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蘭特打開電視,總決賽第一場剛好開始,他半躺在沙發(fā)椅上,在椅子的悶哼聲中,伸展了一下長長的腳掌。魯尼和羅伯特-威廉姆斯正在中圈準備跳球,杜蘭特若有所思地看著地板上的線痕,不自覺地縮了縮腳趾。
他的臉上掛著略顯復雜的期待:屏幕上的兩支隊伍都與他有緣,距離他被凱爾特人淘汰過去了38天,距離他離開勇士則過去了三年。
熟悉的戰(zhàn)術(shù)和身影在眼前奔涌,勇士的優(yōu)勢逐漸擴大。杜蘭特趁暫停時間刷著推特,消息通知欄里有無數(shù)條艾特自己的動態(tài),他的嘴角扯動了兩厘米,大拇指在屏幕上方游移片刻,還是點了進去。于是他的腦海也開始升起黃色和綠色的風暴,就像暴動的向日葵花田。好消息,第四節(jié)的凱爾特人得償所愿地打出了40-16的比分,一舉扭轉(zhuǎn)戰(zhàn)局。杜蘭特突然覺得心明眼亮,他打了二十多年籃球,和每個被稱為“巨星”的球員交過手,在他的認知里,沒人能防住他,也沒有人能在對籃球的理解上超過他。“高水平的比賽正在進行,朋友們?!?/section>杜蘭特當然知道這輪系列賽不太可能以橫掃告終,他也明白這條推特會引來更大的風暴,一旦勇士最終奪冠,他的消息通知欄會更加擁擠,全世界的輿論都會凝成一個吞天食地的巴掌打到他臉上。但他已經(jīng)33歲,在NBA打了14年,不再是當年那個背著書包、連Jay-Z都不敢見的青澀小伙。他早已決定當生活的英雄:在看破NBA的本質(zhì)后,依然熱愛表達自我——那個無比在意外界眼光,卻完全不被外界左右的自我。于是人們也樂意陪他玩這種愿者上鉤的釣魚游戲,比如奪冠后的德雷蒙德-格林,他在推特上寫道:“剛剛打完了極高水平的比賽?!?/section>很難理清格林和杜蘭特的愛恨情仇,2016年夏,在勇士球館的地下停車場里,格林聽到了最讓他心潮起伏的消息。勇士隊剛剛逆轉(zhuǎn)淘汰雷霆,就被騎士以同樣的比分逆轉(zhuǎn),此時連格林自己都沒想到,杜蘭特會主動聯(lián)系他。但好景不長,宇宙勇剛拿下兩個冠軍,格林就在2018年底公開怒噴杜蘭特,不僅是那句經(jīng)典的格林公式,還包括若干句字正腔圓的“碧池”??蓛扇瞬⑽炊鲾嗔x絕,去年夏天,杜蘭特又應邀參加了格林的訪談節(jié)目:《恩怨》。然后,當人們以為兩人終于開誠布公、冰釋前嫌,能像魔術(shù)師和以賽亞-托馬斯那樣擁抱落淚互相表白的時候,他們又在推特上隔空斗法,陰陽怪氣,似乎兩人從來沒好過。從某種角度來說,格林就像勇士隊另一面的化身。兩人在一場較量中摩擦出火花,在蜜月期你儂我儂,在激情后的日常中積累下矛盾,又不可避免地把矛盾引燃。后來杜蘭特拼斷跟腱、加盟籃網(wǎng),本以為兩人的故事就此結(jié)束,可樹欲靜而風不止,杜蘭特的杜言杜語——反駁格林“庫里被包夾的次數(shù)比杜蘭特更多”、點草巴克利“杜蘭特要以司機的身份贏下屬于自己的冠軍”,面對勇士博主“庫里和歐文誰更強”的問題,他的回答是“我要坐下來好好分析一下”......在格林的隔空開懟中,勇士球迷僅存的愧疚也被消磨殆盡。但,如果我們站在杜蘭特的視角,那他這段收獲頗豐卻一地雞毛的旅程,其實也是一種必然。和每個從底層爬上來的人一樣,構(gòu)成杜蘭特的要素有很多:16歲以前缺失的父愛和窗外的流彈、患癌的姨媽、被槍殺的教練......背著書包的杜蘭特輾轉(zhuǎn)于不同的高中和公交站之間,社會階級卻被自己的天賦拽著頭發(fā)如火箭般飛升。