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9-26 08:20:36作者:智慧百科
來源:軍武速遞官方
資料圖
近期,中國海軍的建設和訓練依舊緊鑼密鼓,據《央視軍事》報道:遼寧艦 正在渤海進行殲-15艦載戰(zhàn)機的輪班分批次出動訓練,由此降低艦載機起降間隔時間;而南昌號大型驅逐艦在結束與俄羅斯的“東方-2022”聯合戰(zhàn)略演習后又與俄海軍艦艇一道組成編隊深入太平洋。與此同時,福建艦也在按照計劃進行預定的系泊試驗。
盡管關于福建艦的新聞報道字數很少,但意義和信息量卻十分重大:該艦下水僅三個月就完成了舾裝的主要部分,并立刻進行系泊,說明中國的航母建造技術已在過去數年內達 到新高。同時,這也標志著中國逐漸徹底掌握了電磁彈射等福建艦特有的技術,而福建艦距離海試乃至最終服役,又進了一大步。
下水后的福建艦工期有多快?
航母建設,需要經歷開工、建造、下水、舾裝、系泊、試航,才能最終服役。山東艦下水后,官方媒體表示該艦將按照計劃進行系統設備調試和舾裝施工,并全面展開系泊試驗;而福建艦下水后,將按計劃進行系泊和航行試驗。無疑,福建艦跳過了舾裝階段,這也說明該艦的工序和山東艦明顯存在不同,更說明中國航母建造技術有了本質的提升。
▲福建艦在9月初拆除了四部雷達和1130近防系統
福建艦下水一個月后,其艦島的四部相控陣雷達和兩側的1130近防系統都被拆除。這是因為艦艇在干船塢建造時難以檢測艦艇在水面漂浮時的應力釋放程度, 完工下水后,就需要面臨復雜的外界作用力,例如本身的浮力、海水沖擊以及不同功率和速度下的綜合受力。 這些因素 將對艦艇的武備和電子系統帶來直接影響,因此當時 配備的雷達也只是外殼,而真正的雷達則會在真正下水后,才會進行精密安裝和進一步測試。
▲福建艦的艦島比山東艦更小,但技術繼承性更強
今年9月初,福建艦最新的照片得以公布。從照片上看,該艦的施工工棚并未拆除,這也說明其電磁彈射器還在安裝和調試,而攔阻索掛索自然也沒有完成,通風管道也還在布設。此外,其艦橋后部的蓋板也被拆除了,雷達安裝平臺則搭建完成。而它的艦橋窗戶也被擋板遮蓋,這說明其內部也在進行全面施工,雷達和其他指揮系統將陸續(xù)得以安裝。
▲遼寧艦和山東艦工程積累的技術經驗,成功運用于福建艦上
2017年4月山東艦下水后,直到次年5月才首次立刻大連造船廠進行試航,最終服役則等到了2019年底。而福建艦不但噸位大得多也更為復雜,其關鍵技術更實現了跨代飛躍,但橫向對比,其工期進度卻明顯超過了山東艦,這充分說明中國建造航母時并未墨守成規(guī),而是通過工程積累經驗后,直接提升了新項目的進度。
什么是系泊試驗?
