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12-13 10:33:01作者:智慧百科
2022年快要結束了!
這一年里,新冠反反復復,網課常態(tài)化。
按照學習進度來看,2022年秋季學期已經過去了三分之二。
但無奈的是,現在還是有不少地區(qū)的學生沒能成功返校。
沒能等來復課,寒假卻提前來了。
近日,各地教育局發(fā)布通知,陸續(xù)公布2023年中小學寒假放假時間。
最早1月7日放假,最晚3月1日開學!
距離現在已經是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了!
孩子如何在剩下的時間里,努力把學習趕上去,讓成績能得到提高?
各位家長不妨來看看這篇文章!
如果您是老師,也請把這篇文章轉給家長!
關于網課:
孩子需要自律
家長需要監(jiān)督
新冠當下,網課成為主流。
的確很多孩子在學校上課和在家上網課,狀態(tài)是完全不一樣。
在家上網課,學習態(tài)度懶散,不認真聽課,每天敷衍作業(yè)。
但越是特殊時期,就越容易拉開差距。
危機也是契機,網課就是大考。
拼的是孩子自律,家長的監(jiān)督。
正如一句話所說:“網課是一塊試金石,孩子是真努力還是假努力,一試便知;網課更是一面鏡子,照出了教育的原形?!?/p>
有多少家長怪網課,拉低了孩子的成績。
但是,網課不背這個鍋。
平時刻苦用功的孩子,不會因網課變得磨蹭懶散。
平時自律性差的孩子,卻只會因網課而變本加厲。
孩子身上的問題,往往都是父母教育的鏡像。
孩子身上的區(qū)別,也大多和父母的引導有關。
正如李玫瑾教授所說:“自律不是逼出來的,而是養(yǎng)出來的。”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因此更需要父母嚴格管教、時刻監(jiān)督。
關于復課:
今天的不努力
就是明天的一敗涂地
防疫政策逐漸放開后,各地中小學相繼復課。
許多孩子悶悶不樂,表示不希望回學校上課。
確實,居家上網課很自由。
可以趴著上課、躺著上課,想干嘛就干嘛。
沒有現實課堂紀律的約束,沒有老師的監(jiān)督。
但是,網課也是課,需要認真對待,需要付出努力。
業(yè)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毀于隨。
新冠是暫時的,學習卻是永恒的。
孩子未來能走多遠,全看他現在的狀態(tài)。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今天你敷衍學習,明天學習就敷衍你?!?/strong>
學習,從來都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
可這是一個“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時代。
學習是容不得半點敷衍的。
現在不主動吃學習的苦,將來就要被動吃生活的苦。
不要讓現在偷的懶,成為未來的絆腳石。
努力的人不一定最優(yōu)秀,但優(yōu)秀的人每一個都很努力。
關于期末:
孩子的成績單上
其實也有家長的成績
經常有家長對孩子說:“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我們幫不了你?!?/p>
等到孩子考差了,就生氣地說:“你考這么差,對得起我們嗎?”
平時不管不顧,考差就大發(fā)雷霆,這是父母的任性,也是孩子的悲哀。
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jiān)測中心的副主任胡平平說了這樣一番話:
“國際上和我們都做過學生分數的檢測。 影響它的因素第一個是學生家庭和本人,我們把它們統(tǒng)稱為個體差異,占60%到65%的份額,這是左右分數最大的因素。 第二個是區(qū)域生態(tài)和氛圍,以及區(qū)域給教育提供的支持,占20%到25%左右; 第三個才是學校,影響只占10%到15%?!?/blockquote>特別是“雙減政策”的背景下,家庭教育的占比越來越大。
父母不僅是孩子的監(jiān)護人,更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
有位從教二十多年的老教師,曾在朋友圈分享了一段話:
當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 三分之一的家長積極行動,步步緊跟; 三分之一的家長虎頭蛇尾,勉強應付; 三分之一的家長根本不管,與我無關。 這就是及格、良好、優(yōu)秀拉開檔次的主要原因。同一個班級中,孩子之間的競爭。
歸根到底,是家長們綜合素質和付出心力的競爭。
關于孩子教育:
最不該偷懶的是父母
最不該放養(yǎng)的是孩子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說:
“教育孩子,最怕該管的時候不想管,不想管的時候什么都管?!?/p>
有多少家長總是說:“我要工作要賺錢,哪有時間管孩子?!?/p>
又有多少家長認為,孩子到了上學的年齡,教育責任就在學校和老師身上。
確實,做父母的都不容易,為生計奔波,對孩子的教育是力不從心。
可是,家長要知道:孩子的教育,才是你最重要的事業(yè)。
做父母是有“有效期”的。
教育的黃金時期,也就那么十年。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教育的機會也只有一次。
作為父母,在教育路上,最不該放養(yǎng)的是孩子。
你在孩子身上偷的懶,將來都會變成最深的遺憾。
讓你悔恨不已,卻無力挽回。
反之,你舍得花時間陪伴孩子、教育孩子。
在培養(yǎng)孩子中所付出的每一份心血,未來都有可能得到加倍補償。
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父母。
孩子優(yōu)秀與否,80%的決定權在父母。
關于家庭教育:
父母以身作則的力量
是對孩子最好的鼓勵
教育孩子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是什么?
