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送醫(yī)急救時家長必須了解的信息
2023-01-30
更新時間:2022-08-27 23:02:30作者:佚名
1、夏季炎熱中暑的表現(xiàn)
1.1、先兆中暑癥狀
高溫環(huán)境下,出現(xiàn)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發(fā)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xié)調(diào)等癥狀。體溫正?;蚵杂猩?。如及時轉(zhuǎn)移到陰涼通風處,補充水和鹽分,短時間內(nèi)即可恢復。
1.2、輕癥中暑癥狀
體溫往往在38度以上。除頭暈、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紅、大量出汗、皮膚灼熱等表現(xiàn),或出現(xiàn)四肢濕冷、面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等表現(xiàn)。如及時處理,往往可于數(shù)小時內(nèi)恢復。
2、夏季中暑有哪些并發(fā)癥
2.1、腦水腫意識障礙,昏迷常是老年人中暑就診時的主要癥狀之一,重癥中暑對腦的病理改變?yōu)槌溲?水腫和出血(融合的,彌散的或為瘀點。腦水腫在意識清或意識障礙淺的情況下,臨床表現(xiàn)為顱內(nèi)高壓征,頭痛,常進行性加重,后期頭痛劇烈,嘔吐多與頭痛伴發(fā),可呈噴射狀,嘔吐后頭痛可暫減輕;視乳頭水腫,眼底靜脈瘀血,搏動消失,視網(wǎng)膜水腫,滲出,出血等變化。
2.2、急性腎功能衰竭重癥中暑的腎臟損害,病理改變?yōu)槟I臟充血伴有囊下,腎盂,腎間質(zhì)的出血。臨床表現(xiàn)尿量少,尿常規(guī)中有蛋白,透明管型和顆粒性管型,膿細胞和紅細胞。休克及水,電解質(zhì)和酸堿失衡休克對重癥中暑患者預后的影響極大。
3、夏季中暑暈倒急救措施
3.1、發(fā)現(xiàn)中暑的患者,應該立即轉(zhuǎn)移到陰涼、通風、干燥的地方,如空調(diào)房間、墻陰、樹陰下等。
3.2、讓中暑暈倒的患者采取仰臥的姿勢,同時還要為其解開衣領,脫去或松開外套??梢杂檬种讣状碳せ颊叩娜酥醒?位置在我們的鼻唇中間上1/3的位置上。如果患者的衣服已經(jīng)被汗水打濕,最好是即使更換,同時開電扇或開空調(diào)來盡快散熱,但是要避免患者直接吹空調(diào)冷風。
3.3、可以為中暑暈倒的患者使用清涼油涂抹太陽穴,幫助醒腦提神,并且用濕毛巾為患者冷敷降低體溫,冷敷部位主要為頭部、腋下、腹股溝等,也可在有條件的時候使用溫水擦拭全身或者適當按摩,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促進身體散熱。
1、大量飲水。大量飲水會沖淡胃液,影響消化功能,還會引起反射排汗亢進,造成體內(nèi)水分和鹽分大量流失,嚴重時引起小兒驚厥。因此中暑后須少量、多次補充水分和鹽分,每次以不超過300毫升為宜。
2、濫用抗生素。中暑后體溫升高不是因為感染引起,不要濫用抗生素,一定要聽從醫(yī)生的建議,合理使用退熱藥物,藥物使用不當會加重脫水癥狀。
3、大量食用生冷瓜果。寶寶中暑后,大多脾胃虛弱,如果大量吃生冷瓜果、寒性食物,會損傷脾胃,使脾胃運動無力,寒濕內(nèi)滯,嚴重者則會出現(xiàn)腹瀉、腹痛等癥狀。
4、吃油膩食物。油膩食物會加重胃腸負擔,使大量血液滯留于胃腸道,輸送到大腦的血液相對減少,人體就會感到疲憊加重,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因此,寶寶中暑后應該少吃油膩食物,以適應夏季胃腸的消化功能。
1、補充維生素
在夏天人體維生素需要量比普通標準要高一倍或一倍以上,因此,可多吃些新鮮蔬菜和水果。
2、補充蛋白質(zhì)
夏季人體營養(yǎng)消耗大,代謝機能旺盛,所以,要常吃些富含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又易于消化的食品。
3、多喝湯
當人出汗比較多,體液損耗比較大的時候,多喝湯既能及時補充水分,又有利于消化吸收。簡單易學的“防暑湯”如山楂湯、綠豆酸梅湯、金銀花湯、西瓜翠衣湯等。
4、多飲茶
研究人員對炎熱天喝溫茶水和喝飲料的兩組人員的測定表明,溫茶能降低皮膚溫度1-2度,而冷飲只能使口腔周圍變冷;喝茶者感覺清涼舒適,渴感全消,而喝冷飲者,周身不暢,渴感未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