航母離開船塢下水,狀態(tài)好比剛交付買家手中但還沒有進行裝修的新房,舾裝就相當于后續(xù)的全面裝修。由于2018年開建的福建艦大量使用模塊化鑄造等先進工藝,因此幾乎等于一棟完成了一多半裝修工期的別墅。因此福建艦即可停在固定泊位上,以靜止狀態(tài)測試船體本身和內部的技術設備、人員住艙,而這就是系泊試驗。
▲進行系泊試驗的山東艦
系泊試驗中,艦船布局、材料、結構鋼尺寸、電氣 / 無線電、損管、雷達、救生、升降機等都會得到驗證,其標準將嚴格按照預定艦船種類的法規(guī)進行。一般而言,艦船在系泊試驗時會先對管路和電纜進行測試,其管路壓力將達到工作壓力的15% ,電路絕緣電阻也必須符合相應規(guī)定。最關鍵的,則是要以四機一爐(主機、輔機、錨機、舵機和鍋爐)為核心展開。
系泊試驗的環(huán)節(jié)包括傾斜試驗、系統調試、關鍵設備調試。其中傾斜調試一般在船塢內進行,是通過壓載水或重物調節(jié),由此導致艦船出現人為控制的傾斜,由此確定各種狀態(tài)下艦船重心等參數,并同時最終確定排水量。該環(huán)節(jié)對外界風力、水空間水流速都有很高要求,而且還需要艦船內設備和儀器妥善安排好,并盡量實現空載狀態(tài)的最小重量。
▲系泊試驗是所有艦船完工后的必經環(huán)節(jié)
在封閉的艦船環(huán)境內,各系統之間不但要保持各自的獨立性,而且也必須達到相應的關聯。因此在系泊試驗中,各種設備都需要反復測試由此達到最佳狀態(tài),由此避免任何可能存在瑕疵的隱患。同時,船體的主要艙室也會進行壓水和沖水測試,由此確定其可能破損后面臨的壓力,而各部位的材料也會在多種條件下進行接近實際運用條件下的檢測。
▲由于技術更復雜,因此福建艦的系泊試驗也會不一樣
系泊試驗的內容和工作量都很 大,航母就更為復雜。因此,一般機械設備裝船前還要進行臺架測試,由此在系泊試驗前達到最佳狀態(tài)。為節(jié)約時間,有時系泊試驗還會和艦船建造的后期工程交替進行。在面對具體項目時,一般會讓主要的、復雜的、新型或應急功能的機械先測試,在試驗所需時間長的設備測試時,其他設備也會交替進行最終試驗。
福建艦若想形成戰(zhàn)斗力,還要面臨什么考驗?
一旦完成系泊試驗,那么福建艦就會進入初步海試,由此測試其最大航速、最小回旋半徑、動力系統可靠性和不同功率/回旋角度下船體狀態(tài)在海上的航行變化。作為中國首艘彈射航母,福建艦很可能還要經歷抗沖擊測試(在一定距離外引爆水雷,測試其船體在爆炸沖擊波面前的結構強度)。通過這項考核后,福建艦才最終進入服役狀態(tài)。
▲福特號曾在2019年進行抗沖擊測試
此時,福建艦將不斷磨合進而面向全訓考核。此時,它要頻繁進行艦載機放飛和回收,其各類艦載機將進行多項訓練,而該艦的損管維護、航空指揮和武器操作人員也會進行全面演訓,這些特性考核將在各類海況和天氣下進行,最終由考核團隊對該艦各部門做出評判。通過了該考核后,福建艦才算真正從服役到形成初步戰(zhàn)斗力。
▲全甲板攻擊,是美國航母一直重視的方向
福建艦作為直通甲板彈射航母,其艦載機攜帶量和航空戰(zhàn)能力比山東艦和遼寧艦有本質提升,因此它要想發(fā)揮全部威力,就要接受全甲板出擊測試訓練。全甲板出擊的本質,是航母以最大艦載機出動量發(fā)動單波次打擊,因此艦載機在甲板的停放和待命區(qū)就需要優(yōu)化,才能降低待命區(qū)對放飛的影響,并兼顧甲板停放數量。
▲如今,噴氣式艦載機對全甲板攻擊帶來了新的技術挑戰(zhàn)
目前的噴氣機速度遠超過當年的螺旋槳戰(zhàn)機,不但對跑道所需長度較大,也容易因高溫燃氣而影響其他飛機。而遼寧艦和山東艦的艦首區(qū)域無法用于待命區(qū),其先天問題不容忽視,從目前假想對手航母的數量和性能來看,福建艦將在相當時間內是唯一能與對方巨型航母抗衡的同類武器,因此它的的全甲板出擊訓練強度,就更要增大了。
▲近年來,遼寧艦編隊多次前出西太平洋
航母作為奪取制海權的戰(zhàn)略武器,必然要在遠海才能發(fā)揮真正的威力,也自然離不開編隊的協同配合,因此福建艦完成全甲板攻擊訓練后,還要在護航艦艇和補給艦協同下前出遠海。此時,編隊將離開岸基空軍和彈道導彈的打擊范圍,因此面 對隨時可能發(fā)生的突發(fā)情況,福建艦乃至中國所有航母的整體戰(zhàn)術戰(zhàn)略也要調整。
▲呼倫湖艦這樣的大型綜合補給艦是必不可少的
航母等艦艇自身自持力往往只有一個月左右,因此必然會有1-2艘補給艦隨行。所以何時補給、如何才能快速安全補給,也是航母打擊群作戰(zhàn)能力的體現,福建艦的體量遠大 于此前的兩艘航母,所以在這方面必然也有全新要求。近年來,遼寧艦編隊多次繞行南海進入西太平洋展開訓練,而福建艦編隊將可能借助煥然一新的整體戰(zhàn)力,直接穿越第一島鏈!
