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菜生吃是甜的還是苦的?生菜生吃會有寄生蟲嗎
2022-12-04
更新時間:2022-06-19 08:30:25作者:佚名
別名:香榧、玉榧、木榧。
性味:甘,平。
歸經(jīng):歸肺、胃、大腸經(jīng)。
入藥部位:植物的干燥成熟種子。
形態(tài)特征:呈卵圓形或長卵圓形,長2~3.5cm,直徑1.3~2cm。表面灰黃色或淡黃棕色,有縱皺紋,一端鈍圓,可見橢圓形的種臍,另端稍尖。種皮質(zhì)硬,厚約1mm。種仁表面皺縮,外胚乳灰褐色,膜質(zhì); 內(nèi)胚乳黃白色,肥大,富油性。氣微,味微甜而澀。
用法:煎服,9~15g。
炮制:去殼取仁,用時搗碎。
功效:殺蟲消積,潤肺止咳,潤燥通便。
主治:用于鉤蟲病、蛔蟲病、絳蟲病,蟲積腹痛,小兒疳積,肺燥便秘結(jié)。
臨床應(yīng)用:①治療鉤蟲病
每日吃炒榧子3~5兩,直至確證大便中蟲卵消失為止。曾治5例(其中3例兼有鞭蟲),皆經(jīng)1月左右痊愈。治程中未見副作用。本品如配合使君子肉、蒜瓣煎服,則療效更佳。
②治療絲蟲病
取榧子肉5兩,頭發(fā)灰(血余灰)1兩,研末混合調(diào)蜜搓成150丸。日服3次,每次2丸,以4天為一療程。臨床觀察20例,第一療程后微絲蚴轉(zhuǎn)陰4例,第二療程后轉(zhuǎn)陰9例,其余大部分患者也有不同程度的好轉(zhuǎn)。治程中除1例服藥后有輕度頭暈外,其他皆無不良反應(yīng)。初步認為本品對殺滅微絲蚴有一定作用。
大便溏薄、肺熱咳嗽者不宜用。
1、治十二指腸蟲、蛔蟲、蟯蟲等:榧子(切碎)一兩,使君子仁(切細)一兩,大蒜瓣(切細)一兩。水煎去滓,一日三回,食前空腹時服。(《現(xiàn)代實用中藥》)
2、單用炒熟嚼服,治痔瘡便秘;亦可與大麻仁、郁李仁、瓜蔞仁等同用,治腸燥便秘。(《本草衍義》)
1、《日用本草》:殺腹間大小蟲,小兒黃瘦,腹中有蟲積者食之即愈。又帶殼細嚼食下,消痰。
2、《生生編》:治咳嗽,白濁,助陽道。
3、《本草備要》:潤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