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肉雞養(yǎng)殖是一種重要的農業(yè)養(yǎng)殖項目,而且我們也要重視養(yǎng)殖過程當中的養(yǎng)殖效益,肉雞的養(yǎng)殖周期和出欄時間直接會影響到肉雞的利潤情況,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肉雞養(yǎng)殖周期及肉雞出欄時間。
一、肉雞養(yǎng)殖周期
1、肉雞育雛期(0~14日齡)
(1)、溫濕度的要求:在保證濕度不低于65%的情況下,1~2日齡溫度為35℃~36℃。建議冬季溫度為35℃,以適應外界的低溫;夏季為36℃,以適應外界的高溫。3~14日齡期間每天降低0.5℃,直到降至29℃。保持這個溫度的目的是促進卵黃的吸收,提高雞群的整齊度。濕度保持在70%,可減少雞群呼吸道病的發(fā)病率。
(2)、光照時間和強度:建議全程暗光飼養(yǎng),這樣可降低料肉比,降低猝死的發(fā)病率,提高成活率。
1~3日齡采取強光24小時光照,白熾燈60瓦,節(jié)能燈16瓦為宜。
4~10日齡控光2小時,采取22小時光照,降低光照強度,白熾燈25瓦,節(jié)能燈8瓦為宜。
11~14日齡每天控光5小時,減少猝死的發(fā)生。
(3)、通風的要求:育雛期雖以保溫為主,但是也要保證雞舍內無異味,不憋悶,雞只分布均勻為宜。
(4)、喂料:掌握少喂勤添的原則,提高雞群前期的整齊度,為以后打下堅實的基礎。
1~7日齡自由采食,8~14日齡每天固定飼喂4次。
育雛期的管理除做好上述要求外,還應避免溫度忽高忽低。溫度過低,易導致雞群著涼;溫度過高,雞苗易到水槽處洗澡,引發(fā)雞大腸桿菌病、腸炎等。及時擴群,降低飼養(yǎng)密度等。
2、肉雞育成期(15~30日齡)
(1)、溫濕度的要求:濕度不低于50%的情況下,溫度在15日齡時為28℃,16~18日齡為27℃,19~24日齡為26℃,25~27日齡為25℃,28~30日齡為24℃。
(2)、光照時間和強度:每天控光5小時,白天室內光線減弱一半,防止腸炎、猝死等疾病的發(fā)生。
(3)、通風的要求:育成期要逐步增加通風量和通風時間,加大橫向通風,降低室內溫度。夏季可階段性開啟水簾,達到降低室溫的目的,當通風與保溫相矛盾時,以通風為主,溫度取下限保溫。
(4)、喂料:要適當限飼,飼喂次數以4次為宜,換料過渡時間以4天為宜。
育成期飼養(yǎng)管理的注意事項:擴群前要對網床提前預溫,防止雞群著涼誘發(fā)腹瀉和上呼吸道感染。原則上夏季21日齡前把雞群擴滿棚,冬季26日齡前把雞群擴滿棚,及時調整料線、水線高度,保證雞群充足的飲水采食,提高雞群整齊度。
3、肉雞育肥期(31日齡~出欄)
(1)、溫濕度的要求:保證濕度不低于45%的情況下,31~35日齡的溫度為24℃,36日齡~出欄的溫度為22℃~23℃。
(2)、光照時間和強度:恢復正常的光照時間和強度,解除每天5小時的控光時間,逐步恢復24小時光照。
(3)、通風的要求:繼續(xù)加大通風時間和通風量,保證雞舍氧氣充足,氨氣、二氧化碳不超標。
(4)、喂料:解除限飼,恢復當天的采食量。
育成期飼養(yǎng)管理的注意事項:擴群前要對網床提前預溫,防止雞群著涼誘發(fā)腹瀉和上呼吸道感染。原則上夏季21日齡前把雞群擴滿棚,冬季26日齡前把雞群擴滿棚,及時調整料線、水線高度,保證雞群充足的飲水采食,提高雞群整齊度。
二、肉雞出欄時間
1、應發(fā)揮肉仔雞的生長優(yōu)勢 肉仔雞日增重在生長高峰前呈遞增趨勢,生長高峰后呈遞減趨勢??齑笮腿庾须u母雞生長高峰在7周齡,公雞在9周齡,公母混養(yǎng)時在8周齡。因此,肉仔雞的出欄日齡不應超出上述時間。
2、要根據市場相關價格隨機應變,一般情況下,雛雞苗的價格高時,應適當延長飼養(yǎng)期;雛雞苗價格低時,則應適當縮短飼養(yǎng)期。
3、應降低患病死亡的風險 肉仔雞飼養(yǎng)期延長,會得到較大體重的肉雞,但感染疾病的機會也相應增多,經濟上的風險增大。
4、應獲得較高的飼料報酬率 肉仔雞的采食量隨日齡增加不斷增長,飼料報酬率卻隨日齡增加一直呈遞減趨勢,特別是生長達到高峰后,由于肉雞有了較大的體重,維持消耗增多,飼料報酬率會急速降低。根據肉仔雞生長規(guī)律和飼料報酬率的變化規(guī)律,飼養(yǎng)肉仔雞在收支方面有如下規(guī)律:肉仔雞生長前期,收入小于支出,隨著日齡增大,逐漸變?yōu)槭杖氪笥谥С?飼養(yǎng)后期隨日齡繼續(xù)增大到一定程度時,又逐漸變?yōu)槭杖胄∮谥С觥?
通過以上的介紹,我們現在知道了肉雞養(yǎng)殖周期及肉雞出欄時間,肉雞的快速生長,大部分營養(yǎng)都用于肌肉生長方面,抗病能力相對較弱,容易發(fā)生疾病,這也是我們在養(yǎng)殖的過程當中要重點防治的工作。