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積分入學什么時候開始申請
2023-01-31
更新時間:2022-10-09 00:07:01作者:智慧百科
中國基金報記者 文夕
“今年在歐洲四個市場推出汽車時,將只提供租賃服務,”造車新勢力蔚來創(chuàng)始人兼首席執(zhí)行官李斌在NIO Berlin 2022活動上表示。
繼比亞迪與歐洲最大租車商“牽手”后,蔚來也將目光瞄準歐洲的租車市場。10月8日凌晨,蔚來宣布其三款最新車型ET7、EL7和ET5將通過訂閱模式在德國、荷蘭、丹麥、瑞典四國開放預訂,但只提供租賃服務,不直接銷售。
今年以來,中國車企加速“出?!薄T跇I(yè)內看來,由租賃市場切入是頗為“討巧”的方式,尤其在歐洲市場潛在客戶和懷疑論者比例相對較大情況下,該方式便于海外用戶體驗,從而加速提升滲透率。
新能源車企“盯上”租車
李斌在發(fā)布會上宣布,蔚來旗下三款最新車型ET7、EL7和ET5將通過訂閱模式在德國、荷蘭、丹麥、瑞典四國開放預訂。據(jù)悉,四國市場的用戶將通過蔚來創(chuàng)新的訂閱模式獲取車輛服務。李斌表示,訂閱模式可為用戶提供足夠的靈活性和個性化。
實際上這種訂閱也可以理解為租賃模式。按照蔚來方面透露,根據(jù)訂閱時長的不同,用戶可以每月1199歐元到1295歐元的價格租賃配有75千兆瓦時電池組的電動汽車,訂閱時長最短時間為一個月。同時,蔚來將在這四個國家市場建立由產品和服務等構成的完整運營體系,打造以車為起點的用戶社區(qū)。
事實上,對于這種租賃模式,蔚來并非是第一個“嘗鮮”的車企。早在2021年8月,愛馳汽車便與德國汽車訂閱服務公司finn.auto簽署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約定在十個月內,愛馳汽車向finn.auto交付至少500輛愛馳U5,用于在德國開展固定月費租車業(yè)務。愛馳也由此成為第一個登陸歐洲固定月費租車市場的中國新創(chuàng)品牌。
將目光聚焦至歐洲租賃市場的還有國內大熱的比亞迪。就在兩天前,比亞迪宣布與全球汽車租賃公司SIXT簽署合作協(xié)議,為歐洲市場提供新能源汽車租賃服務,共同推動汽車租賃市場電動化轉型。
根據(jù)雙方協(xié)議,SIXT將在未來6年內向比亞迪采購至少10萬臺新能源車,包括目前在歐洲最新推出的元PLUS。車輛將于今年第四季度開始交付,第一階段合作市場包括德國、英國、法國、荷蘭。資料顯示,SIXT在全球 100 多個國家設有分支機構,擁有逾2100處營業(yè)網(wǎng)點,主要面向商務、公司及私人用戶提供一系列高端租車服務。
切入租賃市場“一箭雙雕”
“歐美的汽車租賃業(yè)有著千億美元的市場規(guī)模,許多國家都有自己發(fā)展成熟的汽車租賃產業(yè)。汽車租賃公司每年更新的運營汽車數(shù)量,在汽車銷售總量中占著很大比重,”一位國內頭部車企人士告訴記者。他認為,近期歐美汽車租賃業(yè)的綠色轉型給國內新能源車企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
不過,該人士認為對于國內新能源汽車出海,從租賃市場切入還有更重要一層因素?!白灾髌放菩履茉雌囋跉W洲的認知度普遍較低,所以用戶體驗尤其重要,既然用戶期初不愿買單,可以先從租車開始,”該人士分析。在他看來,基于龐大的租賃市場,用戶更容易深度體驗中國新能源汽車,從而為未來滲透率提升打下基礎。
普華永道近期對3571名歐洲C端消費者用戶作出一項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根據(jù)對新能源車態(tài)度將個人用戶分為三類:電動汽車車主(約4%),電動汽車潛在客戶(約64%),電動汽車懷疑論者(約32%)。
