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菜生吃是甜的還是苦的?生菜生吃會有寄生蟲嗎
2022-12-04
更新時間:2022-06-17 08:02:07作者:未知
蚯蚓是青蝦、羅氏沼蝦最喜食,且增重最快的動物性餌料。人工培育蚯蚓,是解決青蝦、羅氏沼蝦動物性活餌料最有效的途徑之一。蚯蚓的培育方法比較簡單,室內(nèi)都可進行,具有占地少、投資少、效益高等特點。日本、美國、菲律賓、新加坡等國家開展蚯蚓的人工養(yǎng)殖較早,發(fā)展較快。他們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土法培育、棚式培育、通氣加濕法培育、工廠化培育等。目前,我國主要采用的是土法培育。生產(chǎn)實踐證明,幾乎所有有機質(zhì)廢棄物都能成為蚯蚓的良好飼料。美國、日本還利用活性污泥、生活垃圾、酒糟、蔗渣、稻草、樹葉、樹皮、雜草等作為培育蚯蚓的飼料。廚房的廢棄物及剩余的飯菜,可以作為蚯蚓飼料的添加劑。具體培育方法的選擇可以根據(jù)各地的實際情況,靈活掌握。
(一)培育方式
1.棚式培育。棚式培育通常采用600厘米跨度、3000厘米長的拱形塑料大棚,兩邊各200厘米為飼養(yǎng)區(qū),中間20厘米為通道。地面用水泥或磚、石頭鋪平。如果計劃生產(chǎn)規(guī)模比較大的話,可以把個塑料大棚蓋在一起。采用弧形棚頂,可遮蓋帶色的塑料布。棚內(nèi)溫度應控制在l0℃-30℃,如果棚內(nèi)溫度達到了,應噴水降溫。塑料棚要有通氣的門窗,以調(diào)節(jié)氣溫和濕度。
2.通氣加濕法培育。通過在地中埋設具有許多細孔的管子,緩慢通氣于地中,以防止土壤的還原性。蚯蚓不具有呼吸器官,一般認為它是利用溶解于其體表的水中氧氣進行呼吸。所以,蚯蚓的身體必須始終處于濕潤狀態(tài)。通過管子送氣于土壤中,會加速土壤干燥,所以在對土壤進行通氣以前,要把空氣泡通入水中,或用其他方法做成飽和空氣的水分。由于夏季高溫和冬季低溫時,蚯蚓活動遲鈍,生長和增殖停止,因而要常年保持最適濕度和溫度。在使用增加空氣的水分保持土壤的最適溫度和濕度的時候,應把空氣加熱或冷卻到最適溫度。
3.容器培育。培育蚯蚓的容器一般采用木制箱。培育箱可以做成長50厘米、寬35厘米、高15厘米的小型木制箱,這種培育器體積小,便于排列成層,容易操作,適合集約化養(yǎng)殖;或做成長120厘米、寬73厘米、高50厘米的大型木制箱,這種箱適合在自然界里進行野外養(yǎng)殖。箱面都應該加上蓋子,以防雨、昆蟲進入。
4.坑式培育。即直接在地里挖坑作培育池,一般坑深為60厘米、長和寬都為10厘米。將坑底夯實,然后自坑底向上分層加入肥沃的菜園土、腐熟的牛糞與肥沃土壤的混合物(約20厘米厚),以及半腐爛的樹葉、雜草等,上面用破麻袋覆蓋,保持濕度在60%左右,溫度在15℃-30℃范圍內(nèi)。
5.磚池培育。平地建池,周圍砌磚,每池大約9平方米。池內(nèi)鋪土30厘米厚,培養(yǎng)基同上面介紹的一樣。池子的上頑加蓋防雨蓋。這種培育池,在濕度、溫度、飼養(yǎng)條件適宜時,每平方米可以培育1000-1200條蚯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