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10-06 09:08:32作者:智慧百科
【視頻/觀察者網(wǎng) 董佳寧】
【內(nèi)容提要】
各位好啊,我是董佳寧。你有沒有注意到,周圍的自助餐廳,好像越來越少了,不知道大家上回吃自助餐還是什么時候?最近我看到一個消息,說自助餐越來越不好做了,從2018年開始,就開始關店,疫情以來,每年減少30%。那些年天天想著吃垮自助餐廳,不會成真的了吧?
自助餐這種形式,消費者的心態(tài)會發(fā)生非常明顯的異化。不是沖著吃飯去的,也不是沖著享受服務去的,而是去比賽的。一場面對面的比賽,規(guī)則都擺明了,餐廳就是戰(zhàn)場:一個沒有硝煙,洋溢著快樂、滿足、痛苦、遺憾的戰(zhàn)場。
很多消費者是帶著強烈的敵意去的,吃之前頭幾天,就莫名地開始給自己拱火,覺得自己受到了輕視、怠慢,甚至是羞辱。就像酒桌到最后,總會冒出來的那句話:你是不是看不起我?在自助餐廳,中國人切身感受到了什么是“零和博弈”,一切行為都圍繞一個目的展開,就是“吃死你”。餐廳收了錢,也沒辦法,只能說“吃死你”。
就像必勝客的推出的自助沙拉,25塊一位,不限量但每個人只能盛一盤子。這個規(guī)則無意間推動了我國力學,還有建筑學的發(fā)展。很多人就專門研究,怎么用一個盤子把整個餐廳端走。白菜、蘿卜、玉米粒,就是一個往上堆啊。
資料圖
各種復雜的微積分公式在這里推導,各種強度理論、壓桿穩(wěn)定在這里被驗證。必勝客后來發(fā)現(xiàn)不對,為了避免自己成為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分所,不斷漲價,后來干脆叫停了。從此,中國的力學和建筑學缺少最重要的一塊地基,只能按照原來的速度緩慢發(fā)展。
可是中國的民間物理研究并沒有停滯,反而越來越蓬勃。如果往瓶子里先倒水,等水滿了就裝不下沙子;但如果先裝滿沙子,縫隙還能裝下很多水。中國人把這個簡單的現(xiàn)象活學活用,論證出了要少喝水,多吃肉這樣一個經(jīng)典理論,推廣到各式自助餐廳。
帶著理論來實踐,這勁頭是不一樣的。最著名的實踐場所就是金錢豹,來自我國臺灣的企業(yè),號稱自助行業(yè)的天花板。2003年進入上海,一家店有七八千平方米,相當于七個游泳池那么大,裝修也是豪華至極。吃一頓要花200元多塊,相當于當時上海月收入的1/8。泳池里塞滿了400多種食物,龍蝦、鮑魚、哈根達斯。群眾們交了錢,一猛子就扎了飯池子里,開始縱情徜徉。
到了2010年,金錢豹在大陸開了20多家店,年顧客接近500萬人次,營收高達9億元人民幣。創(chuàng)始人袁昶平覺得陽光會一直這樣明媚,花兒會一直這樣鮮艷,提出要把年營收提高到30億。很多行業(yè)的崛起,總會覺得這是自己的天賦和奮斗的結果,其實他們只是碰到了時代脈搏,和時代共振了那么一下。
從2011年開始,金錢豹一年不如一年,也轉賣了好幾次。2017年,在北京最后的一家門店倒閉。現(xiàn)在已經(jīng)基本退出了物理研究行業(yè),銷聲匿跡。袁昶平可能想不通,自助餐在美國大行其道了那么多年,為什么在大陸消失得這么快?
