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菜生吃是甜的還是苦的?生菜生吃會有寄生蟲嗎
2022-12-04
更新時間:2022-06-15 22:32:48作者:佚名
鱖魚又稱桂魚、桂花魚、鰲魚、脊花魚、胖鱖等,僅分布于中國東部平原的江河湖泊中,冬季在水深處越冬,春季游向淺水區(qū),晝伏夜出,性兇猛,幼魚喜食魚蝦,成魚以吃魚類為主,冬季停止攝食,現(xiàn)已實現(xiàn)人工養(yǎng)殖,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鱖魚的疾病防治技術(shù)吧!
水霉病
【發(fā)病原因】在鱖魚繁殖過程中,如果受精卵的孵化用水混有污物,會使魚卵受損,從而感染上水霉菌。感染了霉菌的魚卵,肉眼觀察卵膜外長有毛絨狀物,同家魚卵水霉病相似,嚴重時會造成大批死亡。
【發(fā)病特征】肉眼觀察病魚體表和擦傷處,有白色絮狀物。一旦患有此病,病魚游動緩慢,食欲減退,最后消瘦而死亡。
【防治方法】①對鱖魚的孵化用水用60目尼龍紗絹網(wǎng)過濾,以防雜物進入。②用0.01%孔雀石綠溶液潑灑,停水3~5分鐘,每天2~3次;或用2%的食鹽水潑灑停水5分鐘。③勿選受傷的魚作親魚。親魚下塘前,用1%孔雀石綠軟膏或適量的磺胺藥物軟膏涂抹魚體。④在魚苗、魚種及成魚階段可用3%的食鹽水浸洗5~10分鐘,或者用1%食鹽水加數(shù)滴食醋浸洗病魚5分鐘。另外,在捕撈及運輸過程中,防止魚體擦傷。
纖毛蟲病
【發(fā)病特征】纖毛蟲病是鱖魚夏花培育過程中的主要疾病之一,主要是車輪蟲等寄生于鱖魚體表、鰭部和頭部。該病蔓延迅速,寄生數(shù)量少時,對魚體活動影響不大;寄生數(shù)量多時,魚不肯進食。肉眼可見魚體上有白點狀物,口不能合上,游動失去平衡,繼而死亡。該病危害性極大。
【防治方法】①對流水池每天用3%食鹽水全池潑一次,停水3~5分鐘,可起到預防和治療作用。②對流水池用1.6×10-6的硫酸銅和硫酸亞鐵(5∶2)合劑全池潑灑,停水3~5分鐘,療效明顯;靜水池用0.7×10-6?的硫酸銅和硫酸亞鐵(5∶2)合劑全池潑灑。③夏花下塘時用2%食鹽水浸洗病魚2分鐘。
錨頭鳋和中華鳋病
【發(fā)病特征】錨頭鳋主要寄生在鱖魚體表,使魚體消瘦,失去游泳及捕食能力。中華鳋主要寄生在鰓部,破壞鰓組織,影響呼吸能力。這種鳋類主要是危害鱖魚種,危害較大,1尾5厘米的幼魚體上如寄生2個錨頭鳋,就可導致幼魚死亡,因此在養(yǎng)殖中應及早預防。
【防治方法】①放苗種前池塘應用生石灰?guī)逄?,可殺滅水中的鳋體,并要隨時注意水源和飼料的清潔工作,減少傳染源。②鱖魚的餌料魚可用15毫克/升的高錳酸鉀浸洗2小時,可消滅魚體上的鳋類。③對鱖魚可用5毫克/公斤的晶體敵百蟲溶液浸洗5分鐘,或全池潑灑?0.5?毫克/公斤晶體敵百蟲,均可使魚體上鳋類脫落。
爛鰓和腸炎病
【發(fā)病特征】發(fā)病多在高溫季節(jié),鰓絲腐爛有白色斑點,并有污物和粘液附著。
【防治方法】爛鰓病可用每升2毫克濃度的硝酸亞汞溶液浸洗10分鐘,可逐漸緩解病情。腸炎病的主要癥狀是直腸至肛門段充血紅腫,糞便為淡黃色,嚴重時整個腸道腫脹,呈紫紅色,排泄物為濃液狀。病因主要是餌料魚帶菌被鱖魚吞食所致。因此預防的方法是對餌料魚消毒,用10%的食鹽水浸洗魚體,并要及時清除病殘的餌料魚,消滅傳染源。
鲺病
【發(fā)病特征】中華鲺寄生在鱖魚體表、鰭及鰓內(nèi),肉眼可見如臭蟲大小的蟲體,常以其倒刺刺傷所寄生的魚體,使病魚產(chǎn)生狂游、不安的癥狀。
【防治方法】同爛鰓病的防治方法,或用晶體敵百蟲(90%)進行全池潑灑,使池水濃度達0.3×10-6~0.5×10-6可治愈此病。在防治鱖魚病時應注意,鱖魚對藥物非常敏感,特別是敵百蟲,所使用的濃度一定要嚴格控制,濃度太大會造成魚體死亡。
車輪蟲病
【誘發(fā)病原】車輪蟲和小車輪蟲兩屬中的許多種。
【發(fā)病特征】病魚成群沿塘邊狂游,不攝食,身體削瘦,俗稱跑馬病。魚體表有時出現(xiàn)一層白翳。
【診斷方法】將小魚放在解剖鏡下觀察,可見病魚體表,特別是頭部和鰭條上有大量車輪蟲,這是大車輪蟲。取少量鰓絲在顯微鏡下觀察,發(fā)現(xiàn)大量車輪蟲成堆密集在鰓絲上,破壞鰓組織,嚴重影響鰓呼吸,這主要是小車輪蟲。
【危害特征】全國各地養(yǎng)殖場均流行,尤其是長江和西江流域各地區(qū)。每年5一8月為該病的流行季節(jié),特別是6一7月份,是該病的多發(fā)季節(jié)。該病對鱖魚苗種危害極為嚴重,是鱖魚苗種培育階段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特別是密養(yǎng)情況下最易發(fā)生。
【防治方法】魚苗孵出后10天內(nèi)用7ppm的硫酸銅和硫酸亞鐵(5:2)合劑浸浴魚體10分鐘,每天一次。其他階段用0.7ppm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5:2)全池遍灑,療效較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