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菜生吃是甜的還是苦的?生菜生吃會有寄生蟲嗎
2022-12-04
更新時間:2022-06-19 08:26:59作者:未知
別名:漏蘆果、漏蘆根果、黃花菜根、天鵝孵蛋、綠蔥兜、水大蒜、皮蒜、地冬、玉蔥花根、竹葉麥冬、多兒母、紅孩兒、爬地龍、綠蔥根、鎮(zhèn)心丹、昆明漏蘆。
性味:味甘,性涼。
歸經(jīng):歸脾、肝、膀胱經(jīng)。
入藥部位:為百合科植物萱草、北黃花菜、黃花菜、小黃花菜的根。
形態(tài)特征:(1)萱草根:根莖呈短圓柱形,長1-1.5cm,直徑約1cm。有的頂端留有葉殘基;根簇生,多數(shù)已折斷。完整的根長5-15cm,上部直徑3-4mm,中下部膨大成紡錘形塊根,直徑0.5-1cm,多干癟抽皺,有多數(shù)縱皺及少數(shù)橫紋,表面灰黃色或淡灰棕色。體輕,質(zhì)松軟,稍有韌性,不易折斷;斷面灰棕色或暗棕色,有多數(shù)放射狀裂隙。氣微香,味稍甜。
(2)黃花菜根:根莖類圓柱形,長1-4cm,直徑1-1.5cm。根多數(shù),長5-20(-30cm),直徑3-4mm,有的根中下部稍膨大成棍棒狀或略呈紡錘狀。
(3)小黃花菜根:根莖較前兩種短,根較細(xì)而多,長5-15cm,直徑2-3mm,末端尖細(xì),表面灰棕色或灰黃棕色,具細(xì)密橫紋,偶見末端膨大成紡錘狀小塊根。具韌性,難折斷,斷切面灰白色。
(4)北黃花菜根:與小黃花菜根不易區(qū)分。
均以表面灰黃色,根條粗大,質(zhì)充實,去盡地上部分者為佳。
內(nèi)服:煎湯,6-9g。
外用:適量,搗敷。
炮制:取原藥材,除去莖葉等雜質(zhì)。用清水快洗,取出,稍潤,切中段,干燥,篩去灰屑。
功效:清熱利濕,涼血止血,解毒消腫。
主治:用于黃疸,水腫,淋濁,帶下,衄血,便血,崩漏,瘰疬,乳癰,乳汁不通。
本品有毒,內(nèi)服宜慎。不宜久服、過量,以免中毒。
1、治大便后血:萱草根和生姜,油炒,酒沖服。(《圣濟總錄》)
2、治大腸下血,諸藥不效者:漏蘆根十個,茶花五分,赤地榆三錢,象牙末一錢。以上四味,水煎服三次。(《滇南本草》)
3、治男婦腰痛:漏蘆根果十五個,豬腰子一個。水煎服三次。(《滇南本草》)
4、治心痛諸藥不效:用萱草根一寸,磨醋一杯,溫服止。(《醫(yī)統(tǒng)大全》)
1、抗菌作用;
2、利尿作用;
3、抗血吸蟲作用;
4、毒性:本品毒性大,毒性主要集中在根部。
1、《嘉祐本草》:萱根,一名鹿蔥,花名宜男。(《風(fēng)土記》云:懷妊婦人佩其花生男也。
2、《本草圖經(jīng)》:萱草,俗謂之鹿蔥,處處田野有之。五月采花,八月采根用。今人多采其嫩苗及花跗作菹,云利胸膈甚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