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菜生吃是甜的還是苦的?生菜生吃會有寄生蟲嗎
2022-12-04
更新時間:2022-06-15 20:33:36作者:佚名
成體蚯蚓采收的時間,往往與蚯蚓的生長發(fā)育有密切的聯(lián)系。從卵繭孵化,到蚯蚓性成熟,一般要經(jīng)過4個月左右時間,這時蚯蚓環(huán)帶明顯,生長緩慢,飼料利用率降低。如果只是為了收獲蚓體,此時即是采收的適宜時期。成體蚯蚓還有不與幼蚓同居的習性,當幼蚓大量從卵繭孵化出來后,成蚓就會自動移居到其它飼料層中去生活,或者紛紛逃走。因此,在幼蚓大量孵化之前,就必須及時采收成蚓。具體采收方法如下,
(1)誘集采收法。在坑、溝、池、園林、大田及肥堆等處養(yǎng)殖蚯蚓,可在上述養(yǎng)殖地周圍,放置堆制的新鮮飼料進行誘集。誘集的飼料堆如能拌上少量炒熟的餅肥效果更好。
(2)翻箱采收法。箱養(yǎng)蚯蚓在采收時,可將箱在陽光下曬一會兒。蚯蚓由于逃避強光或高溫就會鉆入箱子底層,然后將箱翻轉(zhuǎn)扣下,蚯蚓會露出,便于采收。
(3)篩選采收法??捎媚玖献鲆粋€長1.2米、寬0.97米、高0.18米的長方形篩。篩的孔徑根據(jù)蚯蚓的大小,以0.5毫米左右為宜。再做一個長1.34米、寬1米、高0.2米的長方形蚯蚓盒。收取蚯蚓時,可將蚯蚓篩套進盒中,并把
篩子墊起來,便于蚯蚓通過。開始時可將篩墊高2.5厘米左
右,隨著下鉆的蚯蚓增多逐漸加高。篩取時,把飼料連同蚓
體一起放入篩內(nèi),用細齒耙耙成約5-6厘米厚。再用200
瓦電燈在蚓篩上來回移動,并用細齒耙來回耙動,同時刮掉
上層蚓糞,促使蚯蚓下鉆,使其分離。
(4)錘擊驅(qū)逐收集法。根據(jù)蚯蚓害怕振動的習性,用電動錘插入土壤或飼養(yǎng)器內(nèi),開動電錘,由于不斷振動,迫使蚯蚓逃出,然后收集。
(5)筐誘收集法。用孔徑為1-4毫米(或2-3厘米)的篩網(wǎng)做成誘集筐??饍?nèi)裝有蚯蚓喜歡吃的飼料,如香蕉皮、腐熟的水果、西瓜皮、浸有啤酒等含酒精成分的合成樹脂、海綿等。然后將誘集筐埋入飼料容器內(nèi).溫度在20℃時,約經(jīng)一周時間取出,誘集筐內(nèi)會鉆進很多蚯蚓。
(6)陽光驅(qū)法。在院內(nèi)選擇背風向陽的地方鋪上黑色塑料薄膜或黑布,把飼料連同蚯蚓一起放在上邊。由于陽光照射,蚯蚓就會鉆入底層去,再把沒有蚯蚓的上層飼料送回原處。這樣反復多次,蚯蚓成團,即可采收。如夜間或室內(nèi)可用電燈或手電照明,代替陽光,此法簡單,節(jié)省時間。
(7)出穴采收法。蚯蚓是一種夜行性動物,每當黃昏后,日出前(尤其在雨后潮濕時),常出洞穴活動。夜間可在紅光照射下采收,黃昏或日出前可在弱光下采收。如果在大田采收人工放養(yǎng)的蚯蚓,主要在春夏水稻田灌水之際或夏季雷雨之后,可趁此機會大量采收。
收獲后的成蚯蚓,除可直接應用外,有時還需貯存。為了防止腐爛變質(zhì),有些蚯蚓還要進行干燥和粉碎。干燥的方法有烘予(如用紅外線爐、烤箱等)、曬干、風干和冷凍干燥等數(shù)種。干燥的方式對蛋白質(zhì)的利用率有很大的影響。例如通風干燥,干燥過快時畜禽對蚯蚓的吸收率明顯下降,蛋白質(zhì)利用率也降低。干燥后即可制成蚯蚓粉,能長期保存,還能象魚粉一樣添加在各種動物的基礎飼料中,容易為動物吸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