與上述人士觀點類似,該報告也認為,新能源車受眾重要特征為關注用戶體驗,尤其在歐洲市場新能源潛在客戶和懷疑論者比例相對較大的情況下,中國車企更需要通過良好的用戶體驗加速新能源滲透。
事實上,此前約有30多個自主品牌曾經(jīng)嘗試進入歐洲,但因燃油產品的競爭力不足導致整體市場反饋低迷。在新能源時代,自主品牌實現(xiàn)彎道超車,在部分參數(shù)上相比國際品牌甚至更勝一籌(如續(xù)航里程和電池功率等)。
普華永道報告也認為,B端用戶對于新能源車的接受程度與采購執(zhí)行力高于C端,原因在于企業(yè)希望通過采購新能源車打造綠色形象?!按蟛糠种袊嚻笤诤M馇啦季稚蠜]有歷史包袱,因此可以嘗試諸多創(chuàng)新模式”。
業(yè)內普遍認為,目前“中國制造”的質量已初步受到歐洲消費者認可,但中國品牌在海外的認知度仍有待提高。
歐洲成新能源車“出海登陸點”
去年是中國車企出海的“元年”,出口銷量實現(xiàn)201.5萬臺,同比漲幅達101%,首次突破200萬輛大關。這一趨勢在今年仍在延續(xù),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前8月,中國汽車出口181.7萬臺,同比增長52.8%,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34萬臺,同比增長97.4%,成為汽車出口核心增長點。
近期,新能源車企相繼將目標瞄向汽車“腹地”歐洲。比亞迪9月28日召開新能源乘用車歐洲線上發(fā)布會,面向歐洲市場推出三款車型:漢、唐及元PLUS。據(jù)悉,這三款車型也將于10月在法國巴黎車展亮相上市,并開啟歐洲多國交付,包括挪威、丹麥、瑞典、荷蘭、比利時、德國等國家。
不只比亞迪,東風嵐圖、蔚來、小鵬等新能源車企也都瞄準了歐洲市場。9月27日,500輛嵐圖FREE從武漢出發(fā)發(fā)往挪威,并將在運抵后快速開啟用戶交付;蔚來此前也已登陸挪威,而小鵬則在2020年便進入挪威,P5目前分別在挪威、丹麥、荷蘭、瑞典四國接受預定;海外開發(fā)時間較長的上汽集團已經(jīng)進入歐洲10余國家。
對于新能源車企何以將“出海登陸點”放在歐洲,中信證券一份研報顯示,首先歐洲EV市場具有低關稅特點,德國、法國等國家電動車整車進口享受10%的低進口稅,挪威對電動車進口則實行免稅;其次,歐洲基礎設施較為完善,體現(xiàn)在充電基礎設施較完善,同時歐洲消費者對于環(huán)保理念認可度高,新能源汽車接受度相對更高。
中信證券對中國車企以挪威為起點進軍歐洲明確看好。該機構稱,對歐洲EV市場進行開發(fā),預計其2025年以及2030年將分別獲得歐洲EV市場約10%和15%份額。而2020年中國車企在歐洲EV市場的份額僅為5%。
同時,該機構預計,中國車企2025及2030年海外銷量有望達到300萬及550萬輛。中短期內燃車出海貢獻較大,但是長期來看,新能源車出海前景更加廣闊。“全球新能源車滲透率不斷提升,歐洲作為新能源車支持政策最積極、燃油車退出計劃最堅定的地區(qū),2030年新能源車滲透率有望到達50%以上?!?/p>
編輯:艦長
版權聲明
《中國基金報》對本平臺所刊載的原創(chuàng)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授權轉載合作聯(lián)系人:于先生(電話:0755-824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