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菜生吃是甜的還是苦的?生菜生吃會有寄生蟲嗎
2022-12-04
更新時間:2022-06-16 10:30:53作者:未知
適宜密度:一般受精卵階段500—800個/毫升,殼頂幼體階段10—20個/毫升。
添水與換水:幼體剛?cè)氤貢r,水深應(yīng)保持在30—40厘米,以后每天添加10厘米,直至滿池后才改用換水方法,每天換出總水量的l/3一l/2。
餌料:在d形幼體前是自身營養(yǎng),在水溫為18—19.512條件下,受精后48小時發(fā)育到殼長100微米的d形幼體時,便開始攝食。選用餌料以小新月菱形藻、三角褐指藻、微球藻或全藻等。當(dāng)幼體進入殼頂幼體階段后,因攝食量大,可投喂個體較大的扁藻和鹽藻。如投喂小型硅藻時,早期要求每毫升池水中達7—8千個,隨幼體的增長逐漸增加到1—2萬個;如投喂扁藻時,初期每毫升池水3—5千個,晚期7—8千個。幼體附著后,可增至每毫升池水1—2萬個。
如果活餌料不足,還可用酵母粉(磨碎),每升池水投入0.5一l克,或用豆粉,每升池水投入2.5克左右,先將豆粉煮熟,再過濾沉淀,取上層液體投喂。投喂時間一般在每天換水后進行。
氧氣:為保證幼體發(fā)育正常,必須保證充足氧氣,可用增氧機向池內(nèi)充氧,或用長柄木耙經(jīng)常緩慢攪動,促進氣體交換。
光照:在培育過程中,應(yīng)避免強光和不均勻的光照,室內(nèi)培育池表面的光照強度,一般可控制在500勒克司以下。過強光照強度,使幼貝沉底集聚死亡。
鹽度、酸堿度和溫度:鹽度適應(yīng)范圍為25%o一30%o(相對密度1.019—1.021)。酸堿度ph為7.2—8.2,不宜超過8.8。適溫范圍10—20r,尤以12—1812最為適宜。
預(yù)防貽貝敵害:幼體的主要敵害是纖毛蟲和鞭毛蟲,培育用海水一定要嚴(yán)格過濾。如發(fā)現(xiàn)敵害,可換水,或用適量藥物處理,如用新鮮的大葉桉樹葉100克,加淡水1升,煮沸5分鐘,取清液以5%的比例加入藻液中,4小時后便可殺死小白蟲,而對扁藻無影響。以每升海水中加入5萬單位的青霉素和50毫克鏈霉素的混合液,亦能起到抑菌效果,還能促進幼體生長。
日常管理:在貽貝育苗期間,每天必須記錄氣溫、水溫等,必要時還要進行海水相對密度、酸堿度、溶解氧等的測定和光照強度的檢查,并定期檢查幼體的生長和攝食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