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12-15 22:05:48作者:智慧百科
來源: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徐語楊
三體運動有沒有解?這是科幻小說《三體》一開始就引入思考的問題。隨著劇情推進,它展示了一個距離地球4光年外的有高等智慧生命存在的星系,一顆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次毀滅與重生、在三顆無規(guī)律運動“太陽”的包圍下,艱難存在的星球,它被稱為“三體星”。
現(xiàn)實世界的“三體”真實存在,并很早就為人類所熟悉,那就是距離我們最近的恒星系統(tǒng)——半人馬座阿爾法星,這不僅是劉慈欣《三體》的原型,也是卡梅隆《阿凡達》中巨大的氣態(tài)行星“波呂斐摩斯”及其炎熱的衛(wèi)星“潘多拉”的靈感來源。此外,在《流浪地球》中,地球“流浪”的目的地,也是半人馬座。
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示意圖
在不少文學、影視和其他文藝形式的幻想中,半人馬座阿爾法星都是“寵兒”一般的存在,它有著怎樣的魅力和光環(huán),讓這么多頂級的作者傾慕于它?
三顆“太陽”圍繞的世界
距離我們最近的恒星系統(tǒng)
半人馬座阿爾法星是一個三星系統(tǒng),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恒星系統(tǒng)??茖W家們將這三顆星分別命名為半人馬座阿爾法星A、半人馬座阿爾法星B以及比鄰星。比鄰星,顧名思義,就是離我們最近的一顆恒星,距離太陽系4.22光年。
而在這個三星系統(tǒng)里的另外兩顆恒星,距離我們則相對較遠。在《阿凡達》中,故事發(fā)生的波呂斐摩斯星就是圍繞半人馬座阿爾法星A運轉(zhuǎn),是一顆巨型氣體行星,類似于太陽系的木星。而“潘多拉”則是圍繞波呂斐摩斯的衛(wèi)星。
但是早在2008年,國外科學家就通過觀測,排除了半人馬座阿爾法星附近有類似木星或土星大小的行星存在的可能性。同時,也與《三體》中描述的無規(guī)律三星運行不同,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的三顆恒星,是一個能夠預測軌跡的相對簡單的系統(tǒng)。
半人馬座阿爾法星有可能存在生命
為何幻想題材總是把目光聚焦于此,這可能和我們對自己這個“鄰居”的密切研究有關(guān)。因為離得近,獲得的科學信息就顯得更加可靠。早期的天文研究就發(fā)現(xiàn),半人馬座阿爾法星極有可能孕育生命。
因此,帶著對地外文明的渴求,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將目光投于此。在2016年,科學家們在比鄰星的周圍發(fā)現(xiàn)了一顆類地行星——比鄰星b,它處于恒星系統(tǒng)的宜居帶,大小與地球相似,上面極有可能擁有液態(tài)水,一些樂觀的科學家們甚至還懷疑上面擁有生命存在。
比鄰星b的發(fā)現(xiàn)可以說是一個振奮人心的突破性發(fā)現(xiàn),因為它距離我們相對很近。這意味著在可預見的未來,我們是有能力發(fā)射探測器前往這顆星球的,我們可以實地勘測這顆星球表面是否有液態(tài)水甚至生命的存在。而比鄰星自身也是一顆相對穩(wěn)定的“太陽”,作為一顆紅矮星,它正處于“太陽”的青年時期,在沒有意外的情況下其壽命要大于太陽。
《阿凡達2》即將上映
霍金生前曾提出“突破攝星”計劃
有望飛行20年抵達半人馬阿爾法星
對于比鄰星的探索,人類早已不停留在理論。尤其當它離我們相對其他星系更近,要“湊過去”看一看的好奇心,驅(qū)使著我們的科學不斷前進。
2016年4月,已故科學家宣布啟動一項名為“突破攝星”的星際計劃,他同時也在微博上和網(wǎng)友進行了交流,而這項計劃,正是通過發(fā)射宇宙探測器,沖破太陽系,將人類的視野帶往離我們最近的半人馬座阿爾法星。
這個計劃一經(jīng)公布,全球民眾都感到振奮。但就目前最新的消息來說,“突破攝星”依然還停留在理論研究階段,在工程實現(xiàn)上,還存在很多風險因素。
簡單來說,“突破攝星”計劃,是利用“納米飛行器”,在短短幾分鐘內(nèi)加速到光速的五分之一,也即每秒飛行6萬公里,這樣,只需要二三十年的時間,人類飛行器就能到達比鄰星。但是需要知道的是,在此以前,人類歷史上最快的飛行器,每秒大約能飛行20公里。
但是,如果讓“納米飛行器”升空、如何讓它以光速的五分之一持續(xù)飛行、又如何保證在漫長的20年星際旅途中規(guī)避太空風險,這些在理論上已經(jīng)得到實現(xiàn),但是在現(xiàn)實工程領(lǐng)域,還有漫長的道路要走。
目前,有消息稱,科學家計劃在2060年實現(xiàn)這一計劃,真正沖破太陽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