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10-05 11:00:30作者:智慧百科
2006年春,住在河南洛陽瀍河?xùn)|的買巧玲像往年一樣,來到了當?shù)蒯t(yī)院取自己的體檢報告。由于買巧玲的身體一向健康,因此她也沒把這次體檢放在心上,在進入門診部時,買巧玲還跟幾名路過的小護士說說笑笑。
但當買巧玲打開體檢報告時,剛才那個微笑登時便凝固在了買巧玲臉上,因為在這次體檢中,買巧玲被查出了乳腺癌。
買巧玲
對于已經(jīng)年過半百的買巧玲來說,她早已見慣了人生中的大風大浪,她相信只要咬牙堅持,那乳腺癌這個坎兒自己一定能順利邁過去。
在買巧玲離開醫(yī)院前,醫(yī)生不斷囑咐買巧玲,一定要立刻拿個主意出來,決定是保守治療還是盡快手術(shù),如果自己不好拿主意,那就跟家里人商量著來。
讓人感到詫異的是,回到家后的買巧玲并沒有把自己患病的消息立刻通知給丈夫和孩子,而是先往外撥了一通電話,在電話的另一頭,是一位名叫王玲霞的女子。
在旁人看來,王玲霞不過是買巧玲的一個閨蜜,兩人既不同姓也不同宗,更不在一個戶口本上,怎么就能在做了34年閨蜜后還可以親昵至此。
甚至當買巧玲徘徊在生死關(guān)頭的時候,為何買巧玲腦海中第一個想到的,還是她王玲霞,而不是自己的骨肉血親?
姐妹倆
這段跨越時間的閨蜜情著實令人艷羨,但當買巧玲和王玲霞同時出現(xiàn)時,人們除了會感慨兩人關(guān)系好外,通常都會被兩人的外貌給嚇一跳。
在日常生活中,“撞臉”這種事并不罕見,即便兩人沒有血緣關(guān)系,也可能長相相似。但買巧玲和王玲霞的相似程度,顯然不能用“撞臉”來解釋,因為兩人不管是身高還是五官分布,甚至于手掌大小,都像是從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一樣。
而在這30多年的相處中,盡管買巧玲和王玲霞來自截然不同的兩個家庭,但她們卻不止一次懷疑過,她們兩個才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親姐妹。
盡管買巧玲和王玲霞也想過通過現(xiàn)代科技手段來為兩人的身世迷云做個了結(jié),但為了照顧其他家庭成員的感情,買巧玲閨蜜倆終究是把這樁私事給壓在了心底下。
姐妹倆
但當買巧玲被查出乳腺癌的那一刻,她瞬間便感受到了一陣恐慌:“如果我在手術(shù)臺上,(人要是)過不來了咋辦?”
當王玲霞緊緊握住買巧玲那顫抖著的雙手時,閨蜜兩人也最終下定決心去做鑒定:一定要知道自己從哪兒來,自己究竟是誰,她們究竟是不是親姐妹!
而買巧玲和王玲霞的故事,還要從50年前說起!
跟往年相比,1972年的冬天似乎來得早了一些,不過在10月上旬,河南省的大部分人家中已經(jīng)燒起了煤球。
資料圖
因為買巧玲家境不好,為了幫家里省一點取暖錢,買巧玲便趁著課間的工夫跑來鐵道煤堆邊撿煤渣。彎腰撿了大半個小時后,買巧玲果然“戰(zhàn)果頗豐”,看著身后籃子里大大小小的煤渣塊,買巧玲心里跟吃了蜜糖一樣甜。
就在買巧玲看著煤渣高興的時候,一陣急促的呼喚聲將她拉回了現(xiàn)實:“王玲霞,王玲霞,我們還得上勞動課,你怎么在這兒忙著撿煤渣呢?”
聽到同學們的呼喊,買巧玲心中不由得一陣狐疑,自己又不認識這些同學,她們叫自己做什么?
同學們見王玲霞沒有反應(yīng),也都一股腦兒的圍了上來,等買巧玲表明身份后,眾人這才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知道是自己認錯了人。
就在大家準備四散離開的時候,其中一名同學呆呆地喊了一句:“你真的不是王玲霞嗎?你跟王玲霞長得可真像!”
