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亚洲欧美日产综合在线网性色,思思久久精品6一本打道,综合视频中文字幕

    <sub id="dxmnt"><ol id="dxmnt"></ol></sub>

      1. 倪匡去世:從工人到作家,曾代金庸寫《天龍八部》,香港四大才子獨剩蔡瀾

        更新時間:2022-07-04 11:35:56作者:未知

        倪匡去世:從工人到作家,曾代金庸寫《天龍八部》,香港四大才子獨剩蔡瀾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鄧宇晨

        那個對一切充滿好奇的“衛(wèi)斯理”走了。

        據(jù)多家媒體報道,知名作家倪匡在7月3日午間離世,享年87歲。倪匡祖籍浙江,1935年出生于上海,后輾轉(zhuǎn)前往香港。倪匡當(dāng)過工人、校對、編輯,最終以文成名,成為一名專業(yè)作家。

        倪匡既寫武俠也寫科幻,還涉略散文、雜文、專欄和劇本。他的代表作包括“衛(wèi)斯理系列”、“原振俠系列”、《藍血人》等,創(chuàng)作了300多個電影劇本,還客串主持人,與好友黃霑、蔡瀾合作主持《今夜不設(shè)防》。倪匡與金庸、黃霑和蔡瀾,并稱“香港四大才子”。黃霑和金庸已分別于2004年和2018年故去。如今,“香港四大才子”獨剩81歲的蔡瀾。

        倪匡的胞妹亦舒也是知名作家。70年代,金庸的武俠、亦舒的言情和倪匡的科幻,是香港文化的三大標志。倪匡和妻子育有一子一女,兒子倪震是香港知名媒體人,2008年與女星周慧敏結(jié)婚。

        倪匡一生傳奇,著作等身,卻稱平生最得意的兩件事是“屢替張徹編劇本,曾代金庸寫小說”。在四十歲生日時,倪匡曾自撰楹聯(lián):“年逾不惑,不文不武,不知算什么;時已無多,無欲無求,無非是這樣”。生前,他就自撰墓志銘,“多想我生前好處,莫說我死后壞處?!?/p>


        與金庸的“君子之交”

        年輕時,倪匡就極富才情,傲氣十足。他自言,向報社投稿從未被退。

        1950年代,倪匡來到香港。為站穩(wěn)腳跟,倪匡什么活都做,但依然難以糊口。那時,香港各大報紙每周的連載小說極受讀者歡迎。倪匡花了一下午寫就一篇萬字小說向報社投稿,輕松得以見報。

        結(jié)果稿費出乎意料的高?!拔乙詾橹挥惺畨K八塊的,結(jié)果給了我九十塊錢。我當(dāng)然滿意極了,問他們這樣的文章還要不要,他們說需要,讓我繼續(xù)寫。我才覺得原來寫東西也可以作為謀生的手段。寫一篇那樣的文章,太容易了!”倪匡曾回憶。

        從此之后,他便以寫字為生。

        倪匡曾在報館幫忙,從跑腿買咖啡到寫影評,什么都干。“采訪部主任要一杯咖啡,我就跑下去給他買;字房里說副刊少三百字的影評,我馬上就要寫三百字影評,盡管電影連看過都沒有看過;甚至社長出去應(yīng)酬,要六百字的社論,我也要馬上寫六百字的社論?!蹦呖镎f。

        能在報紙連載作品的大多是名氣極大的作家。倪匡覺得這些作家的水平還沒有自己高,于是也在報紙連載作品。曾有四家報館找到倪匡,請他寫武俠小說。這引得了金庸的注意,便邀約倪匡為《明報》寫小說。二人就此相識,數(shù)十年的“君子之交”便自此開始。

        金庸和倪匡雖是好友,但觀點也時有交鋒。1961年,兩人在報刊上論戰(zhàn),二人不和消息傳出。那一年《明報》創(chuàng)刊二周年,倪匡前去參加慶?;顒印=鹩狗蛉嗽谘鐣洗舐曊f:“倪匡來了沒有?他這樣罵我們,還敢來嗎?”倪匡笑嘻嘻地說,“早就來了,就在你后面?!苯鹩固犅労蟠笮?。傳聞也不攻自破。

        1963年,金庸在《明報》連載《天龍八部》,但臨時接到去歐洲交流的邀請。于是,他請倪匡幫忙代筆,以保證《天龍八部》持續(xù)更新。臨走前,金庸對倪匡再三交代,“情節(jié)可以盡情發(fā)揮,但每個角色都有作用,不能死掉?!?/p>

