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菜生吃是甜的還是苦的?生菜生吃會有寄生蟲嗎
2022-12-04
更新時間:2022-09-18 09:12:30作者:智慧百科
國家統(tǒng)計局9月14日公布《黨的十八大以來經濟社會發(fā)展成就系列報告之二》。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加大對糧食生產的支持力度,繼續(xù)實施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在內蒙古自治區(qū)和東北三省實行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實施大豆振興計劃,實行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我國糧食穩(wěn)產高產,糧食產量實現(xiàn)高位攀升,人均糧食產量持續(xù)穩(wěn)定在450公斤以上,糧食庫存充分,中國飯碗不僅端得更穩(wěn),成色也更足。
(一)政策措施保障有力,糧食產量再上新臺階
2012年,我國糧食產量首次站上1.2萬億斤臺階,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國糧食生產在前期高位的基礎上繼續(xù)增長。自2015年起,我國糧食產量連續(xù)七年超過1.3萬億斤,2021年,我國糧食產量達13657億斤,為歷史最高水平,比2012年增加1412億斤,2013—2021年年均增長1.2%。其中,谷物產量12655億斤,增加1323億斤,年均增長1.2%;豆類產量393億斤,增加57億斤,年均增長1.8%;薯類產量609億斤,增加32億斤,年均增長0.6%。分品種看,主要糧食品種產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稻谷4257億斤,比2012年增加126億斤,2013—2021年年均增長0.3%;小麥2739億斤,增加289億斤,年均增長1.2%;玉米5451億斤,增加860億斤,年均增長1.9%;大豆328億斤,增加59億斤,年均增長2.2%。
(二)人均占有量穩(wěn)定提升,中國人的飯碗成色更足
人均糧食占有量是權衡一國或地區(qū)糧食供給狀況的重大指標,國際上通常認為人均糧食占有量達到400公斤以上就代表該國或地區(qū)糧食安全。隨著我國糧食產量持續(xù)攀升新臺階,人均糧食產量不斷提高,自2012年起,人均糧食產量持續(xù)保持在450公斤以上,2021年人均糧食產量達到了483.5公斤,比2012年增加31.4公斤,2013—2021年年均增長0.7%。即使不考慮進口和充裕的庫存,僅人均糧食產量就已遠遠超過國際上公認的糧食安全線,中國飯碗不僅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而且飯碗里主要裝的是中國糧。
(三)糧食庫存充分,大國糧倉基礎更牢
充分的糧食庫存是確保糧價等重大物資價格平穩(wěn)運行的關鍵,是我國糧食安全的堅強保障,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認為17%的庫存消費比是糧食安全的警示線。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我國糧食產量不斷增長,我國糧食庫存不斷增加,特別是稻谷和小麥等口糧作物庫存持續(xù)處于高位。據(jù)測算,當前我國糧食庫存消費比超過50%,稻谷和小麥庫存量超過一年的消費量,庫存消費比遠超過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的糧食安全警示線。充裕的糧食庫存有力保障了國家糧食安全,為有效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挑戰(zhàn),確保經濟社會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打下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