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菜生吃是甜的還是苦的?生菜生吃會有寄生蟲嗎
2022-12-04
更新時間:2022-06-19 12:02:12作者:佚名
蒜薹,又稱蒜毫,是從抽薹大蒜中抽出的花莖,人們喜歡吃的蔬菜之一,常被誤寫作“蒜苔”。蒜薹在我國分布廣泛,南北各地均有種植,是我國目前蔬菜冷藏業(yè)中貯量最大、貯期最長的蔬菜品種之一。
形態(tài)特征
蒜苔,即大蒜的花薹,包括花莖和總苞兩部分。薹苞是大蒜花莖頂端的總苞,內含發(fā)育不全的花序。蒜苔外皮含有豐富的纖維素。選用良種,地膜覆蓋選無病蟲、無擠壓、無損傷的大瓣種,播前深翻地,畝施5000公斤腐熟有機肥作底肥,然后作畦、起壟。壟寬70厘米,高10-15厘米,垅間距30厘米,壟上播6行蒜,株距10厘米。
播前1-2天用水浸悶蒜種,稍晾后在播,栽植深度3厘米左右,注意覆蓋地膜生育期管理肥水管理:蒜是需肥量大的作物,在重施底肥的前提下,合理追肥4-5次。一般2-3葉期時施一次追肥,畝施硫銨5-10公斤,澆足水保持田間濕潤。蒜后植株開始獨立生活,花芽和鱗芽開始分化,植株進入旺盛生長期。此時,對肥水的需求量顯著增加。追肥以磷肥、氮肥為主,并合理灌水。
在蒜苔“打彎”后,提薹前5-7天左右,應停止?jié)菜⒔夷ぃ鑳茹^劃一遍,使土壤水分散發(fā),降低畦內溫度以利提薹。蒜苔采收后,鱗莖進入膨大盛期,為加速鱗莖膨大,在蒜苔采收完后,及時追肥一次,以硫酸銨、糞水為主,促進蒜頭膨大,蒜苔的營養(yǎng)成同時合理灌溉,保持土壤溫度。主要發(fā)生于葉上發(fā)病后葉片上出現長方形或不規(guī)則形的防治方法用浸種24小時進行提高其自身抗病力在病害發(fā)生初期液噴霧。在入貯前要對貯藏庫徹底消毒滅菌,可使用庫房薹苞不膨大、薹莖基部無老化、粗細均勻,薹莖長度應不少于30厘米最好選用前期采收的蒜苔,并注意不要雨后或帶露采收采后嚴禁放在陽光下暴曬和在常溫下放置不能及時入庫的蒜苔,應放置在陰涼處正常的生理現象在大蒜生植株迅速,而種蒜內營養(yǎng)消耗凈盡,這時大蒜生長依靠根系吸收營養(yǎng),在由蒜母供應營養(yǎng)轉為根系吸收營養(yǎng)的過程中,蒜苗營養(yǎng)產生。
這種正常的現象通常在植株1-4片葉出現發(fā)生。不正常氣候的影響蒜是冷涼蔬菜,莖葉生長的適宜溫度為12-16℃,當氣溫達到26℃以上時,葉片呼吸旺盛,水分蒸騰,養(yǎng)分消耗多,這時在植株上部葉片頂端產從葉尖向基部逐步發(fā)展,進而出現干尖。如遇上干熱風,對葉片危害更重。
發(fā)生越早,危害越重。 栽培措施的影響大蒜的根系是喜濕根系,須根分布范圍小,對水肥要求較高。土壤過干或過濕,肥力不足,極易出現黃葉干尖。另外連年重茬種植,密度過大,缺乏氮素或鉀素肥料也易出現黃葉干尖現象。此種原因產生的干尖在生產上較普遍,常在植株部葉片發(fā)生。
分布范圍
山東省的蒼山縣、金鄉(xiāng)縣同為國家命名的“中國大蒜之鄉(xiāng) ”,是蒜苔及蒜頭的主要產地。另外山東萊蕪、江蘇邳州、河南杞縣、中牟均是蒜苔和蒜頭的主產區(qū)。河北省大名縣也是以大蒜為主要產物。蒜分兩季蒜苔和蒜頭。蒼山大蒜以生產蒜苔為主,成熟大蒜的個頭比較小,濟寧曲阜市也是以蒜苔為主的商河大蒜品種。
商河蒜苔質量好,一般是恒溫庫儲存到春節(jié)銷售,商河縣蒜苔保質良好。由于商河大蒜具有香、辣、郁、粘的特點,因含大蒜素明顯高于其他產區(qū)而被譽為“天下第一蒜”。所產大蒜均為我國出口的優(yōu)質大蒜,蒜為白皮,頭大瓣齊,皮薄如紙,清白似玉,粘辣清香,營養(yǎng)豐富。
種植技術
一、選用良種
選擇以收獲蒜苔為目的的品種,我省目前首選"高密四六瓣"、"安丘白皮"、"蒼山大蒜"等品種。
二、精選蒜瓣
選擇瓣大而勻稱、色白、莖盤好、無霉爛的蒜瓣,去除小瓣、夾芯瓣、變黃瓣、失水瓣,每百瓣蒜重400g以上,667m2用種量160kg以上。
三、整地施肥
選擇土質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塊,嚴禁使用前茬是大蔥、洋蔥、大蒜、韭菜的地塊。深耕25cm,耕翻前每667m2用雞糞3m3、三元復合肥50kg、稀土微肥3kg作基肥。做成畦面寬1.2-1.5m,畦埂寬25-30cm的平畦。
四、蒜種處理
1、剝去莖盤。用手把蒜瓣的莖盤剝去,有利于早生根。
2、剪皮露尖。用剪刀剪去蒜瓣的尖皮,露出尖肉,有利于出芽。
五、播種
1、播種時期。山東一般在9月下旬、10月上旬播種,以使植株冬前能達到一定的生長量,否則產量低。