姐妹舊照
無獨有偶,就在買巧玲被認錯后不久,王玲霞也遇到了相同的情況。就在新學期開學后不久,王玲霞所在的洛鐵二中便轉(zhuǎn)來了一位名叫劉俊麗的新同學,正巧合的是,劉俊麗曾經(jīng)還跟買巧玲是同班同學。
一天做課間操時,劉俊麗像往常一樣風風火火的往操場趕,當她穿梭在新學校的甬路上時,突然發(fā)現(xiàn)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當劉俊麗定睛一看時,赫然發(fā)現(xiàn)走在她旁邊的就是自己的老同學“買巧玲”。
“他鄉(xiāng)”遇“故知”的劉俊麗自然是異常欣喜,拉著“買巧玲”的胳膊便要跟她敘敘舊:“買巧玲,買巧玲,你也轉(zhuǎn)到二中來了嗎?”
但讓劉俊麗感到奇怪的是,被自己拉住的這個“買巧玲”在見到自己這個老同學時非但沒有半點喜悅之情,反而臉上帶著一種被人冒犯到了的慍怒。
果不其然,被劉俊麗拉住的這個女生并不是老同學買巧玲,而是新同學王玲霞。意識到自己認錯人的劉俊麗不由得一陣尷尬,臉上像發(fā)燒了似的紅的滾燙。
姐妹舊照
但王玲霞在聽完劉俊麗的解釋后卻非常大度,表示自己還真想見一見她口中的這個買巧玲,看看她是否真跟自己長得一模一樣。
聽到王玲霞如此善解人意,劉俊麗也立刻來了精神,表示自己一定會把買巧玲給帶過來,讓兩人好好的見上一面。
在同學們的牽線搭橋下,買巧玲跟王玲霞相遇了。當兩人見到第一面時,這兩個年僅十四歲的小姑娘不約而同的“哇”了出來,感嘆世界上竟然真的有跟自己如此相像的人存在。
經(jīng)過一番相互了解后,買巧玲跟王玲霞也不由得開始感慨起命運的神奇,盡管兩人年紀相仿,一個住在洛陽瀍河西的市區(qū),一個住在洛陽瀍河?xùn)|的農(nóng)村,中間只隔著一條淺淺的瀍河,但兩人卻在過去的14年中從未見過一次面,也不知道彼此的存在。
盡管是初相識,但買巧玲和王玲霞卻像是舊相識一般,彼此拉著手都有說不完的話。在得知兩人都是被新家庭收養(yǎng)過來的時候,買巧玲和王玲霞的心更是緊緊地貼在了一起。
幼年照
“你們兩個長得這么像,還都是從上海來的,命運都是一樣的,拜一個干姐妹吧!”在同學們的起哄聲中,王玲霞竟認認真真的跟買巧玲一起核對了八字。
在發(fā)現(xiàn)自己戶口本上的生日只比買巧玲大了不到半年后,王玲霞鄭重的對買巧玲說:“從今以后,我們就是干姊妹了,我是姐姐,你是妹妹!”
盡管兩人同被收養(yǎng),但兩人在新家庭中所受到的待遇卻是天差地別。收養(yǎng)王玲霞的家庭住在城區(qū),家里的經(jīng)濟條件也是一等一的好,為了讓女兒享受到更好的教育條件,王家父母更是把女兒送進了全市最好的洛鐵二中。
但妹妹買巧玲卻遠沒有王玲霞那么幸運,如果只是家庭條件苦了點,那買巧玲絕不會有半點怨言。
真正讓買巧玲難以接受的,是新家庭中哥嫂對自己的特殊態(tài)度。
資料圖
盡管長大后的買巧玲乖巧懂事,總是想盡一切辦法來減輕家庭負擔,但買巧玲的嫂子卻始終把買巧玲當成了眼中釘和肉中刺,認為買巧玲的出現(xiàn)損害了她在買家的利益:“你又不是買家人,怎么還不從買家滾出去!”
在嫂子的斥責和打罵中,買巧玲度過了一個令她感到窒息的童年。在這些日子中,買巧玲雖然承擔了家中的大部分家務(wù),但卻得不到一份可口的餐食和一件整潔合身的衣服。
王玲霞在發(fā)現(xiàn)買巧玲缺少合身的衣物后,連忙一路小跑趕回了家跟自己母親商量:“媽,我能拿幾件衣服給我同學買巧玲不,她跟我一樣都在長身體,卻沒有件合身的衣裳!”
