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菜生吃是甜的還是苦的?生菜生吃會有寄生蟲嗎
2022-12-04
更新時間:2022-06-14 13:30:29作者:佚名
丹參別名血參、赤參、紫丹參、紅根等。以根入藥,是常用中藥材。有活血去淤,消腫止痛、養(yǎng)血安神功能。四川、河北、河南、山東、江蘇、浙江、江西、安徽、湖北、貴州等省均有栽培。
一、選地和整地。選擇向陽、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土壤栽培,土壤過粘,通氣和排水不良,常引起爛根。前作秋季收獲后深耕。第二年春季種植前,作寬l.2米、高20公分的畦,畦溝寬約25公分。整地時每畝施堆肥或廄肥l500一2000千克作基肥。
二、繁殖方法 1、種子繁殖。留種田的植株于6月份以后種子陸續(xù)成熟時分批采收再曬干。丹參種子發(fā)芽率在70%左右,陳種子發(fā)芽率很低,不能采用。種子采收后要及時播種,有的地方在秋季9月份播種。南方地區(qū),如浙江在6月種子采收后播種。條播或撒播,播后蓋薄土,后蓋草或塑料薄膜。出苗后逐漸揭去蓋草,苗高6一l0公分時移栽,行株距30公分×20公分。 2、分根繁殖。多數(shù)省區(qū)采用此法。收挖時,留種用的不挖,到翌年2一3月隨挖隨栽,作種用的種根應(yīng)選擇直徑0.7一l公分,健壯、無病蟲、皮色紅的一年生根為好。選好的根條掰成約5公分長的段,按行株距30公分×25公分種植,覆土約3公分厚。每畝用種根50千克。
三、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一般中耕除草3次。第1次在返青時或苗高約6公分時進行。第2次在6月份。第3次在7、8月進行。封壟后不便再行中耕除草。藥材種植禁用除草劑。 2、追肥。以施基肥為主,如基肥不足,可結(jié)合中耕除草追肥。 3、排灌。雨季注意排水防澇。積水影響丹參根的生長,降低產(chǎn)量、品質(zhì),甚至爛根死苗。 4、摘花。開花期除準(zhǔn)備收獲種子的植株外,必須分次將花序摘除,以利根部生長。
四、病蟲害防治。一般情況下,丹參病蟲危害較輕。 1、葉斑病。一種細(xì)菌性病害。葉片上生有近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的深褐色病斑,嚴(yán)重時病斑擴大匯合,致使葉片枯死。5月初始發(fā),一直延續(xù)到秋末。防治方法:清除基部病葉,改善通風(fēng)條件,注意排水。冬季清園,處理殘株。 2、菌核病。發(fā)病植株莖基部、芽頭及根莖部位逐漸腐爛變褐色,并在發(fā)病部位及附近土面以及莖稈基部的內(nèi)部,生有黑色鼠糞狀的菌核和白色菌絲體,植株枯萎死亡。防治方法:加強田間管理,及時疏溝排水。實行水旱輪作。 3、根腐病。5一l1月發(fā)生。罹病植株根部先受害腐爛,外皮黑色。地上部初為個別莖枝先枯死,嚴(yán)重時全株死亡。防治方法:輪作、不宜連作。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塊種植,雨季注意排水。選擇健壯無病的種苗。發(fā)病初期用50%托布津800一l000倍液澆灌。 4、根結(jié)線蟲病。在須根上形成許多瘤狀結(jié)節(jié),植株地上部矮小萎黃,是由根結(jié)線蟲寄生引起的。防治方法:建立無病留種田,并實施檢疫,防止帶病繁殖材料進入無病區(qū)。與禾本科作物輪作,不重茬。
五、采收與加工。丹參的有效成分與采收季節(jié)相關(guān),一般在當(dāng)年l1月上旬即立冬后采收,種子育苗栽培的丹參在第二年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