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送醫(yī)急救時家長必須了解的信息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8-24 16:27:12作者:佚名
1、冬季怎樣進補之多吃新鮮果蔬
冬天有很多的新鮮水果,如梨、葡萄、石榴等。從營養(yǎng)學的角度,果蔬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以及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植物化學物質(zhì),這些營養(yǎng)成分有益于延緩衰老,預(yù)防癌癥,維護身體健康。
2、冬季怎樣進補之適量進食肉和蛋類食物
很多人在冬季講究進補,但是吃太多的肉會給消化和代謝器官增加負擔。適量進食肉、蛋類食物,少吃肥肉,選擇一些易于消化吸收且脂肪含量較少的禽肉是明智的選擇。
3、冬季怎樣進補之谷薯類為主并適當搭配粗糧
谷薯類食物為主,注意粗細糧搭配能獲得更全面的營養(yǎng)。山藥、紅薯、芋頭等屬于薯類食物,比大米、白面含有更豐富的膳食纖維和微量營養(yǎng)素,用其替代部分主食是個不錯的選擇。中醫(yī)認為,山藥,味甘性平,歸脾、肺、腎經(jīng),具有補脾養(yǎng)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的作用,適合在冬季食用。
4、冬季怎樣進補之補氣先重脾胃
氣虛之證,有脾胃氣虛與心肺氣虛等類型。補氣的藥物有健脾胃的,有養(yǎng)心肺的,應(yīng)隨宜選擇。中醫(yī)學認為:“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币簿褪钦f補藥效用的產(chǎn)生,首先要依靠脾胃的消化吸收,施布于全身。因此,補氣先重脾胃,有它的重要意義。應(yīng)用補血、養(yǎng)陰、助陽各類藥物時,也要考慮這一點。
5、冬季怎樣進補之養(yǎng)陰宜用清補
陰虛證的表現(xiàn),多見熱象,如舌紅、口干、口渴等。養(yǎng)陰的藥物,大多屬于涼性,既可滋養(yǎng)陰津,又有清熱的作用。所以說,養(yǎng)陰宜用清補。如果誤用溫熱性的補藥,不但會助長熱象,而且會進一步加重陰虛。
6、冬季怎樣進補之助陽宜用溫補
陽虛證的表現(xiàn),多見寒象,如舌淡、苔白、怕冷等。助陽的藥物,大多屬于溫性,既可以振奮陽氣,又有祛除寒象的作用。所以說,助陽宜用溫補。如果誤用寒涼性的補藥,會使陽氣更虛,寒象愈加顯著。
1、天冷了,要像以前一樣堅持多運動。
冬季要注意“冬藏”,不可再像春夏鍛煉一樣大汗淋漓了,要“收斂”些。
冬天人的免疫力和體質(zhì)會下降,從而進入一個相對低谷階段,經(jīng)常鍛煉確實能提高抵抗力,但在冬天還像春夏一樣大運動量,并非明智選擇。有些老人起個大早在瑟瑟寒風中活動,如果運動過量、流汗過多,冷風一吹,就會埋下受涼、感冒的隱患。
冬季運動要注意防寒保暖,還要把握好度。
2、很多人以為冬至后就可以“大補”,只要進補,就能緩解疲勞狀態(tài)。
進補還需因人而異,進補前如果不了解自身狀況,可能錯誤進補、白白進補,甚至亂補不適,尤其對“三高”人群而言,進補可能變“禍補”。
“冬天進補,春天打虎”,冬至過后更是大補的佳時機,但要注意不能過度。醫(yī)生提醒,如有感冒、咳嗽、腹瀉等,應(yīng)暫停進補。
1、慢性病人
原來患有慢性疾病,冬令季節(jié),可以結(jié)合病癥,一邊施補,一邊治病,這樣對疾病的治療和康復,作用更大。
2、亞健康者
現(xiàn)代社會中青年工作生活壓力和勞動強度很大,同時眾多的應(yīng)酬、無度的煙酒嗜好、長期不足的睡眠及休息,均可造成人體的各項正常生理機能大幅度變化,抗病能力下降,從而使機體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這就非常需要適時進行全面整體的調(diào)理。
3、老年人
老年人,由于生理特性,人體的各種機能,都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趨向衰退,而冬令進補,則能增強體質(zhì),延緩衰老。
4、女性
對于女性來說,脾胃主全身元氣,脾胃虛弱,元氣不足,就容易造成女性的衰老。若脾胃能吸收飲食中的營養(yǎng),充分滋養(yǎng)全身臟器及皮膚腠理,當脾胃正常運轉(zhuǎn)時,全身的營養(yǎng)不斷得到補充,人的抗衰老能力、生命力隨之增強,臉部就會紅潤,皮膚就會充滿光澤和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