姐妹舊照
聽完女兒的訴求后,心善的王家母親不僅沒有反對,而且還主動幫女兒挑了幾件衣服出來,讓女兒把衣服給買巧玲帶過去。
當買巧玲穿上姐姐王玲霞帶過來的衣服時,不由得又哭又笑,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自己現(xiàn)在激動的心情。
姐妹二人為了紀念彼此的相遇,在偷偷攢了一段時間錢后,兩人手拉手來到了城里的照相館,想要讓照相師傅幫她們照張相片留作紀念。
照片中的王玲霞穿了件圓領(lǐng)線衣,頭發(fā)被編成一根麻花辮,隨意的垂在了一邊,而買巧玲則將辮子束在了腦后,顯得格外干練。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歲月像流水般匆匆而過,王玲霞和買巧玲也在相互扶持中漸漸長大。在這些年中,但凡是見過王玲霞和買巧玲的人,都會多嘴問一句,這兩個姓氏不同的女孩究竟是不是親姐妹。
姐妹近照
在外人日復(fù)一日的猜疑和玩笑中,王玲霞和買巧玲也對自己的身世越來越好奇,由于DNA鑒定技術(shù)在當時還未被普及,她們想要證明自己的真實身份,就只有尋找親生父母這一條路。
就在王玲霞向周圍的親戚鄰居詢問,自己被收養(yǎng)時的具體細節(jié)時,王玲霞的父母也從親朋口中聽到了這一消息。
由于害怕自己養(yǎng)了多年的女兒離開自己,王家父母也是在女兒面前潤濕了眼眶,哭著求女兒放棄尋找親生父母。
為了照顧兩位老人的心情,王玲霞也只得向養(yǎng)父母保證:“王家就是自己唯一的家,我以后不找(親生父母)了!”
王玲霞養(yǎng)母
經(jīng)此一事,王玲霞也跟買巧玲約定,從此便將尋找親生父母的事拋諸腦后,與其糾結(jié)于過去,倒不如安下心來過好現(xiàn)在的日子。
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買巧玲跟王玲霞也都相繼嫁為人婦,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
在這30多年里,兩人雖然沒有弄明白她們到底是不是親姐妹,但卻一直以閨蜜相稱,來往密切。
2005年時,王玲霞的丈夫被查出胃癌后,不久便離開了人世,而王玲霞的養(yǎng)父母也早就在幾年前相繼離開。
經(jīng)歷過親人相繼去世的打擊后,王玲霞覺得自己的人生一片灰暗,若是沒有買巧玲的照顧和陪伴,她都不知道自己該如何度過那些痛苦的漫漫長夜。
丈夫去世一年后,好姐妹買巧玲又被查出了乳腺癌,聽到這個消息后的王玲霞不由得一陣天旋地轉(zhuǎn)。閨蜜兩人經(jīng)過一番商議后,雙雙認為尋親一事已經(jīng)刻不容緩,已經(jīng)是時候該給自己的人生一個交代。
姐妹倆
說干就干的閨蜜兩人開始在媒體上關(guān)注各種尋親資訊,就在王玲霞和買巧玲對尋找親生父母一事一頭霧水時,她們在偶然間登錄了一個名為“尋親驛站”的網(wǎng)站。
這個網(wǎng)站屬于一個名叫呂順芳的熱心大姐,在這位大姐的幫助下,已經(jīng)有100多名棄兒尋找到了自己的原本家庭。
應(yīng)呂大姐要求,王玲霞和買巧玲很快便把各自的家庭信息和照片寄了過去。
看到兩人的尋親信息后,呂順芳沉吟良久,認為兩人想要尋找自己的原生家庭,就必須先去北京做一個DNA鑒定,把兩人的血緣關(guān)系給確認下來,這樣既能給姐妹兩人吃一顆定心丸,又能方便后續(xù)的尋親工作。
熱心大姐呂順芳
經(jīng)過幾天的舟車勞頓后,王玲霞和買巧玲的基因樣本也被送入了數(shù)據(jù)檢測中心,姐妹二人隨之展開了為期三天的“漫長”等待。
當姐妹二人拿到檢驗結(jié)果,并看到最后的檢測結(jié)論時,不由得驚呼出聲:二人不但有血緣關(guān)系,而且還是單卵孿生姐妹,24座基因座完全相同。
“那個時候高興死了,高興得眼淚都掉出來了,我們又是高興,又是擁抱,又是難過......”在回憶起拿到DNA檢測報告的那一天時,買巧玲臉上依舊掛著藏不住的笑意。
但還沒等姐妹兩人高興太久,另一個難題又擺在了她們面前:人海茫茫,她們究竟該如何尋找自己的親生父母?
