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3-01-04 22:05:18作者:智慧百科
1月4日,千億果鏈龍頭之一的立訊精密開盤后股價大幅跳水,收盤跌停,股價跌至28.37元/股,跌幅9.99%,市值2019億元。
受蘋果砍單傳聞影響
今年已有部分機構投資者離場
消息面上,近期有外媒報道稱,蘋果以需求減弱為由,通知中國大陸供應商本季減產AirPods、Apple Watch和MacBook元器件,中國大陸供應鏈受到需求下滑和防疫政策調整的雙重挑戰(zhàn)。隨后,蘋果公司也收跌近4%,報1.99萬億美元,市值一夜蒸發(fā)773億美元。
iPhone、AirPods、Apple Watch、MacBook是蘋果目前最重要的四大硬件產品,若四大產品線都面臨砍單風險,全球消費電子產品的市場情況更加不樂觀。業(yè)界人士指出,蘋果砍單三大產品線,立訊精密或將受到較大影響,廣達、仁寶、精元、新普等中國臺灣廠商同步警戒。
對此,立訊精密方面也于1月4日表示,目前沒有可透露的消息,公司不對具體客戶、具體產品發(fā)表評論,如果有消息將會以公告形式披露。
今年以來,手機需求持續(xù)走弱,受蘋果砍單傳聞的影響,立訊精密2022年下半年股價震蕩反復,官方也曾多次在交易所互動平臺上回答外界關切,表示生產經營正常,不存在公司最大客戶砍單的情況。
不過,機構投資者仍然“用腳投票”,陸續(xù)退出立訊精密。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機構對立訊精密的持股數量已從一季度末的45.39億股降至42.9億股。
“果鏈”是把“雙刃劍”
立訊精密受大客戶蘋果影響深遠
作為蘋果代工生產手機、耳機及手表等多類產品及零部件供應商,立訊精密近年來與蘋果的合作日益加深。2017-2020年,立訊精密來自蘋果的收入占總營收的比重由37%升至69%,2021年更是達到74%,受大客戶蘋果的影響深遠。
作為蘋果供應商的俗稱,“果鏈”一直被用來區(qū)分蘋果和其他產業(yè)鏈的供應商。雖然是對消費電子生產企業(yè)實力的一種肯定,但成為”果鏈”企業(yè)也成為一把“雙刃劍”。
中博聯智庫特聘專家張翔向南都灣財社記者分析,蘋果的同一款零配件會同時尋找兩家供應商,當一家貨源出現問題,另外一家可以保證迅速補充。而且,兩家供應商可以互相競爭,蘋果擁有充分的談判空間,能以最低的價格采購產品,蘋果規(guī)避供應鏈風險的同時也降低了生產成本。只是,如此一來,供應商的話語權也會隨之降低,可被替代性凸顯。
此外,有業(yè)內人士指出,蘋果公司嚴格控制供應商的生產設備,供應商的生產線需單獨供給蘋果使用,這也意味著”果鏈”企業(yè)對蘋果的高度依賴,企業(yè)一旦被踢出供應商行列,為蘋果提供產品的生產線會因此作廢,隨之而來的便是業(yè)績大幅跳水。
在激烈競爭的背景下,不少“果鏈”企業(yè)開啟了轉型之路,紛紛宣稱要打造“第二增長曲線”。智能汽車、智能穿戴等新興賽道逐漸成為各企業(yè)打造 “第二增長曲線”的突破口。
今年2月,立訊精密也曾宣稱入局新能源汽車制造,表示已與奇瑞旗下公司簽署《戰(zhàn)略合作框架協(xié)議》,組建合資公司,合作開拓整車ODM模式。
不過,綜合開發(fā)研究院(深圳)產業(yè)發(fā)展和城市規(guī)劃中心主任彭堅向南都灣財社記者,智能車制造有一定門檻。老牌車企在行業(yè)內的技術積淀、人才積累、各種生產制造的合作體系以及龐大的產業(yè)鏈并非一朝一夕能夠建立。即使是造車新勢力,相比于電子制造企業(yè)也擁有諸多優(yōu)勢。
因此,彭堅建議,電子制造企業(yè)想要轉入新興的細分賽道,要依托自身的優(yōu)勢去尋找和智能車制造的契合點,依托自身的核心技術去和其中的某些點結合。“如果能扮演好智能車制造供應服務商的角色,是能在新興領域里吃到紅利的”。
采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嚴兆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