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菜生吃是甜的還是苦的?生菜生吃會有寄生蟲嗎
2022-12-04
更新時間:2022-06-19 09:30:49作者:佚名
別名:南豆花。
性味:味甘,性平。
入藥部位:花。
形態(tài)特征:花呈扁平不規(guī)則三角形,長、寬約1cm。下部有綠褐色鐘狀的花萼,萼齒5,其中有2齒幾合生,外被白色短柔毛?;ò?,皺縮,黃白、黃棕或紫棕色,未開放的花外為旗瓣包圍,開放后,廣卵圓形的旗瓣則向外反折;兩側(cè)為翼瓣,斜橢圓形,基部有小耳;龍骨瓣鐮鉤狀,幾彎成直角。雄蕊10,其中9枚基部聯(lián)合;內(nèi)有一柱狀雌蕊,彎曲。質(zhì)軟,體輕。氣微香,味淡。以朵大、色黃白、氣香者為佳。
內(nèi)服:煎湯,3-9g;或研末;或搗汁。
外用:適量,搗敷。
炮制:扁豆花: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及梗,篩去灰屑。
炒扁豆花:取凈扁豆花,置熱鍋內(nèi),用文火炒至表面黃色,取出放涼。形如扁豆花,表面黃色。
功效:解暑化濕,和中健脾。
主治:用于夏傷暑濕,發(fā)熱,泄瀉,痢疾,赤白帶下,跌打傷腫。
1、治婦人白崩:白扁豆花(紫者勿用)焙干為末。炒米煮飲入燒鹽,空心服。(《奇效良方》)
2、治瘧疾:扁豆花9朵,白糖9g。清晨用開水泡服。(《湖南藥物志》)
3、解食物中毒:(扁豆)鮮花或葉,搗絞汁,多量灌服。(《本草鉤沉》)
4、治一切泄?。喊妆舛够ㄕ_者,擇凈勿洗,以滾湯瀹過,和小豬脊肉一條,蔥一根,胡椒七粒,醬汁拌勻,就以瀹豆花汁和面,包作小餛飩,炙熟食之。(《本草綱目》引《必用食治方》)
1.《本草便讀》:扁豆花赤者入血分而宣瘀,白者入氣分而行氣,凡花皆散,故可清暑散邪,以治夏月泄痢等證也。
2.《本草圖經(jīng)》:主女子赤白下,干末,米飲和服。
3.《綱目》:焙研服,治崩帶;作餛飩食,治泄?。焕匏?,解中一切藥毒。功同扁豆。
4.《嶺南采藥錄》:敷跌打傷,去瘀生新,消腫散青黑。
5.《四川中藥志》:和胃健脾,清熱除濕。,消暑熱神昏,濕滯中焦,下痢膿血,夏日腹瀉及赤白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