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菜生吃是甜的還是苦的?生菜生吃會有寄生蟲嗎
2022-12-04
更新時間:2022-06-17 08:31:16作者:未知
流蜜期中管理要使蜜蜂經(jīng)常處于積極工作的狀態(tài),故應隨時注意蜂群動態(tài)。如果發(fā)現(xiàn)蜂群很少有蜜蜂出入,或蜜蜂堆集在巢門前,可能是巢內有自然王臺及發(fā)生分蜂熱,或巢內沒有產卵和貯蜜巢房,或因日光曬射,使巢內溫度過高,或巢門口太小,空氣不流通等。要針對不同情況及時采取措施。以便調動更多的蜜蜂外出采集,同時還應做好:
1.組織采蜜蜂群。一般短促而又豐富的流蜜期,蜂王在流蜜期所產的卵孵化時需要一批工蜂去哺育,且羽化為成蟲后已經(jīng)趕不上參加本期的采集工作。因此要采取一些辦法:
限制蜂王產卵。繼箱中放8脾、巢箱中只放6脾,兩箱體之間放隔王板,將蜂王限制在巢箱中。必要時,再加框式隔王板將蜂王限制在巢箱一側、只有3-4脾的范圍內,繼箱中除了為生產王漿在開始時放大幼蟲脾1~2框和蜜、粉脾1-2框外,全部放蜜脾和空脾。定地飼養(yǎng)蜂場在主要流蜜期前可用囚王的方法限止蜂王產卵。
處女王群采蜜。用王臺更換老王或將蜂王帶2-3框蜂提出另成一小群,讓原群生產急造王臺。原群因王臺中的新王從出房、交尾到產子需要二十多天,因此有一段停產期,可減少巢內的哺育工作,以調動蜜蜂外出采集。如果群勢尚達不到15框蜂,可利用飛翔蜂組織采蜜群。雙王群可把一只蜂王囚在蜂王產卵控制器罩,或提出一只蜂王帶2-3框蜂另成小群,使成單王群采蜜。
2.保持強群采蜜。如果是一個月以上的大流蜜期,或與下個流蜜期相隔時間很短,或互相銜接,在流蜜期就需以采蜜為主,兼顧繁殖。如全場1/3-1/2為雙王群,應每隔5-6天全而檢查1次蜂群;雙王群的巢箱中保持子脾6-7框,空脾1-2框,繼箱中有封蓋子脾蟲、粉脾2-3框,多余的蟲卵脾抽出,補入予脾少的單王群,或作為生產王漿時提供適齡幼蟲之用。對于全場飼養(yǎng)雙乇群,同時飼養(yǎng)1/4的四聯(lián)交尾群的,雙王群每群保持8-12框子脾(繼箱中有蟲脾、封蓋子脾、粉脾2-3框,巢箱中子脾有8-10框),初期巢箱中放8脾,每區(qū)4脾。由于雙王群予脾比例失調,封蓋子脾占80%以上,當封蓋子脾有部分出房時,蜂王等著蜂房產卵,當全部子脾封蓋時,每區(qū)各加1框空脾,并每隔5-6天提封蓋子脾l框到繼箱或補充交尾群,換人空脾1框供蜂王產卵。這樣做蜂王產卵受限制,處在半休養(yǎng)狀態(tài),工蜂對蜂王喂給質優(yōu)量足的王漿,使蜂王不易衰老,在增加漿框和王臺基條、大量生產王漿等措施配合下,不易發(fā)生分蜂熱。
蜂群發(fā)展到18框蜂以上時(單王群經(jīng)過補充子脾),可加第二繼箱,即在原繼箱與巢箱之間加一只繼箱;巢箱與第二繼箱間有隔壬板,第二繼箱與第一繼箱間無隔王板。
3.防止分蜂熱。為了在流蜜期中保持強群采蜜,可采用調整群勢的方法來防止產生分蜂熱。例如單王群群勢一般控制在15框蜂(七成蜂),蜂巢按上八下七布置,子脾共7框,卵、蟲、封蓋子比例保持1:2:4。雙箱體雙王蜂群群勢控制在16-17框蜂(七成蜂),蜂巢按上八下八布置,子脾共10-12框,卵、蟲、封蓋子比例保持1:2:5-6。每隔6天從雙王群提出一框蟲脾或封蓋子脾,蟲脾供補充單王群,封蓋子脾供組織交尾群或補充新分群:還應適時換王,連續(xù)生產王漿,增加漿框及王臺基條數(shù),加巢礎造脾,適時取蜜,定時查蜂毀臺等。這樣蜂巢內雖有自然臺基,但不見孵化的幼蟲,無怠工現(xiàn)象。
4.注意蜂巢通風。為了便于蜜蜂進出巢及上脾貯蜜和便于花蜜巾水分的蒸發(fā),減輕蜜蜂釀蜜時的負擔,在流蜜期間,要把巢門板拔高,或取下斜放在蜂箱前巢門踏板與地面連接處,巢內蜂路擴大到12-14毫米。副蓋上的覆布或草簾要掀開一角或全部取下。熱季或中午溫度高,要用草簾、樹枝、青草等蓋在蜂箱上或搭架遮陰,不使陽光直射蜂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