        倪匡沒有聽進金庸的囑咐,因討厭《天龍八部》的女主角阿紫,索性把她的眼睛“寫瞎”。金庸回來一看,哭笑不得。接手后,金庸將后文做了巧妙鋪排,反而成就了《天龍八部》的一個經(jīng)典橋段。

        倪匡還曾為剛出道的古龍代寫《絕代雙驕》。倪匡對古龍極為欣賞,大力推薦他在雜志連載小說。《絕代雙驕》寫到一半,古龍寫不下去,斷稿了,倪匡上陣續(xù)寫。

        倪匡代寫一陣子后,古龍終于交稿了,內(nèi)容極為精彩。怎么辦呢?倪匡靈機一動,在文中加了一句話,讓小魚兒“做了一場夢",現(xiàn)在夢醒了,繼續(xù)回到古龍的故事里。

        曾以“一己之力”撐起香港影壇

        倪匡高產(chǎn),曾同時為12家報館撰寫長篇連載小說。有幾年,他每天都要寫兩萬字,上午一萬字,下午一萬字。真正讓倪匡闖出大名的,是科幻作品。

        從1962年在《明報》連載“衛(wèi)斯理”作品到2004年,他在42年間共出版145本衛(wèi)斯理小說。從第四篇小說《藍血人》開始,“衛(wèi)斯理系列”小說走向科幻?!端{血人》的文學(xué)地位也受到業(yè)內(nèi)人士普遍認可,2000年入選“二十世紀華文小說一百強”,是倪匡科幻小說的代表作。


        倪匡以科幻作品一枝獨秀,將想象力發(fā)揮到極致,用筆寫外星人,寫時光機,寫高科技產(chǎn)品,肆意暢想未來世界。天馬行空的風(fēng)格在華人文壇掀起一陣旋風(fēng)?!靶l(wèi)斯理系列”小說被改編成廣播劇、電視劇、電影,流行一時,周潤發(fā)、劉德華、許冠杰等知名演員都曾詮釋這一經(jīng)典角色。

        小說中的衛(wèi)斯理,思維敏捷、博學(xué)多才,隱隱有倪匡本人影子。在某次活動上,倪匡笑稱不要將衛(wèi)斯理和倪匡劃上等號。倪匡說,他有一天在街上遇到一位母親,她指著倪匡向兒子說:“他就是衛(wèi)斯理?!蹦呖镄稳?,“那個兒子聽到后,臉上露出痛苦的表情,表現(xiàn)得又失望、又驚奇,為什么衛(wèi)斯里不是電視里的劉青云、周潤發(fā),會是一個又胖又難看的‘老頭兒’,哈哈哈?!?/p>

        20世紀70年代初,香港武俠片大行其道。倪匡受知名電影人張徹之邀,創(chuàng)作電影劇本。倪匡自述,他給張徹寫的劇本都是文學(xué)劇本,就像看一篇小說一樣,從頭到尾沒有電影術(shù)語。

        倪匡寫了幾百部電影劇本,僅武俠片劇本就有261部,代表作有張徹導(dǎo)演的《獨臂刀》。1972年,他參與功夫片《精武門》編劇,為李小龍量身塑造了“陳真”這一經(jīng)典形象。有人評價,倪匡憑一己之力撐起了七十年代的香港影壇。2012年,倪匡獲得第31屆香港金像獎終身成就獎。

        1985年5月,好友古龍逝世。倪匡撰文紀念,稱“關(guān)于古龍,以后自然要寫許多許多,但那自然也要在失去了一半的大創(chuàng)傷不再滴血的時候,現(xiàn)在,怎么寫呢?只好這樣子了?!?/p>

        2018年10月,金庸去世后,倪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今天還在網(wǎng)絡(luò)上看到一張照片:金庸、黃霑、張徹、林燕妮、我。五個人,四個人去世了。只剩我一個了。很寂寞的,真的。我身體差到極點,百病叢生,舉步維艱。但身體不好我也樂天?!?/p>

        如今,倪匡這位灑脫不羈的奇才也離開人世。正如他為古龍所寫的悼文一般:“‘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如今他擺脫了一切羈絆,自此人不欠人,一了百了,再無拘束,自由翱翔于我們無法了解的另一空間。他的作品則留在人世,讓世人知道曾有那么出色的一個人,寫下過那么多好看之極的小說?!?/p>

        本文標簽: 金庸  古龍  四大才子  張徹  倪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