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菜生吃是甜的還是苦的?生菜生吃會有寄生蟲嗎
2022-12-04
更新時間:2022-06-19 08:30:31作者:佚名
別名:蒟蒻、花桿南星、花桿蓮、麻芋子、花傘把。
性味:味辛;苦;性寒;有毒。
入藥部位:天南星科魔芋屬植物魔芋Anorphophallus konjac K. Koch,以球狀塊莖入藥。
內(nèi)服:煎湯,9-15g(需久煎2小時以上)。
外用:適量,搗敷;或磨醋涂。
炮制: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洗凈,潤透,切厚片,干燥,篩去灰屑。
功效:化痰消積;解毒散結(jié);行瘀止痛。
主治:主痰嗽;積滯;瘧疾;瘰疬;癥瘕;跌打損傷;癰腫;疔瘡;丹毒;燙火傷;蛇咬傷。
不宜生服。內(nèi)服不宜過量。誤食生品及炮制品,過量服用易產(chǎn)生中毒癥狀:舌、咽喉灼熱,癢痛,腫大。
1.《開寶本草》:生(蒻頭)如人喉出血。
2.《三元延壽書》:冷氣人少食之。
3.《安徽中草藥》:本品有毒,外用時間不可太長,以免起泡;內(nèi)服不可過量,宜久煎2-3小時,可以減少毒性。
1.《本草圖經(jīng)》:江南吳中出白蒟蒻亦曰鬼芋,根都似天南星,生下平澤極多。皆難采。人采以為天南星,了不可辨,市中所收往往是此。但天南星肌細(xì)膩,而對前莖斑花紫,南星莖無斑,花黃,為異爾。
2.《綱目》:蒟蒻,秋后采根,須凈擦,或搗成片段,以釅灰汁煮十余沸,以水淘洗,換水更煮五六遍,即成凍子,切片,以苦酒五味淹食,不以灰汁則不成也。切作細(xì)絲,沸湯汋過,五味調(diào)食,狀如水母絲。馬志言其苗似半夏,楊慎《丹鉛錄》言蒟醬即此者,皆誤也。正恢《農(nóng)書》云,救荒之法,山有粉葛、蒟蒻、橡栗之利,則此物亦有益于民者也。其斑杖,即天南星之類有斑者。
3.《綱目拾遺》:《羅浮志》:深谷中產(chǎn),物如薯芋狀,山人得之,剖作四片,入砂盆磨作膠漿,鍋煮成膏,待冷則凝結(jié)如餅塊,一復(fù)剖為四片,添水再煮成膏,膏成,照前三煮四煮,乃可食令飽,一芋所煮,可充數(shù)十人之腹,故稱鬼芋焉。芋有四異,初生不借報苗,葉上朝露著地,即成種子,一異也;采制不令婦人雞狗見之,見即化水,二異也;磨時煮時匕須順旋,逆之即化水,三異也;一芋之成,由一而四,四而十六,十六而六十有四,如卦象之?dāng)?shù),四異也。聞廬衡岳各有鬼芋,采制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