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06-29 12:30:19作者:佚名
3185名2022屆畢業(yè)生及35名2020屆畢業(yè)生,在現場參加了畢業(yè)典禮。
“燕園情,千千結,問少年心事,眼底未名水,胸中黃河月……”6月28日,伴隨著熟悉的《燕園情》的歌聲,北京大學2022年本科生畢業(yè)典禮結束,該校三千余名本科生正式畢業(yè),重整行裝,奔赴人生的下一趟逐夢之旅。在畢業(yè)典禮上,航天員王亞平通過視頻發(fā)來祝福,希望大家保持對未來的希望與愛。
三千余名本科生正式畢業(yè)
數學科學學院2018級本科生吳清玉作為畢業(yè)生代表,向大家分享了她在北大的數學人生。在數學領域,優(yōu)化問題就是求解一個給定函數的最小值或者最大值點,她認為,人生也是個“優(yōu)化問題”,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做出選擇時要將目光放長遠,而不是拘泥于當下的最優(yōu)解。
“回首四年時光,好像北大并沒有像主角一樣一直矗立在那里,又好像出現在每一處點點滴滴,這正是北大本身給我的最深遠的影響?!眳乔逵裾f,自己因北大而擁有了一種底氣,一種放遠目光、不拘泥于短期最優(yōu)的底氣;一種保持信念,不迷失于前方未知的底氣;一種直面失敗、不受困于內心恐懼的底氣。
英國留學生、國際關系學院2018級本科生湯米·林賽表示,來到北大之后學習了很多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孟子》中的一句話,和其父母的教育理念不謀而合?!肮侍鞂⒔荡笕斡谒谷艘?,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睖住ち仲惐硎?,只有敢于直面困難、穿越逆境,我們才能成長,才能實現人生夢想,這也逐漸成為自己的人生信條。
“作為留學生,其實我們都是帶著對中國的好奇心,帶著了解中國的夢想踏上這段征途?!睖住ち仲惐硎?,自己迫切地想去中國各地走走看看,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實的中國,做到行萬里路、讀萬卷書。
記者了解到,因疫情原因,部分畢業(yè)生未能返校,以線上方式參加畢業(yè)典禮。3185名2022屆畢業(yè)生及35名2020屆畢業(yè)生,在現場參加了畢業(yè)典禮。
王亞平用視頻方式祝福畢業(yè)生
當天,北大眾多師長也為畢業(yè)生們送上了祝福。
北大藝術學院院長彭鋒教授送給同學們三句話:“相信奇跡”“成就大我”“學會欣賞”。奇跡都是奮斗的結果,在北大你可以“相信奇跡”?!芭c少樂樂不若與眾樂樂”,將小我融入大我之中才能“成就大我”。將小我融入大我的關鍵,就是欣賞他者的完美,倡導美育引導人們“學會欣賞”,轉變態(tài)度去欣賞他者的完美。
航天員王亞平也通過視頻的方式為畢業(yè)生們送上祝福。她分享了自己作為一名航天員的體會。希望大家無論從事何種行業(yè),不忘記內心的正義感與責任感,并保持對未來的希望與愛。
王亞平說,“‘未來’與‘宇宙’的共同之處,在于兩者皆有著廣闊的無際可能!”王亞平是北大新聞與傳播學院2016屆碩士畢業(yè)生、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2018級博士生。
北京大學黨委書記、校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郝平教授為畢業(yè)生們送上臨別贈言并以院系為單位宣布授予學位。
他表示,希望畢業(yè)生們帶著“以天下為己任”的使命意識和擔當精神,主動思考和解決時代提出的課題。踐行勇于奉獻的精神,用辛勤的付出,為國家和民族復興貢獻力量。培育團結互助的精神,把個人的奮斗融入團隊、融入集體;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創(chuàng)造出優(yōu)異的成果,努力成為國家建設的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