2、株行距。行距18-20cm,株距6-8cm,如選用"高密四六瓣",667m2栽5.8萬-6萬株;用"蒼山大蒜"667m2栽5萬-5.2萬株。
3、播種方法。行距較寬時,可開溝點播,溝深6-7cm,按株距要求下種,種瓣直立插入溝底松土中,然后摟平,使種瓣頂部蓋土厚3cm。行距較窄不便開溝時,可用插孔器播種。插孔器是釘在一塊木板上的一排手指粗細的長6-7cm的短木棍,然后安上木柄以便操作。播種時用插孔器打孔,然后把蒜瓣放入孔內,用小木棍或手指把蒜瓣壓入孔底部,用土填實孔眼。
4、澆水覆膜。播完種后,用石滾順畦鎮(zhèn)壓一下,使土壤上實下松,地面平實,然后大水漫灌。水滲下后,及時壓上除草膜或黑色地膜。以減輕草害。然后用土壓實地膜,使地膜緊貼地面,蒜芽出土時可自動頂破薄膜生長,若不能自己破膜,仍需人工破膜。
六、幼苗管理
1、澆越冬水。在小雪前可澆1次越冬水,以利越冬。
2、春季生長管理。3月上旬,日平均氣溫達到7℃時,幼苗開始返青生長。此時盡量不要澆水,直到發(fā)棵生長前才進行澆水,并隨水施入尿素10kg、氯化鉀10kg。
七、發(fā)棵期管理
1、水肥管理。進入4月份,植株開始發(fā)棵,這時平均氣溫在13-20℃,此時生長很快,需肥水量很大,因而4月上旬隨水667m2施入尿素10-15kg、氯化鉀10kg,4月底667m2再隨水施入尿素10-15kg、氯化鉀10kg。發(fā)棵期一般每8-10天澆水1次,保證土壤見干見濕,水分過小或過大都易引起植株早衰。
2、防治病蟲害。返青后發(fā)棵前是蒜蛆產卵的時期,可用辛硫磷防治。如發(fā)生白腐病、干腐病,可噴施甲基托布津或代森錳鋅1-2次防治。
八、抽薹期管理
抽薹期是大蒜需水最多的時期,此時葉片完全形成,天氣炎熱,植株蒸騰量和土壤水分
蒸發(fā)量也隨之增大,要5-6天澆水1次,保持地面濕潤,促進蒜苔生長發(fā)育,采收前3-4天,停止?jié)菜?
九、蒜苔采收
蒜苔應適時采收,過早不易采收蒜苔,從而降低產量,過晚則易木質化。收獲適期為總苞變白,上部薹身由直變彎。宜在午后采收,此時植株薹身輕度萎蔫,韌性增加,可減少斷薹。也可用針在葉鞘部豎直劃一下,然后向一側拉薹,這樣可提高產量20%以上,但此法采收的蒜苔不宜冷藏,應引起注意。蒜苔采收后應立即施1次氮肥,可用碳酸氫銨10-15kg/667m2,施肥后澆1次透水以促進蒜頭生長。
選購技巧
蒜苔外表
主要看看有沒有傷。有沒有很蔫的樣子。建議大家挑選看起來比較整齊,圓潤的。
蒜苔的顏色
挑選蒜苔的時候會發(fā)現,有青色的,還有深綠色的。建議大家挑選深綠色,感覺深綠色的稍嫩一些。
蒜苔是否嫩
大家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掐一下蒜苔的根部。如果很容易就掐斷了,那么是很新鮮的。大家多挑選好掐斷的就可以了。掐的時候不要太多,浪費了。
蒜苔的新鮮
如果想要挑選到新鮮的蒜苔那么需要注意2點了。
1.蒜苔外表是否很飽滿,沒有出現蔫的樣子。
2 蒜苔的尖部,如果尖部也是很飽滿,很翠綠,那么蒜苔是比較新鮮的。
蒜苔的粗細
過細的蒜苔吃起來沒有什么味道。而太粗的又不好嚼。建議大家挑選中等粗細的就可以了。
營養(yǎng)價值
蒜苔性溫,具有溫中下氣,補虛,調和臟腑,以及具有活血、防癌、殺菌的功效,對腹痛、腹瀉有一定療效。
殺菌作用
蒜苔含有辣素,其殺菌能力可達到青霉素的十分之一,對病原菌和寄生蟲都有良好的殺滅作用,可以起到預防流感,防止傷口感染和驅蟲的功效。
蒜苔中所含的大蒜素、大蒜新素,可以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痢疾桿菌、大腸桿菌、霍亂弧菌等細菌的生長繁殖。
通便防痔
蒜苔外皮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可刺激大腸排便,調治便秘。多食用蒜苔,能預防痔瘡的發(fā)生,降低痔瘡的復發(fā)次數,并對輕中度痔瘡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防治預防冠心病、動脈硬化、降脂等作用
蒜苔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具有明顯的降血脂及預防冠心病和動脈硬化的作用,并可防止血栓的形成。它能保護肝臟,誘導肝細胞脫毒酶的活性,可以阻斷亞硝胺致癌物質的合成,從而預防癌癥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