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菜生吃是甜的還是苦的?生菜生吃會有寄生蟲嗎
2022-12-04
更新時間:2022-06-16 12:30:51作者:未知
大眼幼體因其1對較大的復眼著生于長長的眼柄末端,顯露于眼窩之外而得名。大眼幼體較溞狀幼體在內部器官和外部形態(tài)上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使其生活習性也發(fā)生大的變化。
1、大眼幼體具發(fā)達的游泳肢,所以游泳速度很快。由于平衡囊的發(fā)育,能平衡身體采用直線地定向游動。大眼幼體較溞狀幼體有發(fā)達的大螯和步足,故兼有很強的攀、爬能力,不僅可以在水底爬行,還可攀附于水草莖葉上,最后1對步足末端的鉤狀剛毛,??捎糜阢^掛于水草和岸灘砂等處,而不致被水流沖走。
2、大眼幼體已具有鰓和鰓腔,可以短時離水生活,故常附于水草、池壁上,不致像溞狀幼體離水后即死亡。因此,運輸蟹苗多采取干法運輸。大眼幼體較溞狀幼體已具備更強的調節(jié)體內滲透壓的能力,適應于淡水生活,故表現(xiàn)出明顯的趨淡水性。河口水域成群的大眼幼體隨海潮進入江河,形成蟹苗汛。
3、大眼幼體形態(tài)是介于溞狀幼體和幼蟹之間的過渡階段,其后的幼蟹階段適宜于淡水淺灘環(huán)境生活,故大眼幼體表現(xiàn)出向淺水區(qū)活動的習性,自然條件下往往群集于江河、湖泊的岸邊淺水區(qū)。
河蟹大眼幼體的生活習性
4、大眼幼體食性較溞狀幼體更廣。它不僅可以濾食水中細小的浮游生物,也可捕食較大的浮游動物,如淡水枝角類、橈足類,因其有強大捕食器—螯足,在游泳或靜止時足可輕易地捕捉大于自身體積數(shù)倍的鹵蟲和其他食物。大眼幼體和溞狀幼體一樣都有捕食同類較弱個體的習性,而大眼幼體兇猛、敏捷、捕食能力強,更易捕捉到溞狀幼體或較弱的大眼幼體為食。如何防止大眼幼體捕食同類,是提高育苗成活率應重視的技術措施。大眼幼體屬雜食性,除喜愛動物性餌料外,也能取食水草和商品餌料等。
5、大眼幼體較溞狀幼體有更強的趨光性,除直射光外,都喜在水表面活動。晚上,可以用燈光誘使其密集。當大眼幼體發(fā)育成仔蟹,便不表現(xiàn)這種趨光性了,所以收獲時需要利用大眼幼體期趨光性從育苗池中捕捉,因為到仔蟹期就難以集群收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