25歲這年,杜蘭特第四次拿下得分王,可當其他巨星已經(jīng)開始籌劃自己的職業(yè)生涯搭建商業(yè)帝國時,小帥最終下定決心要做的事,卻是要趕走寄居在家還在車里藏大麻的發(fā)小,以及思考如何在心中面對悔婚的未婚妻……顯然,他不像詹姆斯那樣少年老成、深謀遠慮,更沒有庫里那樣儒雅樂觀的余裕,上帝給了他堪比任何超級巨星的天賦和巨星中罕見的努力勤勉,然而環(huán)境卻沒有讓他能養(yǎng)成匹配這一天賦的心智和耐心。于是,一些杜蘭特式的個人風格在這一刻開始逐漸成型,后來在接受采訪時,杜蘭特說出了一句可以代表他日后一切所作所為的概括:“我把人生變得更簡單了,現(xiàn)在我控制起來更容易一些,它不再有那么多瘋狂了。還是就我一個人過吧?!?/section>沒錯,杜蘭特準備好Me Against the World了,可命運總會讓努力顯出滑稽的一面,杜蘭特渴望用封閉的方式面對世界抵抗壓力,但在球場上他卻迫切的需要所有人的幫助——他要忙著和跖骨骨折作斗爭、在缺乏投射空間的雷霆頂著兩三人的夾擊投籃,歷史地位和評價在年復一年功虧一簣的“王炸”中被詹姆斯越拉越遠。過去的經(jīng)歷讓杜蘭特變得敏感而感性,而這也為他穿上了一件帶刺的盔甲,他異常在乎媒體和球迷的評論,然后和這兩者打嘴仗。杜蘭特異常在乎家人般的氛圍,可在冠軍、勝利、和歷史地位的撕扯對比中,他發(fā)現(xiàn)周圍環(huán)境所提供的遠遠不能填滿他內(nèi)心的渴求。“我只想贏下總冠軍。我之所以說自己厭倦做老二,就是感覺大家好像很希望我接受老二的位置。我從來不是這樣,我永遠想贏,我很感謝大家尊重我的比賽,但我還想追求更多?!?/section>
“萬年老二”與“不靠譜先生”

這就是2016年杜蘭特的處境,他奉獻了一切,可奉獻越多,需要平衡的索取就越重。他的渴求如此強烈而復雜,以至于到2016年夏天時,最后能符合杜蘭特要求的就只剩下了球迷道德家眼中最不可能的金州勇士他想贏,他也追求勇士那樣完美適配自己的戰(zhàn)術(shù)體系,和家人一般的團隊氛圍:“他們看起來是那么喜歡彼此,狀態(tài)那么放松。我就覺得,不介意跟這么酷的家伙做隊友?!?/section>而除此之外,他還追求賽場外的商業(yè)版圖——杜蘭特和精神上的親兄弟里奇-克萊曼打算去遍地黃金的金州拓展“35號風投公司”的業(yè)務。在這兩人之外,他們還有Jay-Z這個共同的好友和導師。2016年,在比爾-西蒙斯的節(jié)目上,克萊曼說:“Jay-Z對我們來說簡直就是務實之王,我們會在跟球隊見面的途中給他打電話,問一些覺得疑惑的細節(jié)。而他坦率直接的回答往往會讓我們瞬間清醒過來,原來是那么簡單的道理啊。有時候,事情真的就是那么簡單?!?/section>杜蘭特接話道:“生活本來就很簡單,兄弟?!?/section>是啊,生活本來就很簡單,當你砍掉那些無足輕重的枝枝蔓蔓——可笑的忠誠、善變的社區(qū)文化、健忘又苛刻的外界眼光,眼里緊盯著榮譽、目標、利益,發(fā)現(xiàn)自己最想得到的東西,那你一秒鐘就能做出決定。尤其這種決定還能營造出“與世界為敵”的逆反效果,簡直就是網(wǎng)文小說的黑化版男主,爽度翻倍——杜小帥最喜歡這樣的劇本了。“那是籃球決定,但我也在走‘誰管你們說什么’那條路,一石二鳥。但主要我還是覺得,你們的攻防體系跟我是天作之合。我已經(jīng)走到了得去見見眾生的境界,所以根本不需要多猶豫什么,再來一百萬次我都會這么選。而且你知道,我這人從不猶豫?!?/section>可那些枝枝蔓蔓,總會在不經(jīng)意間長出來,纏上來。讓你在”既要又要“之間,逐漸走向憤怒。