成為IPEF推進的一大障礙。

        而且美國中期選舉在即,IPEF在此之前幾乎不可能出現(xiàn)有效進展。

        2

        除了外交舞臺,印度這幾天也密集傳出一些經濟方面的消息。

        先是印度政府公布了二季度經濟數(shù)據(jù):同比增長13.5%,排在G20國家之首。

        然而,一些國際機構卻對此多了一層擔憂,花旗集團、高盛和穆迪等一眾機構紛紛調低印度本年度的GDP增速。花旗集團將預測從8%下調至6.7%,高盛從7.2%下調至7%,穆迪從8.8%下調至7.7%……

        印度經濟面臨的不利因素是顯而易見的:難以緩解的高通脹、居高不下的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前景晦暗的世界經濟增長等等。

        印度國家銀行更是直言不諱地說,“不要為GDP這一顯著增長數(shù)字感到高興”。因為雖然是兩位數(shù)增長,但低于預期,且制造業(yè)本季度僅增長了4.8%。



        資料圖

        當然了,這類聲音很快被兩天后的更打眼消息所蓋過。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最新數(shù)據(jù)表明,印度已經超過前宗主國英國,成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而且,印度之于英國的領先優(yōu)勢,今年還將進一步擴大。

        興奮之余,一些印度人還稍感不滿:這早就該發(fā)生了。

        2009年到2012年擔任印度首席經濟顧問的巴蘇說,10年前,“我們預計到2020年,印度GDP將超過英國,因為印度的人口和人均收入增長更快”。

        巴蘇將印度經濟對英國的超越歸功于之前的拉奧政府和辛格政府,印度經濟“自1994年以來的突飛猛進以及2005年以來的更快增長使這不可避免,盡管自2016年以來急劇放緩”。

        他還暗示莫迪政府只是趕巧了,就像“一場獲勝的接力比賽總有最后一棒”。

        到了9月4日,印度國家銀行經濟研究部門作出一個更“亮眼”的預測:印度將在5年后,也就是2027年超過德國,還可能在7年后的2029年以目前的增長率超過日本,屆時,印度將成為僅次于美國和中國的全球第三大經濟體。



        報道截圖

        這個預測提到,印度今年的GDP增速被預估在6.7%到7.7%之間,“我們堅信這無關緊要”,因為“在一個不確定的世界,6%到6.5%的增長將是新的常態(tài)”。印度國家銀行拿來佐證自己這一樂觀態(tài)度的是,蘋果公司計劃將其旗艦機型iPhone 14的部分生產移至印度,這個過去兩個世紀最知名科創(chuàng)公司的舉動,“將帶來其他國際大企業(yè)的效仿”。

        “印度經濟陷入衰退的可能性是零!”

        同一日,印度財政部長西塔拉曼干脆如此表達了對印度經濟今年實現(xiàn)兩位數(shù)增長的充分信心。她認為,與其他國家相比,印度經濟發(fā)展“處于有利位置”。



        印度財政部長西塔拉曼

        聯(lián)想起之前印度總理莫迪定下的時間表:“我們必須在未來25年內,在我們有生之年,把印度變成一個發(fā)達國家?!?/p>

        這樣看來,2047年的印度成為發(fā)達國家不是夢?

        3

        怎么看待印度近段時間在經濟以及外交上的這些表現(xiàn)?

        一位南亞問題學者對補壹刀說,這次印度GDP超過英國,國際輿論比較關注的一個噱頭其實是它的GDP超過了曾經的宗主國。

        如果光從經濟體量上看,早在2018年和2019年英國脫歐導致英鎊匯率下跌的時候,當時國際機構測算的印度GDP已經超過英國,只是后來印度經濟遭遇一些挫折,數(shù)據(jù)掉下來了?,F(xiàn)在根據(jù)IMF最新統(tǒng)計,無論從量上還是從未來增速上,印度超過英國都算比較穩(wěn)固了。

        經濟上的這種表現(xiàn),無疑給了執(zhí)政的印度人民黨和印度社會極大的鼓勵。



        資料圖

        較之經濟上的成績,在外交上,俄烏沖突以來,印度總體上保持著中立。一方面呼吁沖突相關方?;?、談判;另一部分不選邊,誰都不得罪。這實際上也符合印度的外交傳統(tǒng),導致印度外交上的騰挪空間進一步得到拓展。

        這位學者認為,在當前緊張的國際格局下,印度獲得了較大的活動空間:一方面是金磚機制、上合組織,另一方面是四邊機制并廣泛參與G7的相關會議磋商;一方面跟美澳等國聯(lián)合演習,另一方面又參加“東方-2022”聯(lián)合軍演。

        印度可以做到這樣,一個主要原因是在當前國際環(huán)境下,它已成為一個具有相當影響力的力量。

        美國在對俄制裁上對包括歐洲盟友在內的國家嚴格執(zhí)行標準,卻不得不放印度一馬,這當然首先暴露了美國的雙標。美國遷就印度,是看重印度在亞太區(qū)域可能幫助美國牽制和對抗中國??紤]到印度在美國“印太戰(zhàn)略”中的潛在價值,美國在“抓主要矛盾”,在對俄問題上給印度“開綠燈”。

        這實際上也表明,印度一直是美國擔心的“印太戰(zhàn)略”的短板,不是印度力量不夠,而是因為印度傳統(tǒng)上表現(xiàn)出的某種外交獨立性,使美國擔心印度在遏制中國方面發(fā)揮不了它所期待的作用。

        這位學者補充說,還有一點,美國在俄烏問題上對印度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從側面表明華盛頓不認為新德里是俄烏沖突中具有決定性的變量。

        印度方面顯然也是抓住了美國的這種心態(tài),因此在“忤逆”華盛頓的同時,也時常表現(xiàn)出一定的配合姿態(tài),比如明天開始舉行的“四方安全對話”相關會議以及印美、印日之間的相關會議。

        我們又該怎樣看待印度在經濟和外交領域越來越強的“大國抱負”呢?



        資料圖

        需要對印度國內一些戰(zhàn)略精英表現(xiàn)出的“倚美制華”思維保持警惕,對于印方任由邊界問題影響中印關系全局的短視加強提醒和溝通,同時,也要看到印度在實現(xiàn)大國目標的同時,客觀上需要管控和維系中印關系健康發(fā)展。

        一個顯而易見的現(xiàn)實是,同為發(fā)展中大國的印度要想實現(xiàn)“成為發(fā)達國家”,實現(xiàn)經濟長遠穩(wěn)定向好發(fā)展,良好的周邊安全環(huán)境是必不可少的,與中國這個巨大市場和經貿伙伴的合作也是利大于弊的。

        這也是印方高官近期在邊界問題上持續(xù)釋放強硬的同時,少有地表達“共創(chuàng)亞洲世紀”等表態(tài)的背后原因。這表明印度在對華關系上仍然保有較強合作意愿,雙方對于改革西方主導的國際秩序等方面也有著共同訴求。

        圖片來自網(wǎng)絡

        本文標簽: 印度  莫迪  外交  印太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