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xué)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9-20 08:54:08作者:智慧百科
作者| 貓妹
來源| 大貓好規(guī)劃
最近,漂亮國公布了8月份CPI數(shù)據(jù),比市場預(yù)期的要高,盡管他們一直在加息,通脹仍然沒有明顯的觸頂回落跡象。
說到通脹,咱們國家也有,就比如小時候的一根冰棍兒才幾毛錢,現(xiàn)在買根雪糕,動輒就十幾二十幾塊錢了。
只不過,咱們這種通脹,比漂亮國溫和多了。
當(dāng)然,買保險也存在通脹,很多人會擔(dān)心現(xiàn)在買的保額,過些年就不夠了。
那么,還要不要買保險呢?該如何買保險應(yīng)對通脹呢?
通脹,用咱們的白話來講,就是錢不值錢了。
比如現(xiàn)在買50萬保額的保險,如果每年的通脹率為3%,30年后,這份保險大約就只值現(xiàn)在的50/(1+3%)^30≈20萬。
對于報銷型的保險,比如百萬醫(yī)療險,通脹的影響并沒有那么大,因為它能賠付多少,除了和保額有關(guān),更和我們的實際花銷有關(guān)。
它的保額,是報銷額度,并不是說我們買了400萬保額的百萬醫(yī)療險,出險了就能賠400萬,而是要看我們實際花了多少,才能報多少。
這400萬的報銷額度,即便未來貶值成200萬,對于我們大多數(shù)人來講,也是夠用的。
而對于定額給付制的保險,比如重疾險、定期壽險,通脹的影響就比較大了,因為它的保額,直接決定著我們能獲賠多少。
那么,我們還要不要買這類保險呢?
我們先來看看重疾險、定期壽險的作用。
重疾險,患上合同中約定的疾病并達到標準,就直接給一筆錢,可以用來治病,也可以用來彌補收入損失,尤其對于家庭頂梁柱來說,一旦病倒了,家庭的收入就會受影響,重疾險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定期壽險,在保險期間內(nèi)不幸身故或者全殘,家人可以直接獲賠一筆錢,也是家庭頂梁柱必備的險種。
我們之所以買這類保險,保的不只是30年后,更是現(xiàn)在,因為現(xiàn)在才是我們?nèi)松钪匾碾A段,才更需要保障。
你是否愿意為了30年后的不確定的保額貶值,而放棄3年內(nèi)、5年內(nèi)、10年內(nèi)、20年內(nèi)的保障,而選擇裸奔呢?
當(dāng)然,面對通脹,我們也并非束手無策。
這里貓妹給大家兩個建議。
首先,最初投保時,就把保額買高一些。
重疾險、定期壽險這類定額給付制的險種,最重要的就是保額了。
我們寧愿把保障期限縮短一些,多次賠不要,也要把保額買高一些,因為如果出險了賠的不夠,保多久,賠多少次,也沒啥用。
如果我們一開始就投保了比較高的保額,那么即便未來貶值了一些,也還是夠用的。
反之,如果一開始為了追求花里胡哨的保障內(nèi)容,沒有把保額買高一點,那么過些年,隨便一通脹,就不夠用了。
其次,分階段,不斷補充保障。
我們在每個人生階段,承擔(dān)的家庭角色不同,收入不同,需要的保障也不同。
保險并沒有一步到位的,隨著我們承擔(dān)的家庭責(zé)任增多,收入的增長,保障自然也是要不斷補充的。
尤其是重疾險、定期壽險這類定額給付制的險種,買多份是不沖突的,只要出險時都符合賠付標準,那就可以一起賠。
我們根據(jù)需要,感覺保額不夠了,就適時補充一點,也就不擔(dān)心通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