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播種季節(jié):3月至5月。2.造林密度:根據(jù)不同地勢,控制好種植密度。3.幼樹栽培:播種后松土除草,每年施肥兩次。4.樹木生長期的維持:每年修剪一次枝條,生長期只需要除草和適當?shù)姆柿稀?/p>

春季3月至5月,氣溫逐漸升高,選擇陰雨天種植,成活率可達95%以上,選用袋苗或營養(yǎng)缽苗,播種季節(jié)相對寬松,種植效果較好。造林密度根據(jù)立地條件,良好的水肥條件為1.2m×1.3m。

當年雨季結束時,播種后松土除草兩次,應加強除雜、防治藤本植物、松土、擴孔等管理工作。一年兩次,分別在雨季之前和之后被養(yǎng)育。施肥:在雨季,結合松土、除草、擴孔,每年施肥兩次,每株施肥100≤150g,以促進樹木生長,使樹木盡快消瘦、密閉,減少雜草的過度生長。

應注意每年修剪一次枝條,以培育良好的干燥形狀,這有利于香的形成。但應注意的是,在幼林的第一年,過早地切斷所有側枝還為時尚早,在一定時間內(nèi)保持一定的側枝是有益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幼林逐漸長得越來越高,并逐漸向上修剪。這樣有利于提高幼林期植物葉片的光合作用,有利于幼林生長和根系發(fā)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