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菜生吃是甜的還是苦的?生菜生吃會有寄生蟲嗎
2022-12-04
更新時間:2022-06-18 22:31:40作者:未知
別名:板栗(《唐本草》),栗果(《滇南本草》),大栗(《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性味:甘,溫。
歸經(jīng):入脾、胃、腎經(jīng)。
入藥部位:為殼斗科植物栗的種仁。
形態(tài)特征:種仁呈半球形或扁圓形,先端短尖,直徑2-3cm。外表面黃白色,光滑,有時具淺縱溝紋。質實稍重,碎斷后內部富粉質。氣微,味微甜。
內服:生食、煮食或炒存性研末服。
外用:搗敷。
功效:養(yǎng)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
主治:治反胃,泄瀉,腰腳軟弱,吐、衄、便血,金瘡、折傷腫痛,瘰疬。
①孟詵:栗子蒸炒食之令氣擁,患風水氣不宜食。
②《本草衍義》:小兒不可多食,生者難化,熟即滯氣隔食,往往致小兒病。
③《得配本草》:多食滯脾戀膈,風濕病者禁用。
④《隨息居飲食譜》:外感來去,痞滿,疳積,瘧痢,便秘者并忌之。
①治腎虛腰膝無力:栗楔風干,每日空心食七枚,再食豬腎粥。(《經(jīng)驗方》)
②治小兒腳弱無力,三、四歲尚不能行步:日以生栗與食。(姚可成《食物本草》)
③治氣管炎:板栗肉半斤。煮瘦肉服。(江西《草藥手冊》)
④治筋骨腫痛:板栗果搗爛敷患處。(《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⑤治小兒疳瘡:搗栗子涂之。(《備急方》)
⑥治金刃斧傷:獨殼大栗研敷,或倉卒搗敷亦可。(《瀕湖集簡方》)
①《本草圖經(jīng)》:栗房當心一子謂之栗楔,活血尤效,今衡山合活血丹用之。果中栗最有益。治腰腳宜生食之,仍略暴干,去其水氣,惟患風水氣不宜食,以其味咸故也。
②《綱目》:有人內寒,暴泄如注,令食煨栗二、三十枚頓愈。腎主大便,栗能通腎,于此可驗?!督?jīng)驗方》治腎虛腰腳無力,以袋盛生栗懸干,每旦吃十余顆,次吃豬腎粥助之,久必強健。蓋風干之栗,勝于日曝,而火煨油炒,勝于煮蒸,仍須細嚼,連液吞咽,則有益,若頓食至飽,反致傷脾矣。
③《玉楸藥解》:栗子,補中助氣,充虛益餒,培土實脾,諸物莫逮。但多食則氣滯難消,少啖則氣達易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