作為球員,杜蘭特的技術(shù)特點與勇士幾乎天作之合,但作為人,杜蘭特與勇士的矛盾核心不可調(diào)和:他所追求的勇士體系、球隊文化,全部以必須庫里為基石,當?shù)氐拿襟w、球迷、輿論氛圍,也都把庫里當作勇士唯一的太陽,但杜蘭特自己卻絕無可能像2014年的伊戈達拉一樣繞著庫里旋轉(zhuǎn)——就像宇宙中巨星的引力那樣,杜蘭特的存在,稍有不慎就自然而然會撕扯整個勇士的結(jié)構(gòu),而眾所周知杜蘭特根本就是一個和謹慎毫不搭界的人。所以,從杜蘭特宣布加盟勇士的第一天起,不管庫里本人怎么想,勇士整支隊伍,乃至整座城市,就都無法認為杜蘭特是“自己人”,尤其是在他為續(xù)約問題開始打太極后更是如此。他這個級別的運動員影響力過于強大,以至于任何球隊管理層想和他平起平坐都是一種奢望,只有加上球隊功勛的重量才能和他打到平衡。于是他和勇士不知不覺分別站上了天平的兩端,而這也注定了他們的關(guān)系只可能是“合作”,而不是他自以為是的“融入”。而在杜蘭特與格林沖撞后,這種氛圍上的矛盾達到了頂峰。
勇士更衣室首先出了問題,在杜蘭特看來,勇士所有人都想裝作無事發(fā)生,想靠禁賽格林一場來粉飾太平:“我就不喜歡這種氣氛,覺得奇怪透了,我寧愿大家流露真情。家人為先啊,溝通才是關(guān)鍵,但我們沒有?!?/section>而在更衣室外,杜蘭特對勇士記者們的報道更加憤怒,The Athletic灣區(qū)分站的主編蒂姆-川上和斯特勞斯都寫過不少文章,比如“杜蘭特不快樂”、“杜蘭特不想在季后賽復出”等等。杜蘭特甚至當著記者們的面,怒斥斯特勞斯:”你不了解我!你不知道什么能讓我高興!“但勇士真的不知道什么能讓他高興,科爾努力發(fā)表抬高杜蘭特的言論(甚至不惜犧牲庫里的存在感——還好庫里并不是特別在意),勇士管理層花兩小時說服格林去道歉,隊內(nèi)所有人都想輕輕揭過。可勇士越是這樣小心謹慎,杜蘭特就越覺得自己是個外人,再加上媒體和球迷持之以恒的、讓他無法忽視的刺激。所有人都當他是個過客,他自然無法得到想要的”快樂“。所以,杜蘭特在勇士只能是一個過客,這是他自己選的。他在推特上的表現(xiàn)也不像是勇士隊友的”家人“,哪怕他在2019年總決賽用剖腹驗粉的方式狠狠打了記者和輿論的臉,這一點依然不會改變。
杜蘭特是一個復雜的人,除了冠軍、歷史地位、勝利,杜蘭特還在乎氛圍、關(guān)系、名譽、支持、正確??稍谒龀瞿莻€決定的瞬間,后面這些東西就基本與他無緣。但杜蘭特又是一個單純的人,他的性格讓他放不下這些枝枝蔓蔓,他看似不在乎,卻親自下場對線,一次次親手把自己扔進自己制造的輿論漩渦卻樂此不疲。于是在離開勇士三年后,在自己被首輪淘汰、在紐約找到的好兄弟走的走瘋的瘋、而對面勇士贏得總決賽的時候,一場圍繞杜蘭特的網(wǎng)絡狂歡成了失控的大火,把杜蘭特掛在墻上烤了個外焦里嫩。當然,杜蘭特未必會同意這就是最終的結(jié)局,進入而立之年的杜蘭特早已成熟,他有自己的目標,為了目標可以不走尋常路,而且在回合制的網(wǎng)絡辯論游戲上,只要你還站在臺上就始終存在翻盤的可能:就像他和勇士的這場游戲一樣,杜蘭特贏了三年,最后卻被勇士一朝翻盤。但所謂的成熟,其實翻譯過來就是“不會改變”——杜蘭特果斷且敏感,他高強度上網(wǎng)沖浪,甚至會完整記住一篇黑自己的文章。他不厭其煩地用對線的方式強調(diào)自己的正確,在觀點和立場上毫不退讓,他的性格幾乎是庫里的另一面,比起詹姆斯的明牌梟雄和庫里的完美領袖,杜蘭特更糾結(jié)、更復雜、更拖泥帶水。所以在未來,他會永遠一直這樣下去,他想證明的和他所表現(xiàn)的,永遠是一種矛盾的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