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菜生吃是甜的還是苦的?生菜生吃會有寄生蟲嗎
2022-12-04
更新時間:2022-03-15 10:35:46作者:未知
荊防敗毒散,是畜禽養(yǎng)殖中的常用藥,具有清熱解毒、解表散寒,祛風除濕的功效,常常用于畜禽疾病的預防以及輔助治療,然而,在實際應用中部分使用者對本品的認識尚有不足,不論什么病都是用本方劑,為了合理的使用本品,更有效的發(fā)揮其療效,根據(jù)多年經驗以及資料記載,對荊防敗毒散的使用總結如下。
荊防敗毒散一方源出自明朝張時徹《攝生眾妙方》,是一張廣泛應用于病毒初作,癥狀在表的方劑。方由:荊芥、防風、茯苓、獨活、柴胡、前胡、川芎、枳殼、羌活、桔梗、薄荷、甘草共12味組成基礎方,功效與《傷寒論》中麻黃湯相似。本方在應用時要把握住三個原則:
一是本方用于治表實癥,臨床以發(fā)燒怕冷,食欲降低,反應遲緩不愿走動,飲水量無明顯變化或稍減少為度,飲水量明顯增大時不可用;
二是病毒病中后期病邪已經入里,出現(xiàn)糞便的明顯變化,病禽體質迅速下降時不可應用,要急當救里為要;
三是本方用于治療時劑量應控制在成禽每只2克以上,最好煎湯飲用。
組方;由荊芥、防風、茯苓、獨活、柴胡、前胡、川芎、枳殼、羌活、桔梗、薄荷、甘草等中草藥組成。歸太陽經,方似麻黃湯。
主治:發(fā)散風寒 ,解表祛濕:用于“流感”、感冒等病證初起,出現(xiàn)惡寒、發(fā)熱、無汗、劇烈頭痛、肌肉關節(jié)酸痛,舌苔白膩,脈浮或浮數(shù)者。本方亦可用于痢疾、瘡癰初起而有表寒證者。
【主要成份】荊芥、防風,羌活,獨活,柴胡,前胡、枳殼、茯苓、桔梗、川穹、甘草薄荷。
【功 能】辛溫解表、疏風祛證。
【藥理作用】清熱解毒、益氣健脾。刺激機體產生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增強淋巴細胞的繁殖,激活抗原,促使其分化增殖,產生效應細胞、行使其免疫功能。加快自然殺傷細胞的繁殖,自然殺傷細胞具有白介素-2中親和性受體,在白介素-2刺激下可發(fā)生增殖反應,活化自然殺傷細胞產生干擾素(IFN-Y),使其具有抗病毒和調節(jié)免疫功能的作用在體內能誘生干擾素,對多病毒引起的疾病有良好的療效。并能增強抗體形成和刺激巨噬細胞吞噬作用。吸收快,給藥40分鐘后藥物在體內迅速達到血藥濃度,能迅速控制病情。增強機體免疫力:誘生機體產生干擾素和免疫球蛋白,提高機體吞噬病毒的能力,機體免疫增強。
荊防敗毒散在豬場的神奇療效
【主 治】
風寒感冒,流感。證見惡寒顫抖明顯,發(fā)熱較輕,耳耷頭低,腰弓毛乍,鼻流清涕,咳嗽,口津潤滑,舌苔薄白,脈象浮緊。本品要用于畜禽各種病毒性、細菌性疾病和免疫抑制病,如豬斷奶后多系統(tǒng)衰竭綜合癥、豬皮炎與腎病綜合癥,對免疫機能低下而原發(fā)或繼發(fā)的病毒性或細菌性疾病也有很好療效:
1、豬繁殖與呼吸系統(tǒng)綜合癥、豬皮炎與腎病綜癥引起的水樣腹瀉、腸炎皮膚發(fā)紅發(fā)紫;母豬的流產及死胎增多等。
2、對各種病毒、細菌引起的體虛、消瘦、尿黃、毛枯、食欲不振、怕冷擠堆等:抵抗力差的家畜有良好的恢復功能。
3、對皮膚痘疹,口腔潰爛、水泡、爛唇及舌唇齒、鼻盤、乳房有水泡,反復發(fā)熱的畜禽有明顯效果。
荊防敗毒散在雞場的奇特療效
【功能主治】
本品具有抗病毒、增強機體免疫力之功能。臨床主要用于治療禽類風寒感冒、新城疫、非典型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性喉氣管炎、禽減蛋綜合征、類減蛋綜合征、鴨瘟、鴨病毒性肝炎、小鵝瘟、傳染性法氏囊病等病毒性疾病。對上述疾病引起的病禽體溫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廢絕、冠髯發(fā)紺、閉目昏睡、羽毛松亂、呼吸困難、氣喘、氣管啰音、咳嗽、打噴嚏、流淚、頭部或顏面水腫、咳出血樣分泌物、排黃綠色或者綠色糞便、蛋雞產蛋率下降、沙皮蛋、畸形蛋、薄殼蛋、無殼蛋增多、蛋殼顏色變淺無光澤等病癥有顯著療效。
【用法用量】
豬、羊40~80g;馬、牛250~400g;兔、雞1~3g。
混飼:本品按0、25%添加飼料中,連用7——15天。
【包裝規(guī)格】500g/袋*30袋/箱 5kg(1.25kg×4袋/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