福建艦徹底形成戰(zhàn)斗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山東艦服役后,又花費了2年以上時間才真正形成了全部戰(zhàn)斗力;而遼寧艦服役以來,則是通過多次遠航西太平洋的編隊綜合演訓任務,成為中國海軍第一時間內能投入的最主要生力軍。福建艦雖然省略了大量舾裝工期,但其巨大體量和更復雜先進的子系統必然也需要相當長的時間進行測試,距離戰(zhàn)斗力形成還有相當一段路要走。
▲外媒認為福建艦還需要數年才能真正形成戰(zhàn)斗力
目前,美國在航母使用、建造和改進方面的綜合積累依舊無人可比,但綜合技術徹底實現跨代的福特號在2013年下水后直到2017年才服役,直到今年5月,美軍才宣布該艦形成了初步作戰(zhàn)能力,并可能在今年年底實現海外部署。相比之下,成熟的尼米茲級形成戰(zhàn)斗力的時間則快得多,這也充分說明技術跨代后航母的服役乃至形成全部戰(zhàn)斗力會更難。
▲遼寧艦和山東艦很可能逐步換裝殲-35系列
盡管依舊屬于常規(guī)動力航母,但福建艦相比于山東艦的技術變化程度,遠大于福特號相比于尼米茲級。值得慶幸的是,福建艦采用了中壓直流加超級電容儲能技術,與福特號的中壓交流加飛輪儲能技術相比更為可靠,因此無需大動干戈進行全面改進。從福建艦目前的進度來看,即便在兩年內完成交付,也要進行進一步磨合。
▲殲-35會在未來數年內成熟量產
目前, F-35C 已列裝美軍兩艘 航母,中國航母若想改變劣勢就勢必要靠殲 -35 。目前,殲 -35將在明年完成全狀態(tài)測試飛行,以它的體積和重量,可以利用滑躍甲板的前部起飛點做到戰(zhàn)斗狀態(tài)起飛。因此它們將可能列裝遼寧艦和山東艦進而提升其戰(zhàn)斗力,并為福建艦提供技術基礎。參考殲 -20的發(fā)展進度,成熟的量產版殲 -35列裝中國航母,也會在數年后。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中國航母經歷了12年的發(fā)展,已成功實現了“三胎”目標。但作為目前體積最大也最為復雜的武器,形如海上金字塔的航母本身更容不得半點差池,其每個發(fā)展節(jié)點固然可能會因中國技術的飛躍而相對提前,但也無法脫離客觀的技術規(guī)律。因此,福建艦以“完全體狀態(tài)”成為頭號主力,自然尚需時日。
▲中國航母的發(fā)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國產航母的每個關鍵里程碑背后,都是無數次枯燥危險而又至關重要的測試,但也就是這些看似讓人晦澀難懂的步驟,才會讓福建艦這樣的海上巨無霸以最好狀態(tài)服役,最終推進中國海軍走向深藍。因此固然廣大軍迷十分盼望福建艦乃至其后續(xù)艦快速服役,但也應當在看到各項工程的難度后放平心態(tài),我們相信,無數技術工作者會交上令人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