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亚洲欧美日产综合在线网性色,思思久久精品6一本打道,综合视频中文字幕

    <sub id="dxmnt"><ol id="dxmnt"></ol></sub>

      1. iPhone 14“減配不加價”,蘋果太精明了

        更新時間:2022-09-09 08:44:44作者:佚名

        iPhone 14“減配不加價”,蘋果太精明了


        出品 | 虎嗅科技組

        作者 | 丸都山

        頭圖 | 視覺中國

        盡管此前眾多消息表明新一代iPhone會上調價格,但在今天凌晨的發(fā)布會上,最終公布的價格還是令不少人感到寬慰。

        除新機型iPhone 14 Plus外,其余三款機型的起售價與前代機型完全保持一致。

        不過,在產業(yè)鏈物料成本顯著提高的當下,保持定價似乎需要用戶付出一定的代價,比如iPhone 14/14 Plus直接沿用上代的A15芯片。

        不得不說,這個行為的確“很蘋果”。就像此前取消充電插頭一樣,直到今天也沒有安卓廠商敢邁出這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一步,別說是沿用上代SoC,放在幾年前安卓廠商就是沒有使用X軸震動馬達都足以招來一陣口誅筆伐。

        當然,蘋果對于安卓陣營的競爭力并不會因此減弱。一方面,A15 Bionic芯片無論是性能,還是能耗表現(xiàn),仍是安卓旗艦SoC難以望其項背的。另一方面,蘋果重新對產品組合定價策略做出了調整,讓不同版本及內存容量的機型剛好卡在消費者的需求預期上,可謂刀法精湛。

        在本次iPhone系列新品中,唯一廣受詬病的就是基礎版iPhone 14,作為前兩代產品的中堅力量,這一型號在蘋果的新品機型銷量中長期保持著50%以上的份額。而在新一代基礎版iPhone 14上,需要拿放大鏡去尋找的升級仿佛在告訴用戶:“別買了,不值得。”

        就在本月初,行業(yè)分析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發(fā)布的最新報告顯示,2022年第二季度,蘋果在美國的智能手機市場份額占比首次超過50%,超越Android手機成為第一。


        圖片來源:Counterpoint Research

        這是個重要的歷史節(jié)點,作為全球智能手機普及率最高的地區(qū),過去十余年安卓憑借開放、免費的特性在美國手機市場穩(wěn)壓iOS一頭。但就在當下,蘋果卻在當家產品上選擇“擺爛”,這似乎有些不合常理。

        唯一的解釋是,“基礎版iPhone”已經結束了蘋果公司賦予它的角色。

        iPhone需要價格錨點

        新一代iPhone最大的變化就是原本那個“叫好不叫座”的mini機型被移除,在iPhone 6/6S時代廣受好評的Plus機型正式回歸。

        關于iPhone mini,有人認為它是iPhone歷史上最失敗的機型,因為就出貨量而言,iPhone 12 mini在發(fā)布后的出貨占比為6%,而到了iPhone 13 mini機型發(fā)布時,這一數(shù)字更是下降到3%。

        需要說明的一點是,mini機型的物料成本并不會比“基礎款”便宜。

        一方面,蘋果需要單獨為mini機型打造全新模具,以及不同尺寸的器件來適應狹小的機身。另一方面,個別元器件其實是“越小越貴”,比如MIM(金屬粉末注射成形)組件。

        這就延申出一個問題:對于定價便宜且物料成本沒有下降的mini機型,為什么蘋果會在iPhone 12 mini銷量失利后,堅持在13系列上延續(xù)該機型的迭代?

        其原因在于,兩代mini機型存在的意義不僅僅是為了滿足“小屏愛好者”的需求,更多的是起到價格錨點的作用。

        以iPhone 12系列為例,這一代機型較前代產品最大的進步是支持5G通信,相應的起售價也從前代iPhone 11的699美元提高到799美元。

        可問題是,這已經是2020年的10月份,安卓陣營內5G旗艦機型都更新兩批了,僅僅因為添加5G通信難以說服消費者為徒增的100美元來買單。

        在這個時候,mini機型“價格錨點”的屬性便尤為關鍵。因為這個“小屏旗艦”的缺點對于部分用戶來說是無法忍受的。

        蘋果希望向用戶傳遞的信息是:相較于售價699美元的iPhone 12 mini機型,iPhone 12支持雙卡雙待,擁有更大的屏幕和更持久的續(xù)航時間,這么一看多出的100美元是不是就很劃算了?

        而在這一代iPhone 14機型上,蘋果最關心的問題是如何穩(wěn)定產品定價。


        與前兩年的智能手機行業(yè)相比,當下的行業(yè)競爭格局十分殘酷:5G換機潮的紅利期早已消磨殆盡、行業(yè)內已經明顯出現(xiàn)創(chuàng)新瓶頸、消費電子市場需求愈發(fā)疲軟。

        在這樣的背景下,蘋果不能像過去一樣,僅憑一項技術的加持、或是一個概念的發(fā)布就進行全系的調價。但與此同時,全球性的通脹使產業(yè)鏈的物料成本全面提高,如果想要保證利潤,就只能在相對入門的iPhone 14/14 Plus上動刀,讓這兩款機型在起售價不變的情況下,通過沿用庫存SoC來降低硬件成本。

        當然,正如前文所說,如果mini機型在本代產品上得以保留,其硬件成本時下甚至可能會高于基礎版機型,再加上前兩代mini機型那個令蘋果難堪的銷量,mini機型沒有任何理由得以保留。

        iPhone需要新的價格錨點,這個任務也自然落到了基礎版iPhone 14的肩上。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這一代iPhone 14幾乎是沒有任何升級,除了進光量更大的前置攝像頭、更大尺寸的CMOS,還有衛(wèi)星通信外,發(fā)布會上提到的功能升級幾乎都可以通過OTA來實現(xiàn)。

        這代基礎版iPhone 14可謂是蘋果歷史上最乏善可陳的機型,可這就是蘋果所希望看到的。

        如果蘋果告訴用戶“我們新機用了上代芯片,但價格沒有提高”,這是用戶萬萬無法接受的,但如果蘋果說“只需多加100美元,就可以升級為大屏iPhone”,恐怕就能夠被部分用戶所理解。

        iPhone優(yōu)勢依舊?