就在姐妹兩人舉棋不定時,當?shù)仉娨暸_和報社突然聯(lián)系到了她們,表示她們可以借助媒體的力量來擴大尋親范圍。當一篇篇的尋親報道被刊發(fā)出來后,王玲霞和買巧玲也接到了各種各樣的認親電話。
就在王玲霞和買巧玲忙著“認親”時,住在江蘇鎮(zhèn)江一位名叫賈學慶的老人,也從報紙上看到了王玲霞姊妹們的尋親消息。
賈學慶
當賈學慶從報紙上看到言笑晏晏的姐妹二人時,不由得大喜過望:“這就是我的兩個雙胞胎妹妹!”
而賈學慶之所以在沒做DNA親子鑒定的時候就對自己的判斷如此篤定,正是因為王玲霞她們長得實在是跟賈學慶的母親太過相像。
為了盡快跟妹妹們相認,賈學慶迅速聯(lián)系了家中其他的兄弟姐妹,拍好照片寫好信,一起寄到了河南洛陽。
盡管賈學慶在信中表達了自己對妹妹們的關(guān)切和思念,還邀請兩位妹妹回老家轉(zhuǎn)一轉(zhuǎn),但讓賈學慶沒想到的是,兩位妹妹的反應(yīng)并沒有自己想象中熱情,竟然還有些冷淡。
剛開始,賈學慶還以為妹妹們是在埋怨父母拋棄了她們,這才對他這個親哥哥不冷不熱。因此,賈學慶立馬通過電話聯(lián)系上王玲霞和買巧玲,向她們還原了當年的送養(yǎng)事件。
資料圖
原來,就在王玲霞和買巧玲出生后不久,老家便因為自然災(zāi)害而變得缺衣少食,由于家中實在是揭不開鍋,王玲霞和買巧玲的親生父母便把她們送到了相對富裕的北方省份。
為了向妹妹們解釋,當初父母送走她們實在是情非得已而不是重男輕女,賈學慶還向妹妹們補充道,其實他們老家一脈并不姓賈而姓許,自己當年也被父母就近送了出來,這才改為了許姓。
當賈學慶把整樁事件的來龍去脈回憶清楚后,不知不覺間已是淚流滿面。但讓賈學慶再一次沒想到的是,王玲霞和買巧玲在電話另一頭聽完他的故事后,依舊沒有想要認親的意思。
而王玲霞的態(tài)度也很堅決:想要我們回江蘇可以,那必須要做一次DNA鑒定!
用我們?nèi)缃竦难酃饪磥?,尋親之人在互相確認身份前做一次DNA鑒定似乎是天經(jīng)地義。
資料圖
但在2006年左右,DNA鑒定還是個新鮮事物,只有在北京等極少數(shù)城市才有相應(yīng)的鑒定機構(gòu),賈學慶要想證明自己跟王玲霞姊妹的血緣關(guān)系,就必須親自動身去趟北京。
可對于一位已經(jīng)60多歲的老人來說,這次北京之行實在是個不小的挑戰(zhàn):“我家屬生病,我也走不掉,我們到北京要花幾千塊錢,這幾千塊錢在農(nóng)村來講,怎么能(湊出來)?”
王玲霞和買巧玲之所以對DNA鑒定如此堅持,也并非是在無理取鬧,她們想要找到家人的愿望要比我們想象中更為迫切。
就在她們的尋親消息被印制在各大報紙的頭版頭條上時,來自全國各地的十數(shù)個家庭爭相恐后的聯(lián)系上了報社,表示王玲霞姊妹兩個就是他們的親妹妹。
姐妹倆
但接到尋親電話時有多激動,那核實詳細信息時便有多失望:“找一家不是,找一家不是,做完DNA鑒定后都不是!”
