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亚洲欧美日产综合在线网性色,思思久久精品6一本打道,综合视频中文字幕

    <sub id="dxmnt"><ol id="dxmnt"></ol></sub>

      1. 特斯拉華為問界齊降價,憑什么,為什么?

        更新時間:2023-01-13 22:05:26作者:智慧百科

        特斯拉華為問界齊降價,憑什么,為什么?


        出品|網易科技《智見焦點》

        作者|趙芙瑤

        編輯|丁廣勝

        要說什么是打破汽車4S銷售體系的“罪魁禍首”,那可能是當所有人都能直接了解到某一車型的價格變動。

        汽車,這一大宗消費品的價格浮動,一直在挑撥著消費者的神經,幾家歡喜幾家愁,面對降價,有的人用“早買早享受,晚買有折扣”安慰自己,有的大鬧銷售門店,還有的人則把降價車型納入考慮范圍:幸虧我買的晚,等到就是賺到。

        而面對漲價,大家要平和的多,起碼對于車主來說,拉升了二手車價值也讓自己篤定當初選擇是多么正確。

        一周前,特斯拉全系車型官宣降價,一石激起千層浪,老車主不滿的聲音此起彼伏。今天,華為AITO問界也宣布調整價格:問界M5 EV調整后售價為25.98萬元起,降價2.88萬元;問界M7調整后售價為28.98萬元起,降價3萬元。

        不同的是,問界說要針對調價前已提車的車主,給予相應的差價權益補貼,包含基礎保養(yǎng)、延長整車質保、贈送AITO積分等,以安撫老車主的不滿,特別是近期提車車主的情緒。

        那么,這是新能源市場價格戰(zhàn)開打的信號嗎?大家為什么選擇這個時候降價?價格變化背后,是什么在影響市場?

        年關在即,新能源車企打起“價格戰(zhàn)”?

        據乘聯(lián)會全國乘用車市場分析數據顯示,2022年1-12月新能源乘用車國內零售567.4萬輛,同比增長90%,但是與2021年超過150%同比增長的速度相比,還是有大幅回落。乘聯(lián)會專家團隊還預測道,2023年新能源滲透率將達36%,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還將進一步增長。

        然而諸多業(yè)內人士則表現(xiàn)出對2023年新能源市場的保守態(tài)度,畢竟國家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下稱“國補”)已于2022年12月31日到期,這無疑意味著2023年起購買純電動車將失去萬元補貼。

        而失去補貼的新能源車企將直面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除了要與純電車競爭,還要與燃油車同分一塊蛋糕,市場格局迎來新的變化。

        值得玩味的是,在“國補”到期之際,比亞迪、廣汽埃安都紛紛開始漲價。其中比亞迪決定自2023年1月1日起,對相關車型官方指導價進行正式調整,上調幅度為2000元-6000元不等,廣汽埃安也發(fā)布了“價格調整的說明”,表示將從2022年3月起漲價3000-6000元不等。

        在新年之際漲價似乎并不是明智之舉,但絕對是迫不得已。特斯拉北京某門店銷售人員向網易科技透露,在新年到來之際,多數消費者剛剛獲得年終獎,抱著“衣錦還鄉(xiāng)”的心理準備購置車輛,讓年底交易量迎來了高峰。

        而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北京看懂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張孝榮則向網易科技科技表示,廠家在年底前促銷,可推動第四季度銷售業(yè)績,完成全年目標。

        “國內市場競爭激烈,國產品牌崛起,特斯拉承壓較大,主動發(fā)起‘價格戰(zhàn)’,引起部分廠家跟進。”他在采訪中表示。

        至于特斯拉此次降價引發(fā)的“信任危機”,張孝榮分析稱,從法律角度來看,特斯拉降價并沒有侵犯消費者權益,所謂維權也很難成立。但這種做法傷害了消費者感情,影響了粉絲信任,對自身口碑不利。

        價格變化背后,國產新能源品牌挑戰(zhàn)重重

        2023伊始,汽油價格迎來下跌,按照目前的跌幅度來看,油價還有望進一步下調價格。這也有利于燃油車市場的回暖。尤其在寒冷冬日,新能源汽車的續(xù)航難題又會進一步凸顯。

        此外,新能源汽車接二連三的降價也讓消費者有了關于“保值”的疑慮。那么新能源汽車會迎來新的挑戰(zhàn)嗎?

        對此,張孝榮向網易科技表示,電動車是大勢所趨,也是全球性的產業(yè)發(fā)展潮流。燃油車已經遭遇了生存危機。與燃油車相比,電動車有許多無法超越的優(yōu)勢,但在電池和充電時間方面還有提高空間。廠商已經認識到這個問題,提出了許多優(yōu)化方案,未來隨著技術進步,這一問題會得到有效解決。

        但擺在新能源車企面前最迫切的問題,還是盈利。蔚來、理想、小鵬、塞力斯在2022年Q3的凈利潤表現(xiàn)分別為-41.42億元、-16.4億元、-23.76億元、-26.75億元。

        一面是價格一降再降、近年來毛利率均超過20%、僅僅在2023年Q3凈利潤就達到32.92億美元的特斯拉;一面是沒有了“國補”保駕護航,不得不小幅漲價,卻仍陷虧損泥潭的國產新能源車企,對比之下令人唏噓。

        影響新能源車格局的核心是供應鏈整合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北京看懂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江瀚在接受網易科技采訪時表示,國產新能源車企未來的出路主要在于對產業(yè)鏈的整合以及對供應鏈的強勢控制,只有這樣才可以提升自己的利潤水平。

        “從當前市場份額來看,特斯拉就像新能源汽車中的蘋果,擁有絕大多數的市場利潤,而放眼國產手機市場,小米、華為等手機品牌本身的利潤也并不高,所以必須要加強自己的供應鏈控制,才有可能在市場上進一步有所作為?!?/p>

        與此同時,江瀚也強調了比亞迪的差異化優(yōu)勢:“比亞迪屬于很難被模仿的類型,它做電池起家。我曾做過一個比喻,特斯拉和比亞迪的關系,猶如蘋果和三星的關系一般,同為行業(yè)巨頭,一個占據了利潤的上風,一個借用機海戰(zhàn)術,實現(xiàn)了全面的市場布局。”

        2023年,新能源汽車行業(yè)或將面臨新的洗牌,可謂幾人歡笑幾人愁。

        特斯拉選擇降價,毫無疑問會給各家新能源汽車企業(yè)帶來了短期壓力,但從長期來看,行業(yè)繁榮必將到來,新能源汽車產業(yè)是我國新興戰(zhàn)略產業(yè),未來有望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yè),近期,新能源汽車被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點名” 。

        2023年,期待新能源車行業(yè)更多“鯰魚”出現(xiàn),期待大戲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