        雖然蘋果在iPhone 14/14Plus機型上使用了“庫存SoC”,但這并不意味著iPhone的競爭力會就此削弱。

        就目前來看,5GPU版本的A15 Bionic在性能上仍大幅領先于高通的同代產品。在3D Mark的Wild Life測試中,使用該芯片的iPhone 13 Pro要比驍龍8+高出15%左右。而在CPU測試中,尤其是單核性能表現(xiàn)上,前者更是對后者形成碾壓優(yōu)勢,這種情況可能在驍龍8 Gen2發(fā)布后也無法實現(xiàn)反超。

        更何況,這一代全新加入iPhone 14 Plus完全具備成為現(xiàn)象級產品的潛質。

        在2014年,IDC曾統(tǒng)計過iPhone 6/6 Plus的銷量數(shù)據(jù),在這款機型發(fā)布的前六個星期,iPhone 6 Plus出貨占比高達60%,這堅定了蘋果此后向大屏化靠攏的決心。

        但在iPhone 11機型后,大尺寸的iPhone 11 Pro Max與基礎版的差價過大,這讓大尺寸的iPhone出貨占比開始降低,這個問題一直延續(xù)到今天。當然,Pro Max機型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大屏版iPhone”,因為在許多功能尤其是影像方面,歷代Pro Max都明顯與同代產品有顯著提高。

        不過,對于很多消費者而言,他們沒有“電影級攝像”這類需求,他們所需要的僅僅是比6.1英寸更大的屏幕尺寸,以適應系統(tǒng)中堆疊的手勢操作。那么在這個背景下,iPhone 14 Plus便完全能夠以較低的價格去滿足他們的需求。

        此外,在這一代iPhone上,蘋果對于iPhone 14 Pro/14 Pro Max兩款機型的重視程度也明顯有所提高。

        在軟件方面,盡管蘋果還是使用了被部分強迫癥用戶反復鞭尸的“藥丸屏”,但“靈動島”的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安卓手機上的缺點,卻被蘋果通過拿手的UI設計變?yōu)閮?yōu)點。只不過,現(xiàn)在壓力來到了應用開發(fā)者這邊,如何為這個“靈動島”設計出適配應用的小組件,這是他們需要面對的難題。


        “靈動島”的設計堪稱驚艷

        在硬件方面,蘋果并沒有在發(fā)布會上透露A16 Bionic的性能較前代產品有多大幅度的進步,但可以確定的一點是,這一代SoC的成本一定遠高于A15 Bionic。

        早在去年第三季度,臺積電就曾表示旗下芯片代工服務價格將上漲10%-15%。在今年2月,據(jù)《經濟時報》報道,為了確保新iPhone等設備的產能重組,蘋果已經接受了漲價并包下臺積電12-15萬片4nm產能,而這一批芯片的平均價格較此前還要上漲8%-10%。

        實際上,iPhone Pro/Pro Max兩款機型的利潤率并沒有比基礎版iPhone高太多。

        此前,Tom’s Guide曾對iPhone 13系列機型做拆解,報告顯示256GB容量的iPhone 13 Pro Max,售價1199美元,物料成本438美元,成本占比36.5%; iPhone 13 512GB售價1099美元,物料成本約407美元,成本占比37.1%,兩者相差無幾。

        而在芯片價格大幅上漲的前提下,蘋果能夠保證其起售價與前代產品相同,這一點實屬難得。可見在面對智能手機行業(yè)當下的紅海競爭時,蘋果更希望讓iPhone 14 Pro/Pro Max兩款高端機型去撐起市場,盡管其硬件成本已經顯著提高。

        當然,在2022年第三財季凈利潤同比縮減的情況下,蘋果也不會允許利潤率進一步降低,因此蘋果再一次展現(xiàn)了其精湛的刀法:提升不同內存版本之間的差價,畢竟雖然起售價不變,但128GB的內存已經越來越不夠用了。

        在本次發(fā)布會結束后,彭博社記者Mark Gurman發(fā)文表示,“iPhone總體保留了之前的外觀,同時增加了相機功能,增設衛(wèi)星短信功能,以及靈動島的設計。蘋果押注這些新功能,加之沒有大幅漲價,足以抵御來自三星電子公司和其他智能手機對手的競爭。”

        盡管Mark Gurman這位“果吹”在立場上可能不夠客觀,但在此前的財報電話會議上,庫克曾表示,2022年第三財季iPhone 的活躍設備數(shù)在所有地區(qū)都創(chuàng)下了歷史新高。同時他還強調,轉換到 iPhone 的用戶數(shù)量也創(chuàng)紀錄。

        就目前來看,在699美元以上的價格段中,蘋果依然難覓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