那就是:用成年人才懂得的道理去說服孩子。
成年人懂得的道理,孩子不會明白。
網上流行這樣一句話:
“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練,一流的父母做榜樣?!?/strong>
與其說教,不如以身作則。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做孩子的榜樣。
不想孩子沉迷游戲,自己先放下手機;
不想孩子熬夜睡懶覺,自己就先作息規(guī)律;
不想孩子整天都不學習,自己在家就先看書……
父母改變了,孩子自然會改變。
父母成長了,孩子自然會成長。
做父母的自帶光芒,決定了孩子的高度和溫度。
把自己活成一束光,才能盡己所能去照亮孩子。
希望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父母就先成為怎樣的人。
正如德國教育家福祿貝爾所說:“教育之道無他,唯愛與榜樣而已?!?/strong>
關于家校配合:
家長和老師肩并肩,
會給孩子10倍的力量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曾說:
“家庭教育不到位,學校教育做得再好也無濟于事。”
教育的效果,取決于學校家庭的一致性。
最完備的教育,是學校與家庭的結合。
教育孩子,是任重道遠的事業(yè)。
離不開家長和老師任何一方。
家長和老師,應該站在統(tǒng)一戰(zhàn)線上。
對陣的是孩子,幫扶的是孩子。
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
正如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老師所說:
“我特別地拜托我們的家長,和我們的學校不是甲乙方的關系,也不是敵我矛盾,而是共同去完成教育孩子的任務?!?/strong>
有遠見的家長,都懂得和老師攜手同行。
放下心中偏見,就事論事和老師溝通交流。
彼此充分尊重與信任,互相配合教育孩子。
一個孩子最大的幸運,莫過于既擁有盡職盡責、眼中有光的老師,又擁有永不缺位、以身作則的家長。
關于寒假計劃:
給孩子補三樣東西
下學期突飛猛進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
“假期是超越和追趕的最佳時期,也是人自制力最差、最容易疏忽的時期?!?/p>
很多人贏在了假期,也有很多人輸在了假期。
如何讓孩子利用寒假趕超?
提前規(guī)劃,讓孩子假期充實更自律。
給孩子補這三樣東西,為來年的學習開一個好頭。
第一、補閱讀
作家尹建莉說:“閱讀是一根魔杖,被它點中的孩子學習能力強?!?/p>
利用這個假期,鼓勵和引導孩子多閱讀,會閱讀。
第二、補自律
有一句話說得好:“沒有自律,所謂天賦,不堪一擊?!?/p>
提醒孩子主動學習,嚴格監(jiān)督孩子認真學習,千萬別放縱孩子。
第三、補習慣
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p>
假期最應該補的是“習慣”,教會孩子自主學習,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清華博士朱宏宇說:
“積土成山,厚積薄發(fā)。
戰(zhàn)勝自己,戰(zhàn)勝他人,不要害怕失敗。
持之以恒,努力在當下,成功在未來?!?/p>
所有的逆襲,都是有備而來的。
沒有一蹴而就的天才,只有汗水澆灌的成功。
請家長告訴孩子: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越自律,才越幸運!
請所有家長做到:當好孩子教育的“第一責任人”,為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