資料圖
自助餐的起源,據(jù)說是在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現(xiàn)在是瑞典、挪威、丹麥,都是高收入、高福利國家。但是以前這里過得可苦了,實現(xiàn)工業(yè)化以前,多少個世紀以來,都是天寒地凍,物資匱乏,有了上頓沒下頓。所以要靠搶劫,自己才能生存下去。他們離英格蘭近,靠英吃英,多少個世紀都是這么搶過來的。后來擴展到西歐地區(qū)。
都當海盜了,自然沒那么多講究。每次干完活,他們就把食物擺成一排,啤酒免費、飲料暢飲,各種胡吃海喝。這也是有上頓沒下頓的必然結果,逮著一頓飯,肯定得照著一禮拜那么塞。
在那些歐洲封建貴族看來,這種吃法相當野蠻。一開始內(nèi)心是拒絕的,后來挨了幾頓揍,就慢慢也接受了。這就算是自助餐的雛形吧。后來是美國人,把它發(fā)揚光大。1939年世界博覽會,在紐約。瑞典人帶著自助餐來了,在世博會展區(qū)里面搭臺子,用自助的方式推廣美食。美國人剛經(jīng)歷大蕭條,哪兒扛得住這個啊,頓頓飽做不到,一頓飽還是行的。于是就這么記了下來。
1940年代中期,拉斯維加斯的一個賭場里,一名工作人員夜里給自己加餐,就是做了一個三明治而已。來賭博的客人看到了,提出也想吃。于是這名工作人員,叫赫伯·麥克唐納(Herb McDonald),覺得這個有利可圖,就在賭場推出24小時自助(Buckaroo Buffet)。只要花一美元,就可以無限吃到各種冷熱主菜。
這可是賭場的一大創(chuàng)舉,他們不在乎虧本,就是為了讓賭客盡可能長地呆在賭場里。顧客吃得舒服,吃得美,把能量補充得好好的,回到賭桌重新再戰(zhàn),這才是首要目標。什么錢不錢的,還不都是圖一樂么?
資料圖
后來自助餐流行起來,老板們發(fā)現(xiàn)自己沒有虧錢,反而賺錢了。雖然是無限量供應,但是大多數(shù)人吃的東西并沒有變多。再有呢,把一些便宜又占地方的菜品,給做得特別美味,就像炸雞、炸魚,利潤還能更高。像現(xiàn)在有些自助,經(jīng)常會把雞腿、鴨腿冠上招牌,誘導大家排隊搶,也是同樣的道理。
發(fā)現(xiàn)這個全新的商業(yè)模式后,老板們高興壞了,到處“掛自助賣雞腿”。1980年,自助餐遍布全美50個州,最發(fā)達的就是拉斯維加斯,至今還是美國自助餐最密集的區(qū)域。
好景不長,繁榮幾十年后,美國人消費偏好開始改變,健康的概念流行起來。后現(xiàn)代消費觀成形,以量取勝的理念遭到痛擊。2019年,美國自助餐銷售額約為50億美元,只占餐廳業(yè)務總額的1%。
自助餐的繁榮一般都處在這樣一個階段:就是大家開始能吃飽,可是離吃肉自由還有一點距離,這時候勢不可擋。吃的人拼命塞,商家拼命完善規(guī)則,壓低成本。要靠量壓低進貨價,這相當于帶量采購了,跟醫(yī)保似的。有的海鮮自助員工就爆料,進貨價約等于你去市場上買最便宜的海鮮,還要再低30%。
多往返幾個回合,消費者發(fā)現(xiàn)吃不回本,那就會不花錢,立省100%。以前是進了自助餐廳,吃多吃少就由不得你了,進退維谷,要么虧錢,要么傷身,二選一難題。大家就開始尋思,我干嘛來受這份兒罪啊。
現(xiàn)在人們從蛋白質(zhì)稀缺的必經(jīng)之路走過來了,而且科普這么多,知道攝入過高熱量帶來的危害,大家也會摟著點兒。以前的狂胡暴卷已經(jīng)被認定是吃相難看,還會浪費食物——不光是拿到桌上不吃的,猛塞到肚子里的,也是一種浪費。
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圖自中國營養(yǎng)學會官網(wǎng)。
所以商家就得升點級,解決消費者遇到的困境,同時還得把利潤明確地留出來?,F(xiàn)在的自助,走向高端化,對食材、服務、環(huán)境和場景,提了更高要求。有一種面包自助,幾十塊錢,幾十種面包和各種口味的果醬,還可以拍照打卡。很多日料自助,套餐也是分檔次的,而且不少菜品只能點一份。餐費和食材的檔次比較匹配,這個時候我作為消費者,攻擊性也少了很多了,勝負心也沒那么強了,內(nèi)心逐漸平和。吃完想,這店還可以,先留著。
這行業(yè)忽生忽滅,這些年我們也見習慣了。我最忘不了的是曾經(jīng)跟兄弟們的那種戰(zhàn)斗情誼,那種在餐廳里同仇敵愾,互相鼓勵,不讓一個人掉隊,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吃完了還要復盤一下,哪兒用力過猛了,哪兒還要加強,今天不巧有一個對手沒來。
然后相互攙扶地走出戰(zhàn)場,說一些勉勵的話,相約下次再來。現(xiàn)在我們都已經(jīng)吃不動了,飯桌上也只能說一些有的沒的的片湯話,曾經(jīng)的戰(zhàn)斗似乎根本就沒有發(fā)生過。只有某些路過自助餐廳的夜晚,聞到那個香氣,腦海里會閃過一絲片段,閃過那些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的日子。我抬起頭想,至少還有星空可以作證。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nèi)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