在多次尋親失敗的打擊下,原本自信堅毅的王玲霞和買巧玲也變得患得患失起來。
有了前車之鑒后,王玲霞和買巧玲索性先關(guān)閉了心房,不論尋親者如何淚眼婆娑,那她們也要等到鑒定結(jié)果出來后,才能對其交付真心。
雖然沒有DNA鑒定報告,但賈學慶已經(jīng)認定了王玲霞和買巧玲就是自己妹妹。他試探著給兩位妹妹打去了電話,希望她們能抽空回鎮(zhèn)江一趟,說不定在見到故鄉(xiāng)的山山水水后,就能回想起與親生父母有關(guān)的點點滴滴。
賈學慶
經(jīng)過一番深思熟慮后,王玲霞和買巧玲還是拒絕了賈學慶的請求,因為她們的生活條件也并不富裕,無法承擔從河南到鎮(zhèn)江的往來路費。
更讓王玲霞和買巧玲感到疑惑的是,盡管自己這位二哥感情真摯、對兩位妹妹的過往也是言之鑿鑿,但賈學慶回憶中的信息卻跟她們的經(jīng)歷有些對不上號。
王玲霞隱隱約約記得,自己被送走的時候只有兩三歲,還穿著開襠褲,但在賈學慶嘴里,自己卻成了6歲左右時才被送走。
而買巧玲則認為,當時自己和姐姐是從上海被媽媽送出來的,而不是“二哥”口中的江蘇句容。
由于這些信息出入較大,王玲霞和買巧玲認為,自己跟賈學慶一家可能并沒有血緣關(guān)系,這一切不過都是賈學慶的一廂情愿。
姐妹倆
在這一觀念的影響下,不管賈學慶怎樣邀請,王玲霞和買巧玲都將這趟“江蘇行”一拖再拖,轉(zhuǎn)而把目光投向了其他的尋親家庭。
盡管王玲霞和買巧玲并不認為賈學慶是自己的親哥哥,但她們依舊認為,萍水相逢便是有緣。因此每到逢年過節(jié)的時候,王玲霞姊妹便會以妹妹的身份為這位哥哥送去祝福。
兩年后,當賈學慶過生日時,他再一次顫抖著撥通了妹妹們的電話。經(jīng)過這次交談后,賈學慶也終于下定了決心,不管花費多少,自己都要去一趟北京,既是給自己一個交代,也給父母和妹妹們一個交代。
就在賈學慶開始打聽DNA鑒定的相關(guān)事宜時,賈學慶的兒子突然給父親帶回了一個好消息:經(jīng)過科技進步鑒定者只需要郵寄DNA樣本,便可以進行DNA鑒定。
尋親大姐
在醫(yī)生的遠程指導(dǎo)下,賈學慶將自己的血樣滴在了紗布上,等血跡干透后,他珍重的把它塞進了信封里,填上了北京DNA鑒定中心的相關(guān)地址。
10天后,DNA鑒定報告被郵寄到了賈學慶家中,當賈學慶看到上頭的鑒定結(jié)果時,頓時開心的像個孩子,爭著搶著便要給自己親妹妹打電話。
賈學慶兒子怕父親太過激動,急忙跑到父親身邊扶他坐下,一下下的拍著父親的后背,讓父親先冷靜下來。
不多時,王玲霞和買巧玲便一起知道了這條喜訊,原本最不被她們看好的一家,竟真是與她們血脈相連的親人,兩人不由得相擁而泣。
姐妹尋親
2010年11月份,在離開家鄉(xiāng)半個多世紀后,王玲霞和買巧玲終于再一次踏上了故鄉(xiāng)的土地。
當?shù)弥妹脗円乩霞液?,許家大哥興奮地在老宅上貼起了紅對聯(lián),掛起了紅燈籠,整個院子都被他裝點的喜氣洋洋,一場盛大的歡迎儀式正在緊鑼密鼓的籌辦著。
姐妹尋親
估摸著妹妹已經(jīng)到了火車站時,許家大哥試探著撥通了妹妹的電話:“妹妹啊,你們回來啦?”
聽到親人的呼喊,買巧玲不禁鼻頭一酸